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的晚年,比电视剧可野多了!为养男宠成立控鹤监,成员多达 43 人

 Boss爆史 2025-05-05 发布于山西

‍‌‌‌‌‍‌‌‌‍‌‌‌‍‌‌‌‍‌‌‌‌‌‌‍‌‌‍‌‌‌‌‍‌‌‌‌‌‍‌‌‌‌‍‌‌‌‌‌‍‌‌‌‌‌‍‌‌‌‌‍‌‌‌‌‍‌‌‌‍‌‌‌‍‌‌‌‌‌‍‌‌‌‌‌‌‍‌‌‌‌‍‌‌‌‍‌      你敢信?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晚年搞了个 “男宠天团”!公元 699 年,76 岁的武则天大手一挥,成立控鹤监,专门管理她的 “后宫男团”,这个机构从成立到覆灭,上演了一场比宫斗剧还刺激的大戏!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从唐太宗才人到唐高宗皇后,一路凭借过人胆识与智慧,在男性主导的朝堂杀出重围。李治身体欠佳,她趁机涉足朝政,与李治并称 “二圣”;李治驾崩后,她废掉李显,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然而,站在权力巅峰的武则天,随着年龄增长,内心的孤独愈发强烈。为填补情感空缺,她开始豢养男宠。第一个男宠薛怀义,本是街头卖药郎,被千金公主献给武则天后,剃度为僧,赐名薛怀义。他凭借武则天宠爱飞黄腾达,不仅获封威武大将军、梁国公,武则天还为他修建明堂。在武则天登基时,薛怀义出力不少,在民间散布舆论为其造势。但得宠后的薛怀义嚣张跋扈,因争风吃醋,一把火烧掉明堂,最终失宠消失。

  薛怀义失宠后,御医沈南璆走进武则天的生活。沈南璆在太医院多年,医术精湛,为人又极为谨慎。他每日为武则天问诊时,总会耐心倾听她的头疼脑热,还会根据时令为她调配滋补汤药。那时的武则天,时常在深夜召见沈南璆,不为治病,只为有个人能陪她聊聊心事。沈南璆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用几句温和的话语开解。

  然而,沈南璆本就体弱,长期的熬夜侍奉和精神紧绷,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防止武则天失望,身为御医的沈南璆开始服食补药。传闻有一日,武则天召他侍寝,沈南璆拖着病体前去,却在过程中突然体力不支,昏厥过去。此后,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尽管太医院全力救治,也没能留住他的性命。沈南璆的死,让武则天难过了一阵,但很快,她的目光就被更年轻貌美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吸引。

  太平公主深知母亲喜好,将张氏兄弟引荐给武则天。兄弟俩皮肤白皙、眉目如画,张昌宗精通音律,能弹奏出令人沉醉的曲调,张易之舞姿翩翩,一曲作罢,让武则天忍不住拍手叫好。两人不仅才艺出众,还十分懂得察言观色,把武则天哄得开怀大笑。武则天对他们宠爱有加,不仅赏赐无数金银珠宝,还让他们参与朝政,甚至特许他们自由出入皇宫禁地。

  随着男宠数量增多,武则天设立控鹤监来管理。刚成立时,控鹤监打着 “文学沙龙” 旗号,声称选拔能吟诗作对的才子搞文化创作。实际选拔时,除了考量文采,男子的相貌、气质也成了重要标准。入选的 43 名成员,白天在控鹤监中,陪着武则天吟诗作赋、讨论佛道经典,表面上一派风雅;可到了晚上,便各自前往武则天的寝宫。

  控鹤监内,张氏兄弟作为 “顶流”,掌控着绝对话语权。他们命人将控鹤监装饰得奢华无比,还在其中设置了各种娱乐设施。张易之喜欢收集奇珍异宝,控鹤监的库房里堆满了从各地搜刮来的宝贝;张昌宗则热衷于举办音乐宴会,常常邀请京城的乐师前来演奏。

  而他们的权力欲望也不断膨胀,公然卖官鬻爵。有个姓杨的商人,想谋个一官半职,便给张易之行贿。结果张易之的家人忘了这个商人的名字,张易之竟荒唐地直接下旨,将京城所有姓杨的都封了官,此事闹得满城风雨,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朝中大臣们对张氏兄弟的行径极为不满,多次上奏弹劾,可武则天却选择偏袒。有大臣在早朝时,言辞激烈地批评控鹤监扰乱朝纲,张氏兄弟在一旁添油加醋,武则天一怒之下,竟将这位大臣贬官流放。这让其他大臣更加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日益混乱。

  公元 705 年,武周内忧外患,吐蕃、突厥接连进犯边境,前线战事吃紧,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而武则天却整日沉迷与张氏兄弟玩乐,不仅不上早朝,还将重要奏章都交给张氏兄弟处理。大臣们忍无可忍,宰相张柬之联合右武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 “神龙政变”。

  正月二十二日凌晨,羽林军在张柬之的带领下,迅速控制皇宫各处要道,冲进控鹤监。张氏兄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乱刀砍死。失去左膀右臂的武则天,面对满朝文武的逼宫,无奈之下,只能被迫退位,将皇位传给李显。曾经风光一时的控鹤监,也随着武则天的失势迅速瓦解,短短六年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有人说武则天养男宠、设控鹤监,是在报复男权社会,证明女子掌权也能如男子般潇洒;也有人骂她荒淫无道,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晚年昏庸至极。你觉得武则天晚年这些操作,是真性情还是昏了头?评论区吵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