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坚克难谱新篇!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沐尘溪特大桥正式开工

 中国基建 2025-05-04

近日,随着桩基钻机轰鸣声划破浙西山峦,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沐尘溪特大桥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这座横跨潘滨水(沐尘溪水系)的特大型桥梁交通动脉正式动工,标志着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进入全线施工攻坚阶段。

沐尘溪特大桥地处浙西南低山丘陵区,桥址区地形起伏,地面高程跨度达60米,全桥总长598.65米,中心里程精准锁定于DK049+708.355。项目部因地制宜,采用一系列的方案,采用主桥2×64米T构跨越潘滨水河道,14孔32米箱梁如长虹卧波串联阳山隧道与观音堂隧道。

施工最大挑战集中于1号墩2×64米T构主墩的建设,桩基深达12米,桩底在河床以下16.5米,承台底高程较河床低4.5米。该墩位处河床岸边,河床全为裸露凝灰质岩,强度大、水流急,全桥墩身高差达25米。为破解“水中作业”与“汛期保通”双重难题,项目团队采用“石渣围堰+铅丝笼卵石防护”组合体系,在河道内筑起环形“水上堡垒”进行阻水,围堰内进行回填成平台,将水中施工转化为陆地作业,确保施工安全与环保达标。

同时,根据水文监测数据,桥址区汛期为每年4月至7月,1号墩围堰于2025年4月20日开始施工,需跨越2个汛期。针对河道水流特性,项目全力与相关单位对接,积极推动水域补偿方案的实施,实时联动水文数据与围堰结构应力变化,确保施工平台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在跨越X709县道及潘滨水的关键区段(DK49+446.14至DK49+536.17),项目部采用“全封闭挂篮+防坠物天幕”双重防护措施,将施工对既有道路及河流的影响降至最低。针对38.1米宽的河道断面,项目技术团队优化导流方案,保留8米生态过水通道,既保障行洪安全,又维护水系生态平衡。

自项目进场以来,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技术难点,设立“青年安全监督岗”严守质量红线。通过开展“百日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擂台赛”等活动,将党旗插在施工一线,推动桩基施工效率提升25%,工序验收合格率达100%。

面对后续施工任务,项目团队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稳固推进制定的“三阶段”攻坚计划,确保按时完成1号墩承台浇筑、主墩封顶、T构悬臂浇筑等节点目标。同时,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安全生产”“党建+技术创新”融合机制,以红色动能护航工程高质量推进。

作为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重点工程之一,建成后将助力衢州至丽水行程缩短至1小时,彻底打破浙西南山区交通桎梏。这座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钢铁长龙,不仅是铁路建设者的匠心之作,更将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山海协作”的共富桥梁。

项目档案:衢丽铁路二期Ⅲ标

衢丽铁路二期衢松段Ⅲ标从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瑶山村附近起,止于丽水市遂昌县北界镇排岭村外侧,正线长度27.512千米,主要包括路基工点10个、桥梁16座、隧道8座。衢丽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是全面实施浙江“大花园”建设,支撑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发展的重要项目。(中铁隧道局市政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