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草原雄鹰文摘 2025-05-05

毛泽东说:“一个士兵被缴械,是这个士兵失了行动自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的结果。一个军队的战败,也是一样。为此缘故,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士兵如此,军队如此,其实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是如此。

一旦当我们觉得,工作没思路,处处被安排,处处碰壁,处处被动,找不到自由和自我的时候,就是失去了自主权,总是做不成事情。

我党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陈独秀带着共产党跟国民党一步一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四一二”大革命失败。

当王明、博古带着共产党跟共产国际李德套用苏联经验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

痛定思痛,这些教训让毛泽东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到底在哪里?面对强敌,没有经验,如何才能掌握自己革命的主动权。

最后,毛泽东的总结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既高度浓缩了争取主动权的重大意义,也高度浓缩了争取主动权的有效方法

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毛泽东给聂荣臻、萧克、罗瑞卿的电报《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1965年3月,毛泽东在会见由艾哈迈德·舒凯里率领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时,兴致勃勃地说:“打仗的办法就有两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军事道理,简单地说就这么两句话。什么叫你打你的?他找我打,但他又找不到,扑了个空。什么叫我打我的?我集中几个师、几个旅,把他吃掉。

今天,我们回顾主席的著作和做法,大体可以从深入调研,知己知彼;避实就虚,扬长避短;要么不战,战则必胜;精准预见,强化计划;筑牢基础,增强韧性五个方面来探讨和学习。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深入调研,知己知彼

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所以,主动权的掌握取得于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基础,二是“互争优势”,三是“主观能力”

物质基础好,有实力的时候,天然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反之,则易被动。

主动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而被动则和战争力量的劣势分不开。战争力量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战略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战略的进攻战为较能掌握和发挥,然而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主动地位,即绝对的主动权,只有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才有可能。一个身体壮健者和一个重病患者角斗,前者便有绝对的主动权。——《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对物质基础薄弱的一方而言,后两者就是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就是如此。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就是知晓自己与对手的优势、劣势所在,发挥主观能力,尽可能营造有利于自己发挥优势的场景,进而取胜

比如,在坡路上用步兵跟骑兵斗,在坑道里用步兵跟坦克打,让对手的优势条件无法得以施展。

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必须深入调研。对周边环境的掌握,对对手劣势的了解,对自身能力的判断,都来自调查研究。

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会有办法,大家回去试试看。——《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三日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避实就虚,扬长避短

了解了自身情况和对方劣势之后,接下来就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毛泽东分析,中日战争中,“日本因其具有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个有利因素,对于我们弱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占了优势,因而造成了它的主动权的基础”(《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但日本也有缺点,“军力等等数量不多,又有其他许多不利因素,它的优势便为它自己的矛盾所减杀。”加上中国地大、人多、兵多和坚强的民族抗战,它的优势再为之减杀”(《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因此,只要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就能够一点点扭转我军不利局面。积小胜为大胜,逐步脱离被动局面。

通过这样许多战役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战略的优势和战略的主动地位,战略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就能脱出了。——《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除此之外,还应十分注意“事以密成”的道理。

在自我“知己知彼”的同时,要避免让对手做到这一点,进而造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知所措的局面。

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想要扬长避短,也应学会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能否进一步“扬长避短”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25万大军“占领”了毛泽东主动放弃的延安。蒋介石大喜过望,授予胡宗南二等大绶云麾勋章。

毛泽东也同样内心暗喜。一个空壳延安,让蒋介石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包袱。进退不得,25万军队被套牢在这里,失去了灵活性。

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要么不战,战则必胜

实力弱小的时候,往往只有一击之力。一旦一击不成,则将带来覆灭性失败。

因此,必须慎战。一旦开战,则对方便有准备,就会集中优势攻击。如不能取胜,则可能一败涂地。

对弱者而言,一旦失败,或者即便打平,都是重大损失。弱者对强者而言,“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基础上,壮大自己。如果取胜只是虚名,无法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则毫无意义。

所以,毛泽东不在乎虚名,什么山头主义,逃跑主义,“放弃延安”,都无所谓。只要能保存实力,壮大队伍,让蒋介石成为“运输大队”,逐步改变被动局面就行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精准预见,强化计划

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

所谓预见,就是能看到尚未大量出现,但即将大量出现的事物。能看到并能抓住,就是领导

能够精准预见的领袖,能带着队伍尽早走上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道路,能够尽早作出相关计划和准备。

比如,在当代如不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仍在大量雇佣劳动力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企业,必定会因为成本和效率问题,被历史淘汰。

长征途中,毛泽东与张国焘会师不久,就因北上还是西进而发生分歧。

毛泽东认为北上可以更好地发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而张国焘认为西进可以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分道扬镳之后的事实证明,北上抗日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事情,最大的利益,才能最大程度争取广大民众,包括国民党内左派人士的支持与理解,才是最大的趋势

能精准预见,就更能掌握主动权。

另外,就是工作要有计划性。

毛泽东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即便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计划性。

比如,考虑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分别作出预案,这也是增强计划性。事先筹划,引导事态向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发展,这也需要计划。

抗日战争应该是有计划的。战争计划即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使之能适应战争的情况。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敌我之间的形势。——《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筑牢基础,增强韧性

要牢牢掌握主动权,打牢基础很重要。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革命工作,干部是基础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1938.10.14)

重视干部的教育,关心干部的成长,历练拔尖的干部人才,都是基础性工作。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艰苦,但也极大历练了干部,为中国革命培育了宝贵的革命种子。

革命工作,群众是基础。“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

毛泽东历来特别强调维护群众利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干革命。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克服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

革命工作,纪律是基础。遵规守纪,不是今天才强调的。早在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就规定了“三大纪律”,上井冈山之后,又补充了“六项注意”,古田会议上将“六项注意”扩展为“八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

军队向前进,就要生产长一寸,不这样就没有饭吃。又必须加强纪律性,作战方式要逐渐正规化。这是方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一九四八年九月八日)

革命工作,党建是基础。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强化党内思想建设。整风运动,肃清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统一思想认识。党的建设越巩固,军队的战斗力越增强。

基础打牢了,韧性就增加了,抵抗风险挑战和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就提高了。

只要基础牢固了,就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代郑板桥《竹石》

跟毛泽东学: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主动权的工作方法

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