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hse_hzh 2025-05-05

有人开飞机寻亲,有人坐高铁认祖,可在2010年,有6位南岛语族后裔干了件大事——划着一条15米长的仿古独木舟,从大溪地一路拼命划回了中国。

116天,16000海里,跨过10个国家,什么GPS、导航仪统统不用,全靠抬头看星星。他们只为一件事:找到祖宗!今天咱们就沿着这条惊心动魄的寻根航路,去看看他们如何用一块小木板,撑起跨越五千年的血脉认同。

划着独木舟来认祖归宗

2010年7月27日,南太平洋大溪地,六位南岛语族后人驾驶一艘仿古独木舟“自由号”,启程驶向遥远的中国福建。他们的目标清晰简单:用最原始的方式,复刻五千年前祖先横渡太平洋的壮举。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这艘独木舟有着明确规格:长十五米,宽七米,重约四吨,依照1820年大溪地古图纸手工打造。建造过程中,使用石斧凿木,不动用任何现代机械,最大程度还原石器时代的工艺与条件。

易立亚,1970年出生于法属波利尼西亚,是这次行动的发起人。他有着法属波利尼西亚前总统外交顾问的人生履历,也有着一颗割舍不掉的寻根之心。为了这场跨越海洋的追溯,他在2009年毅然辞去了外交顾问职务,投入长达数月的航海准备。

船员中,还有一位叫库伯的老水手,年过六十,被称为“人肉GPS”,靠星象、海流和风向辨认方向。为了最大程度模拟祖先航海状态,航程中禁用任何现代导航设备,食物也以捕鱼为主,极少携带。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起航前,各方质疑纷至沓来。有人断言:这样的小船,在浩瀚太平洋里,几天就会覆没。有人嘲讽:这趟航行是自取灭亡。面对质疑,六人没有一句辩驳,只将五星红旗挂上高高的桅杆,以无声的方式昭告——他们认定,自己是在划向祖先的方向。

航程路线设计也极具挑战。他们沿着先民的迁徙路线,从大溪地出发,穿越库克群岛、斐济、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一路逆风北上,直抵中国福建。

这条航线,全程16000海里,横跨南北两个半球,经过热带风暴区和台风多发带,挑战海洋的极限力量。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在出发的那个晨曦里,六人各自用手指轻轻触摸自由号的船身。他们知道,这趟旅程,既是对身体的极限考验,更是对灵魂的归乡召唤。

随着桅杆高高扬起,自由号划开了南太平洋的第一道波纹,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是海上的生死考验。

116天风浪里的中国寻根路

从2010年7月27日启航,到11月19日抵达福建马尾港,整整116天,六名船员经历了人类意志与自然力量最直接的搏杀。

起初,海况尚好。独木舟靠着星辰辨向,靠着季风和洋流前行。水手们白天捕鱼,夜晚轮流掌舵,海水洗澡,鱼肉生食,完全还原石器时代航海生活。

8月7日,抵达库克群岛拉罗通加港口。当地居民听说他们的故事后,两位南岛语族后裔自愿加入航行,船员增至六人。彼时,队伍士气高涨,自信满满。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进入9月,恶劣天气接连而至。9月10日凌晨5点,独木舟靠近所罗门群岛海域时,浮架漏水,导致船体严重失衡。船员们连夜排水,用水桶一桶桶舀出海水,连续三小时不曾停歇,体力几乎枯竭。

最可怕的一战,发生在10月中旬。超强台风“鲶鱼”逼近,海面掀起八米高的巨浪。独木舟在浪峰之间起伏如落叶,狂风撕扯帆布,海水疯狂拍打船舷。船员们用绳索绑紧自己,靠着库伯老船长的经验,在一线生机中艰难逃离台风中心。

台风之后,船员体力几近透支,船体损伤严重,粮食也接近耗尽。最长的一段航程,他们连续三周在海上漂流,仅靠捕鱼生存。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更险的是,航程中数次遇到鲸鱼。一头体型庞大的鲸鱼曾在独木舟旁游弋数圈,海水被拍打得像煮沸的锅,整艘小船摇摇欲坠。

直到11月16日,他们抵达厦门外海时,再次遭遇风高浪急的天气,最终19日凌晨,靠岸福州马尾港。

当脚步踏上福建大地的那一刻,六人泪流满面。自由号的桅杆上,五星红旗依然猎猎飘扬。

易立亚抱着妻子王辛,哽咽着说:“我们回家了。”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抵达福建,仅仅是旅程的一部分。真正的寻根,要从脚步踩在祖先土地的那一刻,重新展开。

壳丘头遗址下,榕树见证血脉

自由号靠岸后的第三天,六名船员登上福建平潭岛,直奔壳丘头遗址。这是国际考古界认定的南岛语族起锚之地,是5000年前先民首次扬帆远航的起点。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壳丘头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考古证实,6000多年前,平潭岛上的先民以岛为家,以海为田,制作独木舟,跨越海峡,向南太平洋进发。

六人站在遗址前,捧起一捧沙土,轻轻撒在自由号的船头。他们带来了家乡的大溪地泥土,在这片故土上撒下,寓意血脉归根。

在壳丘头遗址旁,他们种下一棵榕树,立下一块刻着“自由号寻根之旅纪念”的碑。榕树的根深深扎进平潭的泥土,就像南岛语族的血脉,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为验证祖先是中国人,6名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航行116天来中国

2016年起,壳丘头遗址不断发掘出大量陶器、石器、贝器遗物,出土遗迹显示,平潭是早期航海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范雪春教授主导的考古团队通过遗传学与考古学双重证据,进一步确认,南岛语族祖先确实源于福建沿海,并在距今5000年前陆续东渡。

此刻,站在壳丘头遗址上,易立亚感慨:“我曾经用四个月走了祖先五千年的路,现在终于回到出发的地方。”

自由号如今被1:2比例复刻,陈列在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内,成为南岛语族文化与中华海洋文明交融的见证。

六个人,一条小船,一场横跨时空的寻根之旅,串联起中国与南太平洋之间深深的文化血缘。南岛语族的故事,从这里出发,又从这里归来。

参考资料:

平潭:南岛语族的“起锚之地”——关于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访谈.中国民族网.2024-09-20.

“老友记”,一场南岛语族的“探源”之约.央视网.2024-12-28.

通讯:南岛语族后裔的孤舟漂洋寻根路.中国新闻网.2010-11-21.

南岛语族后人驾独木舟“寻根”中国.中国在线.2010-1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