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首批入朝的6个军长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伟大历史征程的序幕。当时,首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一共有六个军,基本上以此前东北野战军的部队为主,具体有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二军,以及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这六个军的军长都是谁?当时都是多大年龄?后来在1955年被授予了什么样的军衔?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除第一次战役失利外,第二次战役之后,他就带着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此后的战役中梁兴初的指挥同样很出色,而他也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39军也是四野的主力,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装备比较先进,是一支全机械化的部队。出征朝鲜的第一战便是跟美军开国元勋师骑一师打的,但表现出色,第二次攻占了平壤,第三次攻占了汉城。 39军的军长为吴信泉,一个优秀的指挥家,首战便足以说明这一点。第四次战役时还创了志愿军一次生擒美军人数最多的记录,而吴信泉因着战功,55年被授中将。 40军从四平一直打到辽沈、平津,同样打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路从北向南。在五十年代初还参加过海南岛战役,跟兄弟部队解放海南,受命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时。40军才回到东北边防军四个月不到,军长为温玉成,参与了抗美援朝全过程。指挥才能自然也不逊色,1955年,温玉成被授予中将军衔。 42军是最幸运的一个,本来战前它已经面临改建的境界,但这次令它迎来了用武之地。而42军是所有志愿军中最早入朝的,1950年的10月16日便秘密进入了朝鲜,为的是进行侦查。当时军长为吴瑞林,出身红四方面军的“瘸子”,接连带着42军参与了前四次战役和西海岸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10月率领42军回国,后主要在海南军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50军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曾泽生在长春战场起义的,原国军滇西第60军,跟四野的时间不算太长。而因着起义军的前身,60军其实一直都有点抬不起头,不过汉江狙击战后改编了看法。彭总都不由说:有我在,50军不会散,而且有限换新装备。而50军的军长便是带着他们起义的曾泽生,一个在十四年抗战有着出色表现的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 66军相较战功,可能没38、39那几个多,比之50军也有些勉强。但也算是经验丰富的一支军队,解放战争中出力不少,他们的军长是肖新槐。这位在战场上那真是老人了,湘南起义出来的老人,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过抗战、解放战争。 带着66军虽然初战不利,不过后来也进入了状态,被彭总赞为:第六十六军一仗比一仗打得好。回来之后肖新槐又狠抓现代化建设,66军196师长期担任国旗受阅部队和对外接待任务,多次受到好评。1955年,肖新槐被授予中将,不过因常年战争身体不好,所以授衔没多久就逐步离职休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