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膻中穴”的“膻”不读tán,也不读shān,这个穴位名是怎么来的?

 昵称503199 2025-05-05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到中医、推拿等,偶尔也会听到“膻中穴”这类穴位名称。不少人都把“膻中穴”的“膻”误读为 “tán” 或 “shān”,其实“膻”在这里的正确读音是dàn(音同蛋)。
图片
膻,读作shān或dàn,是一个形声字。篆书时,写作羴,是由三个羊组成,《说文解字》中注:"羴,羊臭也。”  本意是羊肉的浓烈气味。
到楷书时,采用了形声字的造字方式,左边用“羊”表意,右边用亶dàn作声符。到了现代,汉字整理时又将羶、羴合并为“膻”。
膻,从月(肉),由月肉旁组成的字大多与身体部位有关,如肝、脾、肺、肾、腰等,在这里表示“膻”与身体有关;亶表声。

《说文解字》中说:“膻,肉膻也。从肉,亶声。” 《庄子·徐无鬼》中说:"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所以“膻”的本义指肉类(尤其是羊肉)的特有气味,后引申为肉类食物。

膻的两个读音

读音
字义
组词
示例句
shān
指羊膻味,泛指肉类或油脂的特殊气味
膻味、腥膻、膻气
这道羊肉汤的膻味比较重。
鱼和肉的腥膻气弥漫在厨房里。
dàn
专指中医“膻中穴”
膻中穴
按摩膻中穴可以缓解胸闷症状。

“膻中”是什么意思?

膻(dàn)中,是一个中医术语,是人体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名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将胸腔视为宗气汇聚之海(《灵枢·海论》),其形态中空而藏气,故借“膻”字表此生理特征。

因“亶”有厚实、充盈之义。《说文解字》中说:“亶,多谷也”,月肉旁表示人体部位,所以中医用“膻”来指代胸腔。为了区别于膻(shān,气味义),医家取了亶 dàn音,将穴位名规范读为 dàn

“膻”指空腔,“中”指中央,因为穴位在胸腔中部,两乳中间,且膻中为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于胸膜之中,所以命名为“膻中”。 “膻中穴”的“膻”指的是人体的部位,所以读作dàn。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