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绍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帝,兵人引绍于辕中斫之。帝曰:“忠臣也,勿杀!”对曰:“奉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杀绍。
嵇绍身穿正式官服,跳下马背,登上司马衷的坐车,用身体阻挡士兵的攻击,士兵抓住他,抓到辕下,挥刀就砍,司马衷呼叫:“不要砍,他是忠臣。”士兵说:“皇太弟有令,只不冒犯陛下一人。”遂斩嵇绍,鲜血溅到司马衷衣服上。 文字的赏赐,是能够住在他人心里。但我清楚,靠着这些许文字,换来了许多知己。曾有人要购买我的账号,我有拒绝人的方式,便是出个对方难以接受的价格,对方会知难而退。我常跟好友说,尽管这世间,所有的物品、力气,都标注好了价格。但在我这里,情感远高于利益。权衡利弊到最后,把自己算计进去了,浑然不知。无论是历史,还是其他,打动人心,为感动泪目的,永远是真情、真意与真心。《亮剑》里,秀芹被擒,赵刚昏迷,和尚被杀,李云龙冲动冲动再冲动。情感决策让他顾不得后果。面对赵刚的不理解,李云龙咆哮道:我也是人,我有心,也有肝...也许,有这些打破情感平衡的瞬间,人,被永远记住了;人格,在这刻立起来了。责任感,使命感,这些美好品质,会引导人去该去的地方。而在这过程中,渐渐理解了,日子的意义,也会在人际关系中,看懂了自己。如果说,时间是一本书的话,那你,是你时间的书写者。写下的字句间,你会发现,你是唯一的主角,并不是以让别人喜欢你的方式存在。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目的,成为自己,超越自己。然而,这种变化,是你才知晓,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这种变化,难言、难写。情感至深处,没法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无言。但悄然升起的信念,是正直勇敢有阅读量的结果。我曾想对三国作番总结,心境到了,今日来作,留在文末。随心所欲些,念起乘风来,念灭随风去。总结不是为了遗忘,而是更好前行,更好阅己阅人阅世界。前文说到,司马乂身亡,八王之乱第五王落幕。但是历史推着向前,杂乱与苦难还在继续着。司马颖成为了皇太弟,新的循环又开始了:太弟颖僣侈日甚,劈幸用事,大失众望。 有句话这么说的,人从历史上学到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记住这个教训。而且司马颖又住在邺城,没在洛阳开权门。离天子有距离,东海王司马越便携天子讨司马颖。司马越,就是那个捆绑、囚禁、害死司马乂的直接人。司马衷虽然不慧,但这种挟持,他没有任何拒绝的语言。朝中还有清醒者。嵇绍,嵇康的儿子,他决定随帝前征。嵇绍是侍中,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在决策中心内。但是西晋后期,皇帝没有话语权,侍中也是个摆设。侍中秦准提醒嵇绍,你有没有好马!这句话的背后,是众人都清楚,兵者,祸也。有好马,当然是在关键时刻逃跑呀!嵇绍正色回应:“臣子扈卫乘舆,死生以之,佳马何为!” 嵇绍已经能预设最坏的结果,他有这般自我暗示,决定和行为,都符合他的价值观。然而,司马越带着十多万人,来到邺城城下,司马颖不接受臣下的自缚请罪,出城迎战。一场战斗,就能看出司马越是个庸才,是个坐在高位上,玩弄众生性命的人。因为他把司马衷推到阵前,司马颖的部下石超,击溃了司马越军。兵溃如山倒,众人只顾着逃命。刀矢无情,不会因为谁是谁,就会有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防妖圈。司马衷的脸颊上,中了三箭。幸运的话,他没有因此殒命。石超军奔涌上来。于是就有了《资治通鉴》的这段材料。你看嵇绍,以身护帝。别人不要的东西,视为傀儡的司马衷,嵇绍却愿意付出性命。要知道,嵇绍跟司马家,有杀父之仇。他的老爹嵇康,被司马昭处死了。仇恨迷心志。但是,抚养他的山涛,告诉他,和解。凡在权门中,会出现脚踏悬空的境地。尘归尘,土归土,前人恩怨前人了,后人行事后人行。这是一种选择。人活在选择里。诸葛靓就选择不跟司马家和解。他的老爹诸葛诞,也是被司马昭处死了。司马炎跟诸葛靓又是年少好友,司马炎一直寻他见面,要他出来做事,诸葛靓宁死不为。所以,当嵇绍接受了过去,也不把父仇带到下一代里,他就彻底地接受了另一种价值观。君臣观,以身卫道,九死不悔。可是你看材料,司马衷是不慧,谁对他好,他心里跟明镜般,澄清。他只是不会权衡利弊,但他不是没有情感。战斗结束后,司马衷被迎进邺城,有人想给他换衣服,他说:“嵇侍中血,勿浣也!” 上面有嵇绍的血,不要洗掉。可以说,真正愿意对司马衷好的人,已经彻消失了。从这你也能看出来,司马衷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却能收获到心甘情愿的人。他的不慧,如果不是被推到了帝位,他可以做个安乐王爷,像刘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做自己。可是,关系位的不同,他无论在哪里,他不用刻意去讨好谁,自然也有人爱。这是因为,我们活在尘世间,有许多的关系羁绊,比如家庭、兄弟、子女、朋友。这些关系里,当你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可依然会有人待你如初、如故也如新。不是因为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是你,仅是你而已,便会收获到真心,也会收获到真情。所以我常强调,美好就在细节里,美好也在距离里。好的关系,是无限靠近又彼此独立。而司马衷在这权力旋涡里,他依然做自己。世事无奈,他未能善终。306年,他吃病身亡。《晋书》记载,是司马越毒杀了他。司马衷终于结束了这颠沛流离的一生。上文完。我想过总结的方式,也想写个后记,但终不成册。我便想以另外的方式,就是有些段落,句子,会被读者朋友们收藏、划线,我是可以看到的。后台,每周都会推送给我,被划线最多的句子。这些句子,有些是神来之笔,有些是思考产物。所以总结的方式,我想把这些句子列出来,供诸君赏阅:1、不要分享你成功的喜悦,也不要分享你感到开心的事儿,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这是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4、有句话说得好,乞丐不会嫉妒有钱人,只会妒忌比自己收入高的乞丐。嫉妒,人性中最大的恶。而要防止被嫉妒,被报复,你要记住,永远不要对人透露出你的真实情况,也要学会藏两样东西,一样是本事,一样是心事。5、你千万不要觉得,别人眼中的你就是你,而是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反过来想,不管人家诋毁你,还是表扬你,其实他们都是在说自己。6、正如王阳明说的,此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所以你会明白,你的过度善良,就是常常把精力耗费在无关你的事情上,而你想要成为高手,就要保持冷漠的基本素养,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同时也不要低估人性,等你成为真正的强者,再去考虑别人。7、所以说,那些懂得与自己相处的人,从来不跟人性较劲。你看周泰和陆逊,面对歧视与举报,就让他们说去呗,不回应不纠缠不改变对方,就不会被任何人拿捏。你要知道一个强者心态,那就是我不需要你的承认,这样你就会减少很多期待,比如不再苦求认可,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就能活出自我,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8、当你看过了人性的恶,你的心力才会汇聚于己,你才知道,你仍然选择善良,不是因为别人有多好,而是你自己有多好。你也会知道,当你的精神富足时,逆境也能翻盘,当你的精神匮乏时,好牌也会打烂。9、真诚是必杀技,筛选是过滤网。那些不好的人,那些妄念、空执,被你阻隔在能量圈之外,这样你就会找到自己稳定的内核,从而心底有力量,那你就会坚信,莫愁千里路,自有来时风。10、你会明白,回避冲突的本质,是你在牺牲自我利益,允许主观意识被他人驯服,你在可以表达立场,表达情绪的时候,闭口不说,这就带来了误解,而不是和解。11、凡墙皆是门,每个问题都蕴藏着一个机会,一个让你超越自我的契机。12、发生在你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你的生命,只有你才有解释权。对待自己的生命,不妨大胆些,生机勃勃些。13、在任何关系里,借钱是见证关系演变的重要一环,借钱见人品,还钱见人性。14、质疑人性是丰盈价值观判断,理解人性是有个正向的人生观,尊重人性就是保护自己了。15、王阳明说,物来顺应。说的是一种心态,也是技巧,人生苦短,不管到了哪个阶段,拼到最后,心力比能力更重要。所以说,要顺其自然,也要时时藏行,更要常常造势。17、所以呀,不论遇到什么事,什么人,都将其视为对你在思维模式上的自拔,同时也心正气顺,不惧怕任何冲突,积极涌上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牌桌。时时渐进,不啻微茫,造炬成阳。18、当欲望超过能力一分,就是贪心;欲望低于能力一分,就是知足。19、偏执者的耳朵只听得见欲望的回声,这回声在有限的大脑空间里反复折射。20、要知道,你主动去干的事情,会滋养你;你被动去干的事情,会消耗你。21、沉默是金。请允许我提下这个词,把沉默放在利益场里,你会发现,未得利益者的动作频繁,既得利益者是不想沟通的。在他这里,闭嘴是维持占有物的最低成本。所以说,在任何关系里,往往不想说话的那个,可能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利益。但你面对沉默者,不论再怎么讨厌对方,不冲动,先保护好自己。庄子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别着相,活好当下每一天,把注意力放在你自己身上。22、你拒绝什么,什么就存在;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23、但凡你的动机跟他人的利益一致,那么你做什么、说什么,都没有人能够辩得倒你,也没有人任何人能够指责你。所以说,互惠互利,是任何关系的不二法门。24、你与别人对话,其实是六个人在对话。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实的你。他以为的你,他以为的他,真实的他。真实的你,真实的他,仅限于真诚的关系。这真诚,寥寥几人。25、当你遇到无解的事,以你当下的认知力、审美力也无法解释,这其实是一种契机,让你从他律走向自律,使你从外求走进内求。26、人最大的本事,是懂得让自己不生气,即使生气,也能化解它,随遇而安,心主神明。知道凡事凡物不过度,不然就会如同老子所讲,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正如你的善良,也不要过度,否则就是破坏宇宙运行规则。当过度出现时,你会错认为,你待人人如此,以为人人也待你如此,识别不出人性之诈。那时你就会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善良。26条,其实不止,有些重复出现的,我就不采撷了。过去的日子,对我来说,是扫相破执的过程,也是在圆念的过程。我今日继续敲下这些文字,我从未想过,我能写出这样的句子。风筝终有坠落的那天,但你我无需终点,一直在前行着。前行途中,惜月满、花满、酒满,望水远、天远、人远,福暖四季,风禾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