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青春到不惑,“钢铁玫瑰”20载焊出五四奖章

 中国基建 2025-05-05

▲参加颁奖仪式

穿梭在中铁九桥九江公司桥梁生产车间里,身材娇小的她与身旁拼装胎架上铺装数十米长的板单元形成鲜明对比。

“电流调整到240安培,电压调整到29伏,阀门开到15-20毫安之间……”她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

“这次咱们的一次性探伤合格率再度保持在99.5%以上。”随着话音落下,桥面板单元焊接任务顺利完成,这批产品将应用于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湖北燕矶长江大桥项目建设中。

这,便是刚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刘青的日常工作场景。30多岁的她,担任着中国桥梁战线首支女子电焊突击队的第4任队长。别看她年纪轻轻,实际上,她与焊接这门技艺已结缘长达20年。

因专注而专业

▲在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箱体里焊接

焊接,向来被视作又脏又累的活儿,既考验技术,又十分耗费体力。不少人断言,女同志吃不了这份苦。然而,刘青偏不信邪,毅然坚持了下来。“要学真本事,就得下苦功夫练。”2005 年,刚走出校园的刘青,踏入了中铁九桥,成为了一名电焊工。那时为了增强手腕的稳定性,她常常在手腕上吊上一块砖头,以此强化力量训练。“三十多度的天气,还要穿上厚实的阻燃防护服。手离近200℃高温的焊缝仅25厘米左右,常常为了焊一处焊缝,保持一个姿势1小时以上。”她回忆道。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焊接质量极易受到气温的影响,温度过低,焊件就容易变形、开裂,一旦出现变形或开裂,便只能全部返工。在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中,刘青就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国内首次将Q500qE级高强度钢应用于该桥钢梁制造,特别是该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易产生热裂纹。偏偏赶上当地降温,气温直逼零下4℃。刘青苦笑着说:“这可真是雪上加霜,新材料还没吃透,低温又来捣乱。”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与工程进度,刘青和工友们丝毫不敢懈怠,“连做梦都在跟自己较劲儿”。最终,她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冬季的焊接工艺,包括局部预热、除湿除潮,以及采用 SC81C 高强度钢焊丝进行焊接。“如今,这些操作都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 刘青话语中满是骄傲与自信。

因匠心而卓越

▲在焊接大桥钢塔

对于焊接质量,刘青堪称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焊缝通常出现在钢材结构的拼接、转角等部位,就如同人体的关节。焊缝平整,受力便能均匀,结构也更加坚固耐用,要是存在气孔,那就容易成为缺陷的源头。” 刘青认真地解释道。她所焊接的钢梁,不仅要承受重力,还要经受车辆行驶带来的高频振动,以及不同地域高寒、高温、高腐蚀等极端环境的考验,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给桥梁埋下安全隐患。

“有时候,焊缝的缺陷误差必须小于零点几毫米,手的摆幅也只能在毫米之间,连呼吸都得调整好。” 多年来,她先后参与了5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的焊接工作,累计完成焊缝长度近9万米,优良率高达99%以上。凭借出色的表现,她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还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因热爱而坚守

▲王中美(左)指导徒弟刘青

“都说焊接工作辛苦,年轻人不愿干,女孩子更不适合。但每个行业都有难处,也都有各自的乐趣与价值。” 车间曾考虑到她和丈夫都在一线从事电焊工作太过辛苦,提议她转行担任较为轻松的设备管理员,却被她果断拒绝。“我就喜欢干电焊,让我一直干下去吧。” 刘青态度坚决地说道。谈及当初坚持下来的动力,刘青坦言:“除了自身热爱,师傅对我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她口中的师傅,正是全国劳模、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中美,“她也是女同志,她能干得那么出色,我也一定能行。”

“她用心地教我,我学懂弄通后,再用心地传下去,我就这样一直干下去、传下去……”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刘青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岗位上尽快成长成才。她总是在焊接现场,手把手地教,细致耐心地指导着年轻人,年仅30多岁的刘青成了青工口中的“老师傅”。

▲刘青(右)指导徒弟

在生产班组,她主动与班组青工签订导师带徒合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徒弟们规划人生蓝图、确定成长方向,当他们偷懒时严厉批评,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又耐心指导。如今她的徒弟们大都成为岗位上独当一面的焊接高手,成为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并多次在各类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每一束闪耀的弧光,都勾勒出新时代奋斗者的铿锵剪影;每一朵绽放的焊花,都诉说着“钢铁玫瑰”的灼灼风华。她以交通强国为使命,将匠心淬炼成时代勋章,让青春在焊花中怒放,谱写着工业报国的壮美诗篇。(中铁九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