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汽车制造产业,最初是以零部件生产和维修起家的。 一开始,镇江是跟着南汽混的。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镇江就建了好几家工厂,专门为南京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南汽)生产各种汽车配件,慢慢的,生产汽车配件熟门熟路了,加上老大南京手把手的教,就开始制造汽车了。 后来,就跟着北汽混了。 很少有人知道,镇江,这座面积仅占全省3.6%的“江苏最小地级市”,竟有着产业规模如此之大、覆盖面如此之完备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 ![]() ![]() 01 上世纪60年代,镇江依托靠近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始了汽车制造工业。 “南哥”需要什么,“镇弟”就生产什么。 1965年初,云台、迎江、北固3家黑白铁合作社合并,组成了一家镇江锻焊厂。第二年,这家镇江锻焊厂成为南汽的扩散件协作定点厂,同时挂镇江汽车车轮厂牌子。 同样是1966年,在五金翻砂厂的基础上,建成了镇江汽车铸件厂,1967年4月开始生产汽门导管、制动鼓、压盘等简单零件毛坯。 1966年初,镇江市五金机械厂试制出南汽跃进牌机油粗、细滤清器和空气滤清器等主要产品,1966年7月,镇江汽车滤清器厂成立,成为南汽的协作定点厂。 1966年,新华五金机械厂承接南汽扩散的NJ130汽车驾驶员座椅、车厢铁件和小工具箱等配件,1973年6月,改为镇江汽车配件厂,1974年,列入南汽扩产技改规划,主要生产:车架有8种型号,驾驶员座椅与NJ131车配套,车厢铁件有与NJ131车配套的17个品种。 ![]() 跃进牌NJ130型汽车 1969年,镇江锁厂接受江苏省汽车配件公司加工解放牌汽车玻璃升降器的生产任务,1973年,该产品转给镇江市弹簧厂生产,后来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从弹簧厂划出,扩大为镇江市冲压件厂,升降器形成专业生产线。 ![]() 解放牌汽车 从最基础的维修技能学起,手工打造零部件,逐步积累汽车相关知识与技艺,就这样,镇江的汽车铸件厂、汽车钢圈厂、汽车滤清器厂、汽车配件厂、冲压件厂等企业,成为南京汽车制造厂组织专业化协作定点厂。 上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流血冲突爆发后,中国面临着来自北方苏联的巨大装甲压力,“打坦克”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为了满足未来搭载反坦克导弹的需要,1970年,军方要求“南汽”研发一款平头中型多功能越野车。经过研发、试验,1973年,南汽将1吨军用越野车的装配及后桥、车身的制造定点在镇江。 ![]() NJ220型1t级轻型越野汽车 到了1974年,镇江塑料机械厂成为南汽的专业配套厂,更名为镇江汽车配件二厂,分工生产跃进130、220制动鼓和70F进排气管总成。这一年,镇江生产的各项汽车配件,都列入南汽跃进牌年产25000辆规划,镇江成为南汽专业配套厂。 1974年,具备了条件的镇江,成立了镇江汽车制造厂。 ![]() ![]() 1975年2月,和南京汽车制造厂联合研制NJ220和NJ221两种型号的1吨军用越野车,当年完成样车各3辆。1976年,通过设计定型和国家鉴定,并正式列入部队装备。 ![]() 南汽NJ220型越野车 ![]() 1978年始,军车生产任务不足,为了增加经济效益,镇江汽车制造厂在NJ220型军用越野车基础上,选用适销民用市场的发动机、轮胎,试制和投产ZJ120轻型载货汽车。 这款载货汽车,就是镇江制造出的第一辆整车。 次年,汽车制造厂又将ZJ120汽车载重量由1吨级改为1—1.5吨级。由于产品适销对路,当年生产191辆,产值511.8万元,形成小批量生产。 ![]() 1980年10月,为提供上海宝山钢铁工程工地使用,在ZJ120基础上变型为ZJ120B双排座载货汽车,解决了人货混装问题。 ![]() 1981年7月,镇江汽车制造厂又在NJ220B基础上继续变型,试制ZJ220C型双排座客货两用轻型越野车。 ![]() 这一款客货两用轻型越野车,保持NJ220B底盘动力大、钢度强、越野性和通过性优良等特点。 1982年3月,水电部第一水电工程局野外作业点被冰雪封冻所困,使用ZJ220C型车,行驶420公里,及时送进给养。 1983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改装车展销会上,用ZJ系列民用车改装的电力作业车和科学考察车荣获产品设计奖。同年7月至9月,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对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5省6家汽车联营厂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ZJ120轻型汽车的整车装配质量和总成质量名列第二,其主要零部件质量名列第三。 镇江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轻型越野车,适合山地,城乡各种路况,越野性能强。当时装备部队,地质勘探野外工作用车。作为地方汽车企业,为江苏的工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80年代的镇江神野,其实这算是我们国家最早的一批“SUV”车型 02 如果说华东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群,那么群主就是南京。 1982年1月,南京汽车制造厂牵头,拉着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和武汉五省市的生产同类型汽车的有关企事业单位,联合组成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 ![]() 第一批入群的厂,有南京汽车制造厂、镇江汽车制造厂、江淮汽车厂、合肥汽车厂、六安汽车齿轮厂、永安汽车修造厂、福州市汽车修配厂、江西汽车制造厂、江西汽车底盘厂、抚州汽车厂、江西汽车齿轮厂、南昌齿轮厂、武汉汽车制造厂、武汉汽车发动机厂、武汉汽车齿轮厂、武汉长江汽车制造厂、武汉汽车研究所、有色金属铸造厂等18个单位。 参加联合的企业,在盟主联营公司的规划下,视不同的条件和市场需要,从事整车装配、生产变型车、改装专用车、生产零部件和总成等生产工作。 加入群之后,南哥给了镇江一个“副群主”的头衔,镇江的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还学到了一手过硬的改装车技术。 1984年7月,镇江改建汽车制造总厂,下辖3个分厂:原总装车间改为总装厂;撤销市汽车配件二厂,成立车桥厂;原车身、冲压、表面处理及维修车间合并成立车身厂。 80年代中期,镇江汽车制造总厂有职工1368人,轻型系列汽车有军用、民用两个大类13个品种,年产汽车794辆,其中轻型载货汽车405辆,列全国同行业15位,轻型越野车221辆,占全国同行业第3位。 ![]() 有了这份成绩单,镇江在当时的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来说,已经可以小吹一下了。 镇江对“南哥”礼敬有加,南哥也非常罩着镇弟。 80年代,南汽厂长经常到镇江汽车制造总厂参观考察指导,全国汽车行业经济协作网成立大会,南汽协作配套件质量工作会议都在镇江召开。 ![]() 南汽厂长到镇江汽车制造总厂参观考察 ![]() ![]() 当年镇江生产的民用客、货两用车,销路很好。 1990年全国汽车计划座谈会在镇江召开,中汽集团蔡总、计划处长到会并会见镇江市政府领导。 ![]()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镇江汽车制造总厂和镇江船用柴油机厂还签字联营。 ![]()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第一代富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买得起私家车了。 ![]() 镇江第一辆私家车,1986年。 1986年,镇江的杨先生第一个吃了螃蟹,买了当地第一辆私家车,由于不知道如何管理,当地交警给他的车安上了一个摩托车的号牌。有意思的是,之前1978年,他买摩托车时,上的却是自行车牌照。 正当镇江的汽车制造业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时代变了。 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对外开放打开了国门。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看中的是技术,外国看中的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在“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下,洋品牌进入了中国汽车市场。1990年代,镇江通过招商引资,也吸引了多家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如日本电装(Denso)、德国博世(Bosch)等,提升了本地技术水平。 在洋车的夹击之下,“北红旗,南上海”都停了产,镇江的汽车制造产业也受到市场巨大的冲击。 镇江离沿海城市距离近,“冷藏车”这个冷门的专用车赛道,被镇江人敏锐的发现了。 冷藏车主要用于沿海地区的水产品运输,规模较小,产品以低端为主。镇江依托丹阳、扬中等地的车用制冷机组、钣金加工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冷藏车制造提供了供应链支持。 1990年代末,部分本地改装厂(如镇江飞驰汽车前身)开始涉足冷藏车生产,主要采用二类底盘改装模式,采购东风、解放等底盘,加装保温厢体,技术依赖外部制冷设备供应商,改装出据说是中国第一台冷藏车。 2000年后,国家加强食品冷链物流标准,推动冷藏车需求增长。镇江康飞汽车、飞驰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冷藏车产能。从传统“三明治”夹层(聚氨酯填充)升级至全封闭聚酯板粘接,保温性能(K值)显著提升。 制冷机组上引入美国开利(Carrier)、冷王(Thermo King)等品牌合作,部分企业尝试丹阳的制冷配件等企业国产化替代。 镇江开发出多种型号冷藏车,涵盖轻型城市配送车(4.5吨以下)、中型冷藏货车(8-15吨)、半挂冷藏车,并拓展医药冷链、高端生鲜运输等细分市场。 ![]() 03 在中国国产汽车制造业阴霾的90年代,一位重量级科技大咖的一封信,硬生生打了中国汽车业的另一道出口。 ![]() 1992年8月22日,钱老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钱老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跳过汽油和柴油阶段,直接发展电动汽车。 ![]() ![]() 钱老的理由有两个,第一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个更关键,那就是我国的氢化物 - 镍蓄电池取得了突破,一次充电有可能跑250-300公里,而且我们有能力研发更先进的电池,所以国家要组织力量,跳过台阶,直接进入汽车的新时代。 钱老是中国科技界的泰斗,主管部门开始认真探索电动汽车的技术问题,从2001年“十五”计划开始,科技部正式把电动车列入了863计划。 时间到了2013年。 这一年,国内汽车集团第三把交椅的大佬,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正在地域上精心的布局。 之前,北汽已经完成在华北、华南、西南、华中的基地布局。 华东基地,北汽的眼光投向了地图上的江苏。 在“南哥”的撮合下,北汽拿出120亿资金,投资了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 镇江也很爽气,立即领证,2013年8月7日镇江市政府和北汽集团在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一个月后就开工奠基了。 占地3270亩的北汽集团华东(镇江)产业基地,位于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项目分两期实施: 一期主要生产SUV、MPV、轻型客车等车型,规划产能15万辆/年,产品主要面向华东地区及全国中高端消费市场,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60亿元,税收20亿元。 二期生产轿车、新能源汽车等车型及汽车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除整车项目外同时建设物流、零部件等配套项目。产业基地两期总产能规划超过30万辆/年,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税收50亿元。 ![]() ![]() ![]() ![]() ![]() 点击分享: 武林传奇“江苏国术馆”重建镇江,第25届“世界太极拳月”展演活动成功举办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