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球友有没有过这种困惑,正反手都能打几十板,甚至也能拉上几板,可一比赛就输球。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有的球友认为基本功不够,还傻傻的继续练习基本功,其实当基础动作定型后,胜负天平往往取决于发球、接发球与进攻意识这三大技术。本文先讲发球! 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的主动得分手段。业余球友能练就几套发球,相信你会在赛场上掌握主动权。练习发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琢磨和体会,能悟出其中的逻辑,相信你也能发出高质量的发球。 逻辑1:同样的框架动作要发出不同旋转的发球,都知道发下旋是用球拍摩擦使乒乓球向后旋转,发强下旋是触及球的底部,发弱下旋触及球中下部,发不转球触及球中部,此时要注意击球力度,同一落点从强、弱、不转,力度由大到小,要不然容易失误。发侧下旋转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要增加纯侧和侧上去迷惑对方。 逻辑2:同样的框架动作发出长短变化,这点就得将力度和落点结合,发长球时,等球在下落过程中到较低位置再击球,击球点尽量低;发短球时,击球点相对高一些,在胸口位置附近即可,不需要等球落得很低;发长球时,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球台中部,离网较近;发长球时,拍面稍前倾,以撞击为主结合摩擦,使球产生上旋或侧旋,增加前冲力;发短球时,拍面稍后仰,以摩擦为主,用手指捻动球拍,使球产生下旋或不转,控制球的飞行距离。 逻辑3:同样的框架动作发出落点变化,触球点在球的不同部位以及发力方向的细微变化可改变落点。如发正手位短球时,触球中下部,向前上方小幅度发力;发反手位短球,触球偏左侧中下部,向左前方发力。发长球时,若想发到对方正手大角,触球中上部,向右前方发力;发到反手大角,触球中上部,向左前方发力。发短球时,拍面稍后仰,控制球的飞行弧线和速度,使球在近网处落下;发长球时,拍面可稍前倾,让球获得更大的前冲力,落至对方底线附近。发侧旋球时,通过调整拍面方向,如向左或向右倾斜,可使球落到不同的侧边线位置。 有了好的发球得会合理运用,这里有2个思维得理解。 思维1:不要固定发球,整个比赛都要不断变化发球,以打乱对方节奏,赢得进攻的机会。根据对手的特点配合发球,对手起下旋能力弱,就给他发下旋结合不转球;根据对手站位发球,特别用同样的动作微调击球点改变落点威胁极大;根据对手接发球能力,让对手顺旋转接球还是逆旋转接球。 思维2:要变化发球的节奏,在发球时通过改变节奏来实现落点变化。如先以较慢的节奏发几个短球,让对手适应,再突然加快节奏发长球;或者先快速发长球,然后放慢节奏发短球。还可在发球的过程中,通过停顿或变速来打乱对手的节奏,使对手难以判断球的落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