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前出土的东汉《王舍人碑》瘦劲稳健,工整峭丽

 老庆mqo544fkvp 2025-05-05
东汉隶书《王舍人碑》

图片

东汉《王舍人碑》,刊立于东汉光和六年 (183)。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县灰卜乡侯家村西山坡,当地人称之为“九冢桃花山”。据考古调查此处为一汉墓区,除《王舍人碑》外,还出土了一批汉画像石、画像砖等。

此碑为螭首、龟趺,螭首宽0.75米,残高 0.6米,厚0.21米;龟趺长1.25米,宽 0.9米,高0.33米。螭首龟趺之碑在晋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但存世汉碑作此式者,此碑为仅见之例。龟形孤背浑圆,四足劲蹬,呈爬行状,弓背扭尾,栩栩如生,龟背起凸絃线,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雕刻精美之极,可谓绝妙。

碑额阴文篆书,存“汉舍人王君之” 6字,字体宽博舒展,字高9cm,宽8cm。碑身上段残去一截,现高 1.1米,宽 0.78米,厚 0.21米。碑文下部剥蚀磨泐,许多字已经无法辨识。现清晰完好者仅存 180余字,共12行,每行19字字不等。立碑年号作一行,为“光和六年四月己酉立 ” 。

按“光和 ”为汉灵帝年号。光和六年为公元183年。隶书发展到桓、灵帝时已经十分成熟。此碑较《史晨碑》晚十四年,早于《曹全碑》两年,早于《张迁碑》三年。瘦劲稳健,属于工整峭丽一路的,艺术价值很高。

碑文记王舍人少有节操,治尚书欧阳。据文中“灵台之格,展浑仪之枢”,知其生前所任“舍人”一职应属灵台待诏。《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灵台待诏设舍人一人。

此碑未遭剥蚀的字字口清晰,可能立碑不久为人所毁坏,即遭沉埋。出土时碑身平躺,碑面朝上,上面覆一薄的青石板,和碑石一样,均非当地石材。

图片

汉舍人王君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度市博物馆:书法瑰宝东汉王舍人碑

隶书,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阶段非汉隶莫属;而汉隶的欣赏和临摹,又常常以碑拓为主。入藏于平度市博物馆的东汉王舍人碑,其碑文书写为汉隶中的精品之作,更因其碑座的形制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使用的碑刻,所以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平度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舍人碑是1982年冬在灰埠镇侯家村西山坡发掘出土的,当地百姓称这里为“九冢桃花山”。王舍人碑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碑形以青螭为首,作趺(指碑下的石座),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碑额宽75厘米,残高60厘米,厚21厘米;趺长125厘米,宽90厘米,高33厘米;碑身上段残去一截,现高110厘米,宽78厘米,厚21厘米。碑文下部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全碑刻字共12行,每行字数十八九字不等,现尚可辨识者186字。出土时碑额下部已残,唯“汉舍人王君之”六字清晰可辨,为阴文小篆体。

专家据碑额残存篆字及碑文中“……郡台之格,展浑仪之枢”句,推测碑主王君,为汉舍人,系灵台待诏之一,是太史令属官。《周记·地官》中有“舍人”之职,专门掌管宫中之政;秦汉置太子舍人,皇后、公主属官亦置舍人。专家遂将此碑定名为 “汉王舍人碑”。

明代翰林院修撰杨慎曾记:“龙生九子,一曰,好负重,今碑下趺也。”由此看来,以为碑趺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王舍人碑出土前,一般认为,立碑使用趺始自晋代,隋唐以后成为较普遍的形制,而汉王舍人碑的出土,将趺的发端提前到了东汉;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存世汉碑作此式者,此碑为仅见之例。更重要的一点,汉碑的碑座一般为长方体,使用趺的则极为少见。因此,该碑被国内文史专家一致认定为最早使用趺的碑刻。造型古拙,线条流畅,雕刻精巧,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圆雕艺术精品,为研究汉碑形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经文物专家鉴定,汉王舍人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王舍人碑不仅首开以为碑座的先河,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艺术顶峰,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因笔势生动,风格多样,婉约俏丽,又不失朴厚自然。王舍人碑正是这一时期隶书的典型代表。该碑有纪年,系隶书,其书法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碑额阴文篆书,现存“汉舍人王君之”6字,字体宽博舒展。碑文书写为典型隶书,布局严整精妙,字体形态方正,瘦劲峭拔,用笔沉稳,属端庄典雅一派,与礼器碑、史晨碑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价值极高。

作者:周东升


图片
歷代經典碑帖推薦

精品楷书碑帖

《宣示表》 钟繇《贺捷表》

《力命表》《雪寒帖》

张旭《郎官石柱记》 

卫夫人《稽首和南帖》  卫夫人《笔阵图》 

王羲之《黄庭经》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旧拓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邬彤《唐侯知什墓志》

《苏孝慈墓志》  唐人《心经》

唐楷《敬史君碑》

虞世南《演連珠》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心经》  智永《无相颂》

 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西岳太华山碑铭》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颜楷集字《西湖游记》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颜君庙碑铭》  颜真卿《李玄靖碑》

颜真卿《楷书千字文》  颜真卿《谒金天王神祠题记》

颜真卿《放生池碑》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铭》

颜真卿《西岳太华山碑铭》

颜真卿《颜体楷书集字古诗文

柳公权《玄秘塔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  柳公权临王献之《洛神赋》

柳公权《九疑山赋》  柳公权《教弟子言》

柳公权《皇英曲》

欧阳询《九成宮醴泉銘》 欧阳询《皇甫君碑》

欧阳询《皇甫君碑》

欧阳询《皇甫君碑》完全修复版

欧阳询《阴符经》

欧阳通《道因法師碑》

 禇遂良《雁塔圣教序》

禇遂良《阴符经》 禇遂良《倪宽赞》

张即之《七律诗三首》

徐浩《宝林诗帖》

文彭《自叙帖释文》

宋徽宗《千字文》

 赵孟頫《胆巴碑》 赵孟頫《漢汲黯傳》

文征明《前后出师表》 文征明《桃花源记》

文征明《琴赋》  祝枝山《东坡记游》

沈度《心经》  沈度《谦益斋铭》

苏轼《花蕊夫人宫词》 苏轼《金刚经》

苏轼《滕王阁序》  苏轼《表忠观碑》

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黄庭坚《金刚经》

米芾《燕然山铭》

 蔡襄《荔枝谱》  蔡襄《临钟繇帖》

蔡襄《万安桥记》  蔡襄《杜牧诗句》

王易简《跋保母帖》 王铎《韩愈答李翊书册》

房弘毅《永字八法》 钱沣《程子四箴》

董其昌《阴符经府君碑卷》

董其昌《信心铭》  董其昌《五经一论册》

林则徐《林文忠公真书无量寿经墨宝册》

王宠《逍遥游》  王宠《竹林七贤》

王宠《南华真经》  王宠《黄庭经》

王宠《尚书》  王宠《兰亭序》

王宠《石湖八绝句》  王宠《前后赤壁赋》

王宠《辛巳书事诗册》  王宠《霜钟赋 镜花赋 明珠赋》

王宠《霜钟赋》《镜花赋》《明珠赋》

王宠《杂书帖》  王宠《东方朔像赞》

黄自元《朱子家训》

徐元礼《吴氏重修祠堂记》

高垲《滕王阁序》  陆启成《小窗幽记》

王庭桢《跃渊阁记》

钱沣《钱南园洞庭春色赋》  谭延闿《枯樹賦》

沙孟海《修能图书馆记》  邓散木《祭鳄鱼文》

沈尹默《心经》《蘇慈墓志》

华世奎《朱柏庐先生家训》

宋拓《段行琛碑》

魏碑《高湛墓志》 魏碑《杨大眼造像记》

魏碑《穆亮墓志》  魏碑《司马悦墓志》

《北魏程暐墓志》  《大魏赵谧墓志》

北魏《处士王基墓志铭》

《元桢墓志》  《苏慈墓志》 

镇北大将军《元思墓志》  唐《敬善寺石像铭并序》

精品行书碑帖

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周孝候帖》  王羲之《蔡家宾至帖》

王羲之《卿女帖》  王羲之《日月如驰帖》

《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兴福寺半截碑》

《唐实际寺隆阐法师碑》   集王羲之字《金刚经》

集王羲之字《法华经》   集王羲之字《弟子规》

集王羲之字《心经》  集王羲之字《岳阳楼记》

集王羲之字《洛神赋》  澄心堂本集王羲之字《洛神赋》

集王羲之字《普觉国师碑铭帖》  王羲之《建安帖》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剪字集字版)

《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高清大图版)

王献之《行书帖》《行草书帖》   王献之《鹅群帖》

宋琬集“二王书”《二妙轩碑》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裴将军诗》

颜真卿集字《将进酒》  颜真卿《祭伯父文稿》

颜真卿《修书帖》 颜真卿《三表帖》

颜真卿《明远帖》

柳公权《蒙诏帖》 薛绍彭《杂书卷》

鲜于枢《飲酒有真樂》   苏轼《寒食帖》 

鲜于枢《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鲜于枢《饮酒有真乐》

李邕《少林寺戒坛铭有序》

李邕《唐少林寺戒坛铭序》  李北海《李思训碑》

 杨凝式《韭花帖》  杨维桢《玉井香亭诗》

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啜茶帖》

苏轼《获见帖》  苏轼《李白诗卷》

苏轼《苏轼书法作品全集》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

黄庭坚《寄岳云帖》  黄庭坚《砥柱铭》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

黄庭坚《荆州帖》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

米芾《研山铭》 米芾《张季明帖》

米芾《苕溪诗卷》  米芾《蜀素帖》

米芾《甘露帖》  米芾《乡石帖》

米芾《离骚经》  米芾《米芾书法全集》

米芾《米芾手札精品集》  米芾《中秋诗帖》

米芾《襄阳跋安石帖》  米芾《岳阳楼记》

米芾《陋室铭》  米芾《手迹60札》

米芾《行书三札》  米芾《德忱帖》

米芾《晋纸帖/自怡帖》

米芾《提刑殿院帖》

蔡襄《暑热帖》  蔡襄《行书尺牍》

蔡襄《大研帖》  蔡襄《澄兴堂纸帖》

蔡襄《蒙惠帖》  蔡襄《扈从帖》

蔡襄《脚气帖》  蔡襄《京居帖》

蔡襄《离京帖》  蔡襄《虚堂诗帖》

蔡襄《远蒙帖》  蔡襄《纡问帖》

蔡襄《初春帖》

 赵孟頫《吴兴赋》  赵孟頫《入城帖》  

赵孟頫《太湖石赞》 赵孟頫《桃花源记》

赵孟頫《杜甫秋兴八首长卷》

赵孟頫《纨扇赋》 

 李建中《土母帖》

八大山人《千字文》  八大山人《爱莲说》

董其昌《陋室铭》册 董其昌《禅悦册》

董其昌《櫽括前赤壁赋》 董其昌《龙神感应记》

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 董其昌《吕仙诗卷》

董其昌《临魏晋唐宋诸书卷》

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

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  董其昌《心经》

董其昌《七律诗》  董其昌《白羽扇赋》

董其昌《阴符经府君碑卷》  董其昌《醉翁操》

董其昌《书画合册》  董其昌《临池楷则-骨董十三说》

董其昌行草书《江南乐帖》(日本藏)

王宠《守耕记》

王铎《拟山园帖》  王铎《书集句册》

王铎《李贺诗帖》  王铎《临荐福寺碑》

王铎《家中南涧作五律诗轴》  王铎《琅华馆文卷》

王铎《千字文》  王铎《临圣教序》

王铎《鲁斋歌》  王铎《帝王法帖七则》

王铎《饭千僧手疏》  王铎《黄石新构石圃》

王铎《怀友柬五言诗》  王铎《无病》

王铎《忆过中条山语轴》  王铎《王氏家谱》

王铎《报寇葵衷书》  王铎《杜甫诗卷》

王铎《惜别》  王铎《手启》

王铎《尺牍》  王铎《临唐太宗帖》

王铎《臨閣帖》  王铎《唐人诗册》

王铎《唐人诗册》  王铎《诗稿》

王铎《留别赵公景毅》

朱熹《行书手札》

梁诗正《跋仇英清明上河图》

成亲王《结字管见》 成亲王《爱莲说》

成亲王《周礼春官书卷》

赵秉文《赵霖昭陵六骏图》

《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

陈继儒 行书《峨眉行》册

精品篆书碑帖

《石鼓文》之祖  李斯《秦诏版》

李斯《峄山碑》

李阳冰《篆书千字文》

楊沂孫《樂志論》 杨沂孙《列女传》

杨沂孙《在昔篇》 杨沂孙篆书选辑

鄧石如《篆書千字文》

邓石如《荀子宥坐篇轴》

趙之謙《饒歌》

赵叔孺《诗经.七月》

 徐三庚《出師表》(上)

吳昌碩《石鼓文》  吴昌硕《心经》

吴昌硕《庄子田子方篇》 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册》

吴昌硕《庄子田子方篇》

吴熙载《魏武帝观沧海》  吴熙载《庚信诗》

吴让之《宋武帝与臧焘刺》 吴让之篆书《观沧海》

黄宾虹临《大盂鼎铭文》

精品汉碑推荐

十大隶书名碑

史晨碑  礼器碑  韩仁铭  华山庙碑   石门颂

乙瑛碑  曹全碑  鲜于璜碑  张迁碑   西狭颂

三国隶书《王基断碑》

朝侯小子碑 王基断碑 东武侯王基碑 谷朗碑

名碑集粹

东汉《夏承碑》 武威《特牲简》

东汉《袁博碑》  东汉《孔彪碑》

东汉《夏承碑》(高清)

《張表碑》 《史晨碑》  《白石神君碑》

《衡方碑》  《乙瑛碑》  《朝候小子碑》

《东武侯王基碑》  《谷朗碑》

《韓仁銘》  《鮮于璜碑》  《肥致碑》

《景云碑》  《西岳华山庙碑》

《封龙山颂》  《赵仪碑》

《张迁碑》(逐字考释题跋册

唐隶《唐御史台精舍碑》  唐隶《义福禅师碑》

清·席夔《隶书千字文

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祠碑》

来楚生《临礼器碑》

《東漢張汜祈雨銘

王福庵《隶书千字文》

精品草書推荐

 东汉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
張芝《冠軍帖》   张芝《今欲归帖》
张芝《八月帖》  张芝《草书合集》
索靖《月仪帖》  索靖《出师颂》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高清十七帖》
王献之《草书九帖》  王羲之《远宦帖》
王羲之《丘令帖》  王羲之《雪候帖》
王羲之《服食帖》  王羲之《仆可帖》
王羲之《增慨帖》《疾患帖》
王羲之《行穰帖》  王羲之《豹奴帖》
王羲之《阮公帖》  王羲之《追寻帖》
王羲之书法《诸贤帖》  王羲之《远宦帖》
王羲之《千文尺牍墨宝》  王羲之《长者帖册》
王献之《淳化阁帖》   王献之《授衣帖》
王献之《草书九帖》   王獻之『淳化閣帖·第九卷』
王献之《复面帖》
孙过庭《書譜》  孙过庭《佛遗教经》
怀素《藏真久在帖》
怀素《自叙帖》  怀素《论书帖》
張旭《李青蓮序》 張旭《晚復帖》
张旭《古诗四帖》
颜真卿《争座位帖》  颜真卿《湖州帖》
颜真卿《送刘太冲叙》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2种版本)
高闲 草书《千字文残卷》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诸上座帖》
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米芾《德忱帖》  米芾《元日帖》
蔡襄《陶生帖》《谢郞帖》《入春帖》
《唐人月仪帖》
宋高宗·赵构《真草书养生论卷》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范成大《向蒙垂诲帖》
杨维桢《玉井香亭诗》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王铎《杜甫诗卷》  王铎《草书诗卷》
王铎《王铎书法100件》  王铎《鲁斋歌》
王铎《帝王法帖七则》  王铎《琅玡华馆绝粮帖》
王铎《赠郑公度草书诗卷》  王铎《拟山园帖》
王铎《临唐太宗帖》
王宠《王昌龄诗诗作十二首》
康里巎巎《渔父辞》  
董其昌《吕仙诗卷》
董其昌《书谱》  董其昌《早朝詩》
董其昌《十二月朋友相闻书》
董其昌临怀素《草书千字文》
董其昌《诗帖》  董其昌《早朝诗》
董其昌《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大山人《爱莲说》  
张弼长卷《怀素上人草书歌》
王蘧常《临赵孟頫急就章》
于右任《心经》   沙孟海《钱塘湖春行》

来楚生《草书千字文》

启功临怀素草书《自叙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