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案分享】从一例口中发涩的治疗,谈中医不是万能的

 允峯 2025-05-05 发布于北京
最近想起一个有趣的案例,拿出来分享。患者是医院同事,2023年3月某天找到我,她说最近半个多月嘴里总是发涩,最初是在疫情刚放开时,阳了之后出现的,味觉没什么异常,后来不知怎么好了一阵,最近又出现了。
这种口中的异常感觉或味道,传统中医理论喜欢跟脏腑去联系,但这种辨证方法的局限性和误导性很大,不推荐。比如少阳病提纲证有口苦,有人就把口苦跟肝联系,但苦味又对应五行火、入心,这就有分歧,因为有些口苦不用什么所谓清心肝火的药就能治。又比如口甜也不见得就是脾胃的问题等等。
常见的口中感觉或味道异常,多数与津液输布异常有关,影响了味觉感受器。
下面来看具体情况。

某患 女 54

初诊23.03.22

主诉口中发涩近半个月。

病史新冠后出现口中涩,味觉无异常,后消失,半个月前复发。

刻诊口中涩,唇易干裂,眼干,汗可,眠可,饭后易困倦,饭后或饿时易胃疼,无胃胀,曾食凉或辣则胃痛,饮温水可,不喜饮,冷时或饮水多则小便频,大便偏干,2-3日/次,膝关节蹲起吃力。

舌淡红,苔黯白粟,右边微有瘀斑。

沉细弱,右寸浮,左关微浮细。

本患的口中发涩,当时考虑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的感觉异常,外感因素引起。

患者整体状态偏少阴太阴,又联想到条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考虑或许这是“口中和”的表现吧,于是就以附子汤为基础,对症加药,兼顾她的里寒胃痛。

一周后复诊,她说胃痛没再犯过,大便比之前顺畅些了,舌头的瘀斑也消失了。但嘴里涩的感觉还是老样子。

见到还是有效果的,方子就没改多少。

后来到4月中旬,其他症状对证用药都会改善,可仍然嘴里发涩。

当时也很纳闷,但一直没能解决,就没再针对这问题给她开药,她也准备去口腔科看看。

直到5月的某天,她到诊室和我说:“关老师,我嘴里涩的毛病终于好了。”

这我肯定好奇啊,问她怎么好的。

她说她去了北大口腔医院的口腔粘膜科,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这是过敏引起的,还是对某品牌牙膏过敏,问她是不是在用这个牙膏。而她正好是之前换了这牙膏之后出现的症状。

那医生说她的症状还算轻的,他们有不少患者的症状还挺重呢,在他们牙科很常见。

于是她听了医生的建议,这个嘴里涩的问题,就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