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肥猪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与解剖综合解析(2025)

 东秋元图书馆 2025-05-05

育肥猪在生长后期因环境应激、管理不当及多种疾病因素,常出现急性死亡。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肠炎)、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肌炎、菌血症)、中毒(如亚硝酸盐中毒、霉菌毒素)、以及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如非洲猪瘟)等是主要病因。根据文献资料报道,育肥猪急性死亡中肺炎占24.7%,胃溃疡14.0%,肠炎6.4%,创伤及器官扭转各4.3%,未诊断31.2%。

本文将从核心致死传染病角度进行汇总分析,供养猪从业者参考。

图片
01

核心致死传染病特征对比


一、非洲猪瘟(ASFV-2025变异株)

1、临床症状

4-6小时内体温从39℃飙升至42.5℃

耳廓/腹部出现'血汗症'(毛细血管渗漏现象)

濒死期出现'划水样'神经症状(小脑出血导致)

2、解剖特征

脾脏呈黑紫色肿大(重量达800-1200g,正常200-300g)

肾脏皮质密布针尖状出血点(直径0.5-1mm)

胆囊壁水肿增厚至正常3倍(厚度>5mm)

二、急性败血型猪丹毒

1、临床症状

突发'钻石斑'(2-4小时内形成菱形红斑)

眼结膜充血呈'红眼病'特征

急性心衰导致突然倒地(死亡前1小时出现呼吸急促)

2、解剖特征

心瓣膜菜花样赘生物(主要附着于二尖瓣)

肝脏呈特殊'槟榔肝'花纹(缺血区与淤血区交替)

关节腔内纤维素性渗出(尤其跗关节最明显)

三、猪链球菌2型脑膜炎

1、临床症状

突发转圈运动(前庭神经受损)

眼球震颤频率达8-10次/秒

死亡前出现角弓反张(脊柱弯曲>130°)

2、解剖特征

脑膜血管'红线征'(脑膜中动脉充血)

脑脊液浑浊呈米汤样(白细胞>10,000/μL)

肝脏表面星芒状坏死灶(直径2-3mm)

四、传染性胸膜肺炎(APP-X型)

1、临床症状

张口呼吸伴泡沫血痰(晚期特征)

腹式呼吸频率>60次/分

死亡前出现'犬坐'姿势

2、解剖特征

胸腔纤维素性粘连(剥离难度Ⅲ级)

肺脏大理石样变(红色肝变区占60%以上)

气管内血性泡沫(镜检见大量Apx毒素)

五、急性回肠炎(增生性肠病)

1、临床症状

突然死亡前24小时出现'柏油样'粪便(血红蛋白变性特征)

腹部触诊可感知回肠段硬块(直径>3cm肠壁增厚)

死亡前体温反降至37.5℃(败血症晚期表现)

2、解剖特征

回肠末端黏膜呈'脑回状'增生(厚度达正常5-8倍)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暗红色大理石纹)

肠腔内充满未凝固血液(pH值<6.0呈强酸性)

 

六、急性梭菌性肠炎(C型产气荚膜梭菌)

1、临床症状

腹部快速膨胀(腹围1小时内增加15-20cm)

濒死期出现'划船样'四肢划动(严重酸中毒表现)

皮肤发绀呈'大理石纹'(微循环衰竭特征)

2、解剖特征

小肠壁透明样变(肠壁薄至0.1-0.2mm)

肠腔充满气体和血性泡沫(产气量>500mL)

肝脏呈'青铜色'变性(胆红素沉积>5mg/dL)

七、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V-2025变异株)

1、临床症状

双相热型(首次发热40.5℃→短暂退热→二次发热41.5℃)

耳尖/四肢末端呈'蓝耳-紫蹄'综合征(微循环障碍)

群体性厌食(采食量下降>70%持续3天)

2、解剖特征

肺脏间质性肺炎(呈'橡皮肺'质地,重量增加50%)

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颌下淋巴结直径>5cm)

肾脏表面针尖状出血点(呈'满天星'分布模式)

图片
02

防控方案

防控解决方案总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结语

育肥猪急性死亡原因复杂多样,其中疾病因素占主导地位。呼吸系统(肺炎)、消化系统(胃溃疡、肠炎)、全身性感染(菌血症、多浆膜炎)、心血管疾病、高致病性病毒、中毒等均可造成快速死亡。通过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及遵循PK/PD优化用药,可有效降低急死率,并提升猪场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 本文完——

主要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