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自帅万馀人讨卓,军人隔水语敏众曰:“本所以戮力陈公者,正以顾丹杨、周安丰耳;今皆异矣,汝等何为!”敏众狐疑未决,荣以白羽扇麾之,众皆溃去。
陈敏既悲又愤,亲率一万余人讨伐甘卓,甘卓部下士卒隔秦淮河向陈敏部众高喊:“我们所以效忠陈公,正因为有顾荣、周玘领导。现在情势大变,你们还想干什么?”陈敏部众迟疑不决,顾荣挥动羽扇,教他们逃走,全军遂一哄而散。 孤独,想来很多人都经受过,那滋味,如同嚼蜡,也如吃土,难受加苦楚。我竟然找不到词语来形容。瞬间的欲言又止。而愈了解自己,这味道会愈发浓烈,这毕竟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唯一能破解这心关的,那便是吸引到能深谈的人,去谈那些世俗所不在意的话题。尽管这会带来很多误解。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反对佛教,著下《论佛骨表》。后来他到潮州,却出奇地跟大颠和尚交好,世人传言他领悟信佛了。这是信仰问题,也是立场问题,身在关系场,他得表明态度,于是在《与孟尚书书》中,有这么段话:潮人无可与语,僧大颠颇聪明,说道理,故与之游。韩愈尚且一生在寻求同频之人,何况你我?但是,韩愈能找到深谈之人,何况你我?迟赴红尘半生缘,幸有相逢慰岁年。只不过穿越黑暗,是独行,也是坚韧,更是积攒对世事的洞察。以此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看到问题,从而拥有解决问题的高明方式。而在所有关系中,都是价值转换,也有真问题,真需求,还有情感。最妥当的,是懂得去说话,持续表达自我。这样,才不能被别人牵着走,也不会违背内心,去做不想做的事。把自己活明白了,才会懂得,事来心应,事去心止。前文说到,北方石勒崛起,南方同样不安定,军阀割据,陈敏,占领了江东,试图效法刘备、孙策。陈敏本是庐江郡人,他并非是名门望族,割据得有个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说,他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最合理的,是人心。他任命江东当地有名望的人,如材料里的顾荣,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周玘,是周处的儿子;甘卓,曾祖是甘宁。陈敏还跟甘卓结成了儿女亲家。他的这个手段很高明,因为收伏人心的核心逻辑,有三种:解决生存需求,提供上升通道,构建情感认同。他用的是第三种。完成了这一步,陈敏让部众们捧他为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王,加九锡。尽管他处处展现出来和善,然而他的言行跟不上人心依附,你看:陈敏刑政无章,不为英俊所附;子弟凶暴,所在为患;顾荣、周玘等忧之。 顾荣、周玘这两人担忧了。陈敏的苛刻,暴政,在外人眼里,这两人就是为虎作伥,先辈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口碑,会随着他们的选择,一毁殆尽。可是脱离陈敏,那又不现实。江东是他们的祖地、家乡,能跑到哪里去?最优解是,除掉陈敏。所以顾荣开始谋划,写信给驻扎在寿春的征东大将军刘准,发兵长江。陈敏的应对姿态,是派甘卓前去迎战,给他精兵和利器。顾荣、周玘两人向甘卓陈情利弊:“敏既常才,政令反覆,计无所定,其子弟各已骄矜,其败必矣。” 换句话说,陈敏为人不善,也不宽恕,没有德行。以后江东被其他军阀攻破,那这三人都是乱臣贼子,人头必定被装进匣内。生命在呼吸间。但凡跟性命有关的,前面有深渊,也会驻足不前。甘卓听劝,不接陈敏的命令,又悄悄接回自己的女儿,公开宣布与陈敏的关系破裂。于是就出现了《资治通鉴》的这段材料。你看,人心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啊,顾荣挥一挥羽扇,陈敏的部众既做鸟兽散。陈敏逃到江乘,被抓,身死。从这你也能明白,所谓命运,不过是考验、惩罚或补偿。陈敏经受不住权柄的考验,言行为恶时,自有惩罚。可是对于各位读《资治通鉴》的人来说,司马光是会主动补偿看官的眼馋,不由得进行思考。《资治通鉴》不是正史。二十四史中,都是纪传体,也就是人物传记。司马光采用编年体的方式,却能在同个时间和空间上,列出不同人物的言行以及回报。这一年,开创东晋的琅琊王司马睿来到了江东。他是外来者,不受当地待见。好在他任用了王导,王导对他推心置腹,同时也要帮他获得江东人士的情感认同。在司马睿前去祭祀鬼神时,王导亲自骑马跟着他左侧,还让许多中原知名人士跟着。顾荣,对,还是他。还有另外一个人,贺循,江东“五俊”之一。这两人在路边见到了这阵仗,立马判断司马睿为明主了,纷纷在道旁参拜。王导的造势很管用,同时给司马睿支出妙招,跟这两人结交,是能够凝聚人心的。司马睿听劝,你看:睿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 顾荣这个人,没有在上件事上纠缠、纠结。过往,事去心止;现在,事来心应。而这两人的应命,使得司马睿收伏了很多江东人杰。同时,司马睿也有人性的弱点,贪杯,爱酒。王导规劝他,应该戒酒,不然容易情绪化,败坏信任度。司马睿再次听劝,用谦以接士,俭以足用这两招,安抚了江东。由此江东归心,这也为司马睿在江东称帝,打下了基础。所以说呀,富有四海,并非拥有许多城池,而是拥有很多信任、善意和诚恳。这也引导人走向,自信、自强、自行、自醒、自知、自省...陈敏就没有那么好运,他在所有关系里,只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他人,更没有看到价值与需求,只有我慢。这些都是观念的非同。司马睿的听劝,是能够转变观念,不沉迷于外在,把内驱力变成了内在东西后,他的执行力会拉满。所以呀,任何关系的深层与破碎,其实都是跟你有关。那同频、那同行,是会渐行渐深,渐行渐远。暂时没有也没关系,保持向内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这孤独,会消散在天际,这心静,助你感而遂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