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永先北京有王府井大街,上海有南京路,哈尔滨有中央大街,成都有宽窄巷子,武汉有汉正街,都很有名气。凡热爱生活、敬重历史的人们一定都造访过,我也跟大家一样;但去得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古城保定的西大街。
保定西大街,美誉为“直隶第一街”。她独具特色饱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是古城风采和保定历史文化的标志性街区,更是直隶文化溯源朝圣的风水宝地。
西大街坐落在保定市莲池区,东起莲池南大街,西至恒祥南大街,全长846米,均宽7.5米。
西大街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是她周边四通八达的胡同、曲径通幽的街巷和四四方方的庭院。举目望去,街景相依,如诗如画;回望历史,故事曲折,动人心魄。置身其中,无不令人无限遐思和感怀。这里,曾经点燃了古城人们的奋斗凯歌和乐章;这里,曾经蕴藏着古城百姓幸福生活的烟火气息;这里,自然妥妥地承载着千年古都的无限记忆和乡愁……
历史从这里出发,历史从这里延伸,历史从这里永恒,霹雳向前,一直奔腾不息向着无限美好的希望、光明和未来。
这是一条饱经风霜承载厚重历史文化故事的老街。河北省保定市市中心南北走向的莲池大街,由南向北穿过裕华路一路铿锵前行,不远处一条横躺在保定历史上,曾经最为繁华的东西街道,被活生生地劈成了东大街和西大街。莲池大街与东西大街交叉口不远处的东南方向,便是古城保定历史标志性的建筑大慈阁和钟楼,历史和文化不断在这里交汇、融合、发展和延伸。
从莲池大街与东西大街交叉口的保定税务角向西前行,我们便能实打实地踏上西大街的主航道。一路向西前行,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保定打字机行”和“乐仁堂”。驻足观望,仿佛古老的建筑、历史和文化,总是在不紧不慢地诉说着古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保定打字机行
乐仁堂
再往前行,便是“劝业场”、“人民照像”和“稻香村”等古今名号;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昨天与今天在这里相遇,今天与明天在这里憧憬、擘画和延伸,美食、文化、艺术等等在这里勃勃生机而丛生。
劝业场
人民照像和稻香村
紧接着,便是妇孺皆知、大名鼎鼎的“万宝堂”名号了。
为何有名?除了药店的药好之外,就是因为这个名号,出自当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李合肥”的手迹。虽然国人尽知“宰相合肥天下瘦”这一露骨地道的说词;但人们实在不难看出和绝不能否定,李鸿章所书的“万宝堂”三个字,的确很有功力和水准,用“苍劲有力”来形容,显然一点也不过分。
万宝堂
继续前行,越过永华南大街一路向西,不多时,便能到达西大街与唐家胡同、帅府胡同相交的十字路口,在紧贴十字路口唐家胡同的西南处,便是久负盛名的“第一客栈”了。
第一客栈
20世纪的1918年,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同志曾下榻在这里。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看到永远难以忘却的生动历史场景。岁月流逝,历史永恒。这也是毛泽东同志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燕赵大地就来到了古城保定的光辉历史。
难忘的历史足迹和深度有为的印记,就这样厚重而坚不可摧地屹立并定格在古城的西大街上了。谁能说西大街的悠久历史和古老辉煌的历史文化故事不足以令人无限遐思和神往?这里的历史文化故事10天半月也说不完、数不清、道不尽;这里的一砖一瓦无时无刻不在折射和诉说着古城保定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又称“靴城”,为天子脚下,京畿重地,是闻名遐迩的“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军事重地。西大街是古城的主要象征,是古城的风采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直隶第一楼
直隶邮局
货栈
救世军
杨公祠
义春楼
直隶总督署
西大街上的直隶第一楼、直隶邮局、货栈、贤良祠、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救世军、杨公祠、义春楼和西大街南北两侧四通八达的胡同,如秀水胡同、双井胡同、帅府胡同、唐家胡同等,以及位于西大街南侧一线由东向西的保定天主教堂、保定商场、马家老鸡铺、古莲花池及莲池书院、葫芦王、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门前的大旗杆、总督署广场、光园,直至西南面的清河道署、淮军公所、保定体育场、钱红游泳馆等等,就像一部社会历史和一串历史文化的记忆珍珠,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西大街上和西大街南北两侧,抑或紧邻西大街南侧的裕华路南北两旁。它们相辅相成,灿若星辰,亦似繁花锦簇,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缓缓移动,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和诉说,担当新的历史时代使命的人们更是在这里意气风发、阔步前行。
生命无比珍贵,生活无限美好。唤醒中的西大街,无限深情地放射演绎着古城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无限魅力、实力和活力。
漫步在西大街上,仰取俯拾,你会看到无比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浓郁的中华灿烂历史文明;你会听到古城保定嘹亮的号角和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你会聆听并收获到未来可期的美好故事和壮丽人生。生命就是一场不断拼搏奋斗的过程,古老而焕然一新的古城西大街,夹缝求生,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所有这些,更是她绵延不绝的底气和底色,是她经久不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这是一条曾经变幻莫测、千苍百孔飘忽不定的孤独之街。20世纪80年代下叶,我当兵入伍到了驰名中外的原38集团军,具体被分配到原集团军警卫调整连。38集团军号称拳头部队、钢铁部队和王牌军,是王牌中的王牌,铁拳中的铁拳。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名副其实的“王牌加”。是天底下唯一享誉“万岁军”美名的部队。其军部驻扎在河北省保定市七一路,向西南与“直隶第一街”西大街翘首相望。
我们新兵安顿、训练没过几天,便在新训班长的带领下,统一集合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军部出发,齐步行进前往西大街南侧的保定商场采购生活用品。
记得当年,我们从军部门口七一路穿过当时名叫华北电力学院、现名华北电力大学的东门口,沿新北街,即现在的莲池大街,一路向南前行;途中还时不时地唱着队列歌曲。当到达税务角后,我们便向西踏上了又称保定商场后街的西大街上。
这是自己平生第一次踏上古城保定的西大街。初步印象,街道两旁商店、摊点林立,人流涌动,各种嘈杂声此起彼伏。
当时正值隆冬,放眼望去,在草垛上插满糖葫芦叫卖的风景举目可见。后来,新兵训练结束下连后,每逢节假日请假外出时,便从军部门口的公交车站军招站,乘坐4路公共汽车到税务角站下车,随即便直奔西大街,一路走走停停,似乎是漫无目的,抑或是在寻找街头的热闹与乐趣。当然,穿过西大街的劝业场过道,也常去保定商场购物;但去得最多的,恐怕要算当年西大街上很有名气的人民照像馆和红旗照相馆。
想来那些年,凡在保定或保定周边当过兵的战友们,肯定大多去过西大街人民照像馆和红旗照相馆照过像;当时这里的黑白照片的确照得很好,质量上乘,清晰可见。诚然,自己也曾多次去过西大街的其它许多特色商铺,比如当年有家专门修复钢笔的修笔店,也是自己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候写信、写东西多是用钢笔,频率很高,钢笔嘴磨损大,容易出现分叉、变形等毛病,所以一旦坏了就会前往西大街上的钢笔修复店修理。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意义和韵味。可以说,钢笔是那个时代所谓“文化人”的重要武器之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南巡讲话后,西大街同全国各地一样;风起云涌,大刀阔斧,恐怕是当时的最大特征和特点。最为明显的是90年代中上期,西大街上劝业场过道的牌楼被修缮一新。当时,远远就能瞅见牌楼上的“物华天宝”几个大字,许多商铺开始披红挂彩,人们在莺歌燕舞中涌入西大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渐渐地,原来一些传统的商铺忽然变成了自行车行、电动车行或服装行业等行当;更有甚者,进入90年代中下叶,许多商铺便一夜之间成了洗头房、理发店、按摩店之类,甚至还有一些成了寿衣店等等……
类似这一现象,一直快要延续到了21世纪的前一、二十个年头。时年行走在西大街上,龙哥、狐妹随处可见,搔首弄姿,妩媚妖娆……古老的西大街,宛若一条不明不白的残花败栁之街,正常的人们行走在这条街上,的确是有点很不自在的感觉和滋味。
世事沧桑,人生无常。无可奈何花落去,习以为常那些年。古老的西大街仿佛在无人问津中飘忽不定,亦似孤独无助的老人风烛残年。岁月不居,诸事难料,历史有时也在开一些令人苦不堪言和难以下咽的玩笑。问苍茫大地,西大街的明天究竟在哪里?
这是一条需要不断唤醒、重燃昔日辉煌并不断创新发展的希望之街。进入21世纪20年代,保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革故鼎新,明确提出实施古城保护更新战略,要让古城活起来、动起来和火起来。
西大街——城隍庙成为三大改造提升工程之一。凤凰涅槃,眼下的西大街,正在大力打造文化精品、民生精品和传世精品的发展创新希望之街。行走在西大街上,昔日的人间烟火正在袅袅升起,古老的西大街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历史潮流总翻涌,人间处处颜值新。西大街饱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和她挥之不去的历史痕迹,就是留给我们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沉淀凝聚高贵,创新推动发展,碰撞催生嬗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保护坚守原滋原味,更新迭代升级,恐怕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坚决反对标新立异,彻底杜绝千遍一律。拿破仑当年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保定的西大街,能否也这样?!
众所周知,北京的灵魂是故宫,上海的灵魂是外滩,杭州的灵魂是西湖,保定的灵魂究竟是什么?建设现代化的品质生活之城,绝对不是说说那样简单,更不是做做样子那么容易。守住传统根脉,创新驱动发展,资源合理配置,人人都有事干,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处处都是生气和朝气……诸如此类,恐怕是最基本的本质、特色和标准。杭州为什么那么美?之江之声为什么那样清脆悦耳?改开以来,杭州最大的成功和成就,就是没有大拆大建。古老的杭州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古城保定怎么办?西大街到底怎么办?能不能像西南重镇四川成都那样,凛然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和“逛了还想再逛的街道”。抑或像福建晋江那样,来了就等于回到家了。让每一个外地人一旦踏进晋江,就有一种轻松自然的归宿感,这就是晋江这个城市最大的成功之处。辉煌的历史痕迹,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西大街的过去,给了我们无穷的底气和力量;西大街的今天,给了我们无尽的智慧和希望;西大街的明天,一定能够带给我们更加绚丽的视觉和辉煌。
历史的脚步总是浩浩荡荡,峰回路转,荡气回肠。 当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接续奋斗顺理成章去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当我们面对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夏明翰、方志敏、刘志丹、赵一曼、杨靖宇、刘胡兰、张思徳、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王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时传祥、钱三强、邓稼先、黄令仪等一个个鲜活英雄模范的那一时刻,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胆略、胆量和勇气坦然地面对他们呢? 所以说,洗尽铅华,做些脚踏实地的事情,才是我们最好的资本和底气。
到京雄保去,到保定的西大街去,到西大街的每一幅画图中去,去发现和帮助解决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哪怕是捡起老街上的一叶碎片,除去一粒不该躺卧在这里的尘埃,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和担当。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是群众智慧的最好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人们不断拼搏追求、接继奋斗而铸就的辉煌和遗产。世界历史是这样,中国历史是这样,西大街的历史也必然是这样。勇往直前,伟大的人间奇迹就在明天,就在眼前,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瞬间和片片晶莹剔透的诗页之中。
保定军校广场的将军骑马雕像
逐梦京雄保,携手向未来。北京的明天一定更灿烂,雄安的明天一定更美好,保定的明天一定更辉煌,西大街的明天一定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