分享

北京城那些消逝的建筑,老照片一览!

 黄之中 2025-05-04

图片


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城市即使尚未臻于完美,人们也依旧会喜欢它,还要留恋其旁的山峦、河流。即使人们很少去游览,有关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也会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那么,当胜地不再有,那些古老的故事是否还会被人所记住呢?

图片

1950年,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真武庙。

图片

1950年,崇文门城楼西面,城墙内侧的登城马道,顺城街。

图片

1950年,东交民巷西口(敷文)牌楼与西交民巷东口(振武)牌楼,两牌楼间为棋盘街横街。

图片

1950年,东长安街东口(东单路口)西北向,可见路口中心交通岗,东单北大街和东单市场。

图片

1950年,鼓楼前大街路西烟袋斜街东口。以南为公和魁茶食店,是清真糕点铺。

图片

1950年,国庆一周年期间,正阳桥牌楼(前门五牌楼)和正阳门箭楼。

图片

1950年,建国一周年国庆阅兵。步兵方阵通过天安门前,可见长安右门。队伍行进到长安右门要打散通过,解放军很是不爽,这埋下了日后要拆除长安左、右门的伏笔。

图片

1950年,前门大街五牌楼南路东,庆林春茶庄。

图片

1950年,西长安街南长街南口牌楼。

图片

1950年,西直门城楼东面,西直门内大街。

图片

1950年,西直门内大街路西南草场胡同北口,西直门大街百货店。

图片

1950年,长安右门西长安街,正在修建外金水河南面的简易观礼台。可见大理院建筑,此时已为高法和高检接管使用。

图片

1950年,长安左门东长安街。

图片

1951年,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学生早晨在景山前街跑步锻炼身体,穿过大高玄殿前牌楼(西向)。

图片

1951年,朝阳门城楼东面城门洞前,城门石匾“朝阳门”三字历历在目。赶大车,骑自行车进城送货,以及进城的行人。

图片

1951年,崇文门内大街东交民巷东口,由城楼上向北拍摄,左边的建筑是老同仁医院,远处的高大建筑是德国医院,现即北。

图片

1951年,东长安街牌楼俯瞰,王府井南口、台基厂北口和东长安街的交叉十字路口,路口西南角是正在建设的燃料部大楼。

图片

1951年,东直门城楼东面,原瓮城内的环城铁路道口,城楼刚做了修缮,二层护栏已装好。

图片

1951年,北京市政府建设局和卫生工程局,对东、西长安街进行清理改造。图为工人正在拆除东长安街三座门。

图片

1951年,前门大街北向。可见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店铺和幌子还基本保留着民国时的风格。

图片

1951年,前门大街南向,京城南中轴线,南端可见永定门城楼。正阳桥五牌楼尚健在,画面左侧白色的三层小楼后来成为了大北照相馆。

图片

1951年,西单路口西南角,报子街东口,同懋增纸店。

图片

1952年,崇文门城楼西南面(西券洞铁道口)。崇文门城楼屋面蒿草茂密,已显破败。瓮城于1950年拆除,为便利交通,在城门西侧城墙上开辟了一个券洞,城墙新修补的痕迹尚在,火车头正穿越原瓮城双向铁路券洞(闸楼)位置。

图片

1952年,德胜门箭楼西北面。大鼻子公共汽车应是郊区线44路(344路前身),德胜门开往清河。

图片

1952年,东四牌楼,“行义”坊西侧向东拍摄,远处可见朝阳门城楼。明朝原四座牌楼分别叫作:思诚坊、保大坊、明照坊和仁寿坊,1954年全部拆除。

图片

1952年,东长安街台基厂北口东向,东长安街牌楼。商务部大楼起来后,沿街的这排二层小楼还是给拆了。

图片

1952年,阜成门内大街。历代帝王庙前“景德街”牌楼与远处的阜成门城楼映衬出的美妙景象。梁思成赞此景在夕阳时观览,景致佳妙。可是好景不长,两年后牌楼就被拆除。

图片

1952年,西交民巷东口,振武牌楼还在。通行有轨电车1路,由永定门开往西直门。

图片

1952年,西长安街牌楼下通过的有轨电车和自行车(西向)。

图片

1952年,宣武门护城河桥头,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上斜街路口。

图片

1953年,朝阳门城楼东北面,环城铁路道口。此图当为城楼最后遗照,当年10月即下令拆除。

图片

1953年,阜成门内大街历代帝王庙前“景德街”东牌楼(东向)。远处可见西四牌楼。

图片

1953年,广渠门城楼已拆(箭楼于1930年代已拆除),仅剩城台和门洞。由城里向东拍摄。

图片

1953年,金鳌玉蝀桥,“玉蝀”牌楼下2路公共汽车驶过。

图片

1953年,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

图片

1953年,西单路口东向。西长安街还未展宽(1954年启动西长安街改造),远处可看到庆寿寺双塔还在,南侧可看到长安大戏院的牌子。向北拐弯的公共汽车应该是3路(还行线,匈牙利伊卡璐斯60型),在西长安街上行驶的是当当车。

图片

1953年,西四牌楼北向,有轨电车通过北大市街牌楼,画面左侧是转角楼新华书店朝东的铺面房。

图片

1953年,西直门城楼东面(城里),中苏蜜月期,城楼上的标语口号:“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图片

1953年,西直门瓮城北侧城墙新辟出城门洞(内侧),为三伏三券的券顶门洞。

图片

1953年,西直门瓮城南侧城墙新辟进城门洞(外侧),为三伏三券的券顶门洞。

图片

1953年,永定门瓮城已于1951年拆除,1953年春又在城楼西扒开一豁口。

图片

1953年,永定门西侧,拆除瓮城后,城楼两侧已扒开豁口。绕箭楼而过的外城南护城河。

图片

1953年,右安门箭楼南面(瓮城外)。来年,右安门城楼、箭楼和瓮城就被全部拆除了。

图片

1953年,赵登禹路白塔寺路口北,帅府胡同(西四北二条)西口北京41中学(原北京平民中学)的教学楼。街道上行驶的是7路公共汽车,西郊公园(动物园)开往东单。

图片

1954年,历代帝王庙前“景德街”牌楼正在拆除。“景德街”牌楼一直到被拆除,仍保持着是木柱结构,未被改建过水泥柱。

图片

1954年,太平桥大街大乘胡同东口,政协礼堂。

图片

1954年,天安门两侧开始修建观礼台,观礼台是由建筑大师张开济设计主持修建,整体风格与天安门城楼统一协调。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应该是10路。

图片

1954年,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东北向)。西长安街改造似已启动。

图片

1954年,西直门南面全貌,可见城门建筑完整保存着,尚有前两年修缮过的痕迹。此时城门两侧券洞已打通,车辆进出城已不走瓮城和城门洞。

图片

1954年,宣武门城楼南面(内城外,原瓮城内)。有公共汽车站(4路小环行,路经西四牌楼-西单-宣武门-菜市口-虎坊桥-和平门-六部口-府右街-西四牌楼)。

图片

1954年,永定门东南面(原瓮城外)。1951年拆除瓮城扒开城楼东侧豁口,1953年又扒开城楼西侧豁口。

图片

1954年,正阳门城楼南面及东侧路。观音庙和关帝庙都还在。

图片

1954年,中华门前棋盘街。

图片

1955年,德胜门箭楼北面(城外)。

图片

1955年,东便门城楼南面(城里),此时箭楼及瓮城已拆除。由城里向北拍摄。

图片

1955年,东交民巷御河桥,正义路路口,东北角为原日本正金银行;东南角即六国饭店,解放后改为外交部招待所,1988年失火烧毁,后另建改观,外称华风宾馆。

图片

1955年,前门(正阳门)箭楼南面,正阳桥上。

图片

1955年,前门大街化工油漆商店。

图片

1955年,前门大街路东,鲜鱼口南。大栅栏公共汽车站。1路公共汽车由广安门开往安定门。

图片

1955年,前门大街路东,最右侧是亿兆百货商店。

图片

1955年,前门大街路西,大栅栏东口。

图片

1955年,前门大街路西,谦祥益绸缎行,原正阳桥五牌楼位置。

图片

1955年,天坛东街(体育馆路)。北京体育馆落成,整个建筑是由比赛馆、游泳馆和练习馆组成,面积共有34000多平方米。

图片

1955年,王府井大街。可见百货大楼的招牌是“北京市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商店”。

图片

1955年,永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已拆除,箭楼已是一座独体建筑。

图片

1956年,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城楼、箭楼完好,瓮城遗留下的东月墙断墙,内城北护城河。

图片

1956年,崇文门城楼南面,瓮城已拆除,城楼两侧各修了单门洞。崇文门外大街,街上有个空军校官骑自行车驶过。从护城河桥头向北拍摄。

图片

1956年,虎坊路北段路西,北京市工人俱乐部。

图片

1956年,汽车驶过雪后的天安门前长安街。

图片

1956年,前门大街,正阳桥五牌楼已拆除。

图片

1956年,天坛东街(体育馆路)。北京体育馆。


— END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此文章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来源:旧影簿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公众号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