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潍坊市高新康复医院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属于临床常用钙通道阻滞剂,但即使是同一大类,从作用特点到临床应用,也是有差别的。那么,这两类药物究竟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硝苯地平能选择性地阻断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抑制Ca2 内流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小剂量扩张冠状动脉时并不影响血压,具有较好的抗心绞痛作用。 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大于硝苯地平,可以扩张外周动脉,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可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 作用时间与作用特点 ![]() 硝苯地平普通片为短效制剂,服用后起效快、作用强,但维持时间短。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15min起效,1~2h作用达高峰,作用持续 4~8h。每天应服用至少2次,才能达到降压效果。服用后血压下降很快,人体会反射性加快心律以弥补血压下降幅度,所以患者常感到心跳加快、头痛、头晕、面红耳赤。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可以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药物的达峰时间也达到6~12h。但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缓释作用有限,血浆浓度仍然不够平稳,1天仍需要2次服药。硝苯地平控释片作用平稳,一般每天服药1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缓控释片在服用时,不可掰开或嚼碎。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每日服用一次即能长期平稳控制血压。口服后 6~9h 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时间24h,药物半衰期长达35~50h。起始剂量5mg/次、1次/天,最大剂量可增至10mg/次、1次/天。用药7~8天后达稳态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硝苯地平: 1.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个别患者可加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和心绞痛; 2.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香豆素类、苯妥英钠、奎尼丁、奎宁、华法林等联合使用,这些药的游离浓度常发生改变; 3.与西咪替丁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的血浆峰浓度增加; 4.葡萄柚汁会增加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增加降压作用。 氨氯地平: 1.与细胞色素P450 3A4酶 (CYP3A4)抑制剂(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地尔硫䓬)联合使用会增加氨氯地平血浆浓度; 2.与辛伐他汀联合使用会增加辛伐他汀的暴露量; 3.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长效硝酸酯类药可增强硝酸酯类抗心绞痛作用; 4.与环孢素、他克莫司联合使用可使环孢素、他克莫司的系统暴露量增加。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妇女: 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可选择硝苯地平(Ⅰ-A)或硝苯地平缓释片(Ⅱ-B) 等。而氨氯地平对妊娠期妇女缺乏相应的研究资料,一般不予选择;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
|
来自: liuguozheng81 >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