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至,春已深。此时,即便是在北方,雨量也有所增多,空气中湿度进一步丰盈,气温回升步伐加快,所谓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 也是,天地人本来一体,总是要互为感应影响。最近自觉身体湿重,说明身体逐渐清净,敏感度有所增加。不止我,很多敏感人群此时会有不同的表现,脘腹胀满、周身困重、关节疼痛,这是好事,是充满智慧的身体对积聚体内的阴邪寒湿的外显,也是对我们充满善意和期待的提醒。我这老友胳膊腿儿,还真是再应景不过。 好在今日晨起,又排出一粒黄豆大的浓痰,大抵是因为昨夜喝了陈皮水泡18成长的缘故,甚慰我心。 ![]() 昨夜读《黄帝内经·素问》,在阴阳应象大论篇里,恰好讲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变化,读完就会明白,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不可分。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翻译过来就是,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和变化之源,是生长和毁灭的根本,也是一切事物新生、成长、变化、消亡的基本规律。所以,划重点,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阴阳这个根本。 ![]() 我理解,治病如此,喝茶也应如此。你看古时智者仓颉造字时,将草木人合之为茶,其实已经将天地草木人相知相应、互荣互生的秘密隐含其中,只有正确解读解密,才可真正谓之饮茶。 所以,喝茶不能盲喝,更不能不顾自身条件和特点蛮喝,要讲身体寒热阴阳变化的辩证,要讲身体五脏六腑的动态平衡,要讲升清降浊补泄结合的考量,这是叶子茶医体系里一直强调的概念。 生普清肺化痰,熟普和胃整肠,寒气生浊阴,热气生清阳~~~根据时令、地域、男女、年龄、身体特点等,结合不同茶的性味归经,仔细辩证,对症下茶,才可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以茶为师,不断的以身试茶,和茶交流,向茶学习,还要不断的用心体悟和总结,才能灵活应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茶早已超越了她饮品的主要功用价值,尤其是真正的无农残、纯野生、高树龄、环境好、矿物质丰富的好茶。如果运用得当,不说治病解毒,最起码,调理身体平衡阴阳令身体三焦通畅气血充盈,应该是手拿把掐。 ![]() 叶子就是这样,他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结合茶的不同组合,给太多人解除了病苦,带来了健康。他一腔孤勇,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线上线下各种不停顿的质疑和摸黑,一个人活得气象峥嵘,好像从来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事实上,只要心怀良善,心存大爱,只要心中有信念之光,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有意无意之间,伸手随处是江山,他是真正的勇士。 我虽然是个地道的小白,但是也渐渐懂得,只有草木人相知相应,方为真正的茶道。就我自己的身体,谷雨时节养生,以祛湿健脾为要,今日起喝茶,以叶子的生普16野生增强,配熟普清凉小饼,最为适宜。哈哈,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平生素爱四方游, 秀水奇山悉数浏, 一览万国风月后, 倚窗静坐品春秋。 心地干净,茶才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