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截瘫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鹤年养生 2025-05-04

中医治疗截瘫。中医治疗截瘫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常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中药内服
 

- 辨证论治:

①对于肝肾亏虚型,常见症状为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等,方剂可选用虎潜丸加减,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虎潜丸加减的一般方剂剂量、功效、方解及用法:

 

方剂剂量

 

- 黄柏15g、知母10g、熟地20g、龟板(先煎)20g、白芍15g、锁阳10g、陈皮10g、虎骨(可用狗骨代)15g、牛膝15g、当归10g、干姜5g。

 

功效

 

滋阴降火,强壮筋骨。适用于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截瘫,症见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

 

方解

 

- 黄柏、知母:清热降火,滋阴润燥,以清下焦肝肾之虚火。

 

- 熟地、龟板、白芍:滋阴养血,填精益髓,补肝肾之阴,以充养筋骨。

 

-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与滋阴药相配,使阴阳相济。

 

- 虎骨(狗骨代)、牛膝:强壮筋骨,通利关节,引药下行,直达病所。

 

- 当归:养血活血,与诸滋阴药合用,养血以荣筋。

 

- 陈皮、干姜:陈皮理气健脾,使诸补药补而不滞;干姜温中散寒,以防滋阴药物过于寒凉碍胃。

 

用法

 

- 上方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先煎龟板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一起煎煮,头煎沸后煮30 - 40分钟,二煎沸后煮20 - 3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分2 - 3次温服,每日1剂。

 

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加减和调整。

②对于气虚血瘀型,表现为肢体麻木、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等,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起到补气活血、通络行痹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方剂剂量、功效、方解及用法:

 

方剂剂量

 

- 黄芪60 - 120g、当归尾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红花5g、桃仁5g。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伴有肢体麻木,可加桑枝15g、木瓜10g;下肢无力明显加牛膝15g、杜仲10g。

 

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截瘫,症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虚弱。

 

方解

 

- 黄芪:重用为君药,大补脾胃之元气

③对于湿热浸淫型,可见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伴有身热、口苦等,以加味二妙散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二妙散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加味二妙散(在二妙散基础上加味)治疗截瘫相关的方剂剂量、功效、方解及用法:

 

方剂剂量

 

- 黄柏15g、苍术15g、牛膝15g、薏苡仁30g、萆薢15g、防己10g、木瓜15g、秦艽1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若疼痛明显,可加乳香、没药各10g;若肌肉萎缩严重,可加黄芪30g、党参15g。

 

功效

 

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兼以活血。适用于湿热浸淫型截瘫,症见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方解

 

- 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为君药。

 

- 苍术:苦温燥湿,健脾运湿,使湿邪得化,为臣药。二者相伍,清热燥湿之力增强。

 

-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兼能活血通利关节;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萆薢、防己、木瓜、秦艽共奏利湿通络、舒筋缓急之效,均为佐药。

 

- 当归、川芎、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使气血畅行,筋脉得养,亦为佐药。

 

用法

 

- 诸药加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30 - 4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煎第二次,时间约20 - 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均匀,分2 - 3次温服,每日1剂。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针灸治疗
 
- 选穴原则:常选取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上的穴位。如腰部及以下截瘫,可选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可配合艾灸,借助温热之力,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增强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
 
- 操作手法:主要包括滚法、揉法、按法、摩法、擦法等。先在患者的腰背部及下肢进行放松性手法操作,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然后重点按摩脊柱两侧的华佗夹脊穴及臀部、下肢的肌肉丰厚处,以刺激神经和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对关节进行适当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
 
康复训练
 
- 传统功法:可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康复功法练习。这些功法动作柔和缓慢,能调节呼吸,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中医治疗截瘫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并且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同时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中医治疗截瘫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截瘫在中医属于“痿证”范畴,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截瘫的方剂示例及其相关解析,但需注意,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方剂组成

 

- 黄芪60g、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川芎10g、熟地20g、白芍15g、地龙10g、牛膝15g、木瓜15g、甘草6g。

 

功效

 

- 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强筋健骨。适用于气血不足、经络瘀阻所致的截瘫,症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面色萎黄等。

 

方解

 

- 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加黄芪,为补气之基础方,可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

 

-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乃四物汤,具有养血滋阴、活血调经之效,与补气药合用,气血双补。

 

- 地龙:善于通行经络,能活血化瘀,改善肢体的气血运行。

 

- 牛膝、木瓜:可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有助于改善下肢痿软无力的症状。

 

用法

 

- 上方加水煎煮,一般头煎沸后再煮30 - 40分钟,二煎沸后煮20 - 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2 - 3次温服,每日1剂。

 

需要强调的是,截瘫的病因复杂多样,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用药,不能一概而论地使用固定方剂。同时,中医治疗截瘫常结合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