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L哥在人间四月天修炼营发了一段话: “今日份感悟:女人的天性就是会'作’。'作’的时候是不能说教的,因为你要知道女人有个特点,女人的脑回路很幼稚,你要做的不是纠正,也不是讲道理,你就让她蠢。当你满足了她的蠢,这就是价值。 我为什么说这是价值呢? 最简单的理解----女人认为正确的事情,你能够满足并且夸她,这就是高情商、聪明的表现。 所以,女人'作’的时候,不对女人说教,只需满足她的价值!” 他的话一出口,作家哥马上说:“厉害,你把女人摸透了!” H哥也跟着竖起了大拇哥。 我见状,想到这个群里还有女性网友呢!于是我就L哥的话发言了:“你这个话不太妥吧!这只能说明是你的女人'作’,并不代表天下所有的女人都'作’,你这话有一杆子打一船人的嫌疑呢!” 这时,云女士声援我了,问道:“什么叫'作’?” 对呀,什么叫“作”? 我想,所谓的“作”大抵就是指女性表现出情绪化、挑剔或者无理取闹的行为。 根据云女士想到的问题,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女人为什么'作’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来。 二十三年前,我初入职场时,认识了一个同行,她的男朋友也是干我们这一行的,还是一个小主管。她和她男朋友一起住在公司租的作为办公室的三室一厅里。 听她讲,她在老家本来是有未婚夫的,由于这个男朋友的插足,她爱上了他,便不顾父母的反对,跟着这个男朋友私奔到这个地方来打工了。 由于她男朋友有处女情结,而她非处,所以,他经常性一言不合就对她冷嘲热讽,或者拳打脚踢。 她男朋友的上司有个女朋友,是有钱人家的独生女,虽然长得很一般,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她很任性,很喜欢使小性子,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点“作”。 当时,因为上司有事去总部开会了,便把自理能力很差的女朋友托付给他们照顾了。 那天,我同行的男朋友精心做了一大桌子菜,喊上司的女朋友吃饭时,她突然间来情绪了,哭了起来,拿起办公室的电话,就打给上司了,她一边哭,一边抱怨上司没有陪她,把她一个人扔在了办公室…… 上司在电话里哄了她好久,后面因为要开会了,便只好把电话又打给我同行的男朋友,麻烦他帮忙多多安抚她,还说她就是一个大小姐脾气,让他多多包容。 最有意思的是当我同行的男朋友去劝这个大小姐时,她反过来说如果他是自己的男朋友,她早就没要了。 她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我同行的男朋友对我同行不好呗! 我同行的男朋友一听,也不劝了,说了一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命的!” 想到这,我又在群里发言了:“女人为什么'作’呢?还不是身边男人允许的,能怪谁呢?再说难听点,你嫌人家'作’,可以不要人家嘛!你既嫌弃人家'作’,又离不开人家,这算怎么个事呢?” 这时,Q女士说:“如果你的女人'作’,那肯定不是单纯的'作’,透过底层逻辑,肯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表达。你要去看见,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装聋作哑,随她去吧!” H哥说:“'作’,是因为感觉给的爱不够,想要这个爱,需要被证明。男人不能容忍女人的作,和女人不能容忍男人幼稚一样严重。你的不能容忍,意味着你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也将被普通化,也就是可有可无。” 我觉得他俩都说得挺好的,便开始好为人师了:“我觉得人的痛苦都是来源于想要改变对方!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改变,别人是无法改变的!既然无法改变对方,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要么忍,要么滚! 你想好好过下去,就忍呗!你不想忍了,那就滚呗!他不滚,你滚! 你们知道哪种人最令人讨厌吗? 一种是厌女又渴女的男人;一种是厌男又渴男的女人。” 中午吃饭时,我和纤姑娘又聊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午饭后,我在群里问道:“你们觉得林黛玉'作’不?” Q女士很积极地响应我:“黛玉'作’得可爱,美女'作’就是情趣!” 确实,她说得很有道理,因为黛玉的才情与颜值齐飞,这样的女人怎么“作”都不叫“作”,而叫“真性情”。 我继续自问自答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林黛玉都只是在贾宝玉面前'作’?因为林黛玉爱贾宝玉,所以才在他面前显露真实的自我! 贾宝玉明知道林黛玉'作’,为什么还允许她'作’呢?因为爱她,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当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面前从来没有'作’过,只能证明这个女人要么是个冷心冷情的人,要么她根本不爱这个男人。 所以,男人一定要珍惜在自己面前'作’的女人。” 发完言,我在想,为什么总是有人说女人“作”,而从来都没有人说男人“作”呢? 我觉得这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在传统观念里,女性通常都是扮演的情感表达者的角色,而因为成长环境和性格原因,有的人是不习惯直接表达需求的,她们只好通过情绪来试探对方的包容度。可能,她们只是想得到重视,却被人贴上了“作”的标签。 可以说,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是有独特的成因的,所以,当一个男人感觉一个女人很“作”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想女人为什么“作”呢? |
|
来自: 新用户0751s46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