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平时说话是不是常碰到带方位词的有趣说法? 比如打了败仗叫 '败北',请客叫 '做东',去世叫 '归西',还有 '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些说法为啥跟东西南北扯上关系呢?咱一个个唠明白。 ![]() 01、为啥打了败仗叫 '败北'? 这里的 '北' 可不是指方向,其实通 '背',就是背对的意思。 您看甲骨文里的 '北' 字,画的就是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 想想古代战场,双方正面交锋时都面对面拼杀,要是哪方打不过了,就得转身往后跑,这不就把后背留给敌人了嘛。 《史记・项羽本纪》里说 '未尝败北',这里的'北'就通'背',是 '背对逃跑' 的意思。 所以 '败北' 慢慢就成了战败的代名词,说白了就是打输了转身跑嘛。 ![]() 02、请人吃饭为啥叫 '做东'? 这得从古人的居住和礼仪说起。 古代四合院讲究主人住东厢房,客人住西厢房。 《礼记》里规定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主人总是从东边的台阶上下,东边就成了主人的 '专属方位'。 请客的时候呢,主人一般会坐在东边的位置,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时间长了,'东' 就成了主人的代称,'做东' 自然就是当主人请客的意思啦,就像现在说 '今天我做东',就是我来当东道主请客。 ![]() 03、死了为啥叫 '归西'? 在咱们传统文化里,西方被看作 '极阴之地',跟生命的终结有点关联。《黄帝内经》里就把西方和秋季、凋零联系起来。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 '西方极乐世界' 的概念,说人死后要是行善积德,就能往生到西方的极乐净土。 特别是唐代玄奘取经之后,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法越来越流行,到了明清时期,'归西' 就成了去世的委婉说法,既符合传统文化里西方属阴的观念,又带着佛教往生的美好愿景,慢慢就传开了。 ![]() 04、为啥说 '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里的 '南墙' 其实是老房子里的影壁墙,也叫照壁。 明清时候的民居,大门里面南边通常都会建一堵影壁,高约3米,《营造法式》里管它叫 '萧墙'。 为啥建在南边呢? 一方面是风水上说 '直来直去损人丁',影壁能挡住直接冲进院子的气流,也就是所谓的 '煞气'; 另一方面,从实用角度讲,它能遮挡外人的视线,保护家里的隐私。 您想啊,要是有人从大门进来,不拐弯绕开影壁,那肯定一头撞上。 所以这句话就是用来比喻人特别固执,不碰到实实在在的障碍就不回头,非得撞了南墙才知道转弯。 您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咱们老祖宗的语言里都藏着这么多讲究,每个说法背后都是文化习俗和生活智慧的积累,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