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在水里的小蜻蜓

 新用户3175fYmd 2025-05-05 发布于河南

走进大自然

作者//我们仨

人的喜爱有许多种,但总有一种是情有独钟。

就像我们对于昆虫、对于各种动物,那是无论什么都无法居其上的偏爱。

相比于其它游戏、娱乐、爱好,我们更热衷于走进大自然,与飞鸟走虫共处。

(图片由AI生成)

游在水里的小蜻

蜻蜓不是飞在半空中的吗?怎么会游在水里呢?

它确是一只小蜻蜓,确切说,是一只蜻蜓稚虫,名叫水虿(chài),又称水乞丐。

我和哥哥是在北龙湖一处长满水草的浅水边发现这只小虫子的,暗褐中带点暗绿的颜色,细长的身子,像只小虾米一样。我连水一起把它捧起来,飞跑去给妈妈看。然而水很快就漏完了,它在我手心里挣扎,竟然一跃从手腕跳到了手底下的木质护栏上。

也许是习惯了水里的生活环境,水虿在栏杆上慌不择路地爬行,有种笨拙的踉跄,却也给我们提供了更方便观察它的角度。它的体形倒是与蜻蜓很相像,只是少了一双翅膀。大大的脑袋上一对凸起的大眼睛,在纤细六足的衬托下,身子倒显得有那么一点臃肿的肥。还有一条又细又长的扁尾巴拖在身后。

凑近了仔细看,与足对应的胸部有类似翅根的凸起,原来它的“肥”大概是到了该羽化的临界吧。

可是,善于飞行的蜻蜓,它的宝宝怎么会在水里呢?

原来,蜻蜓目昆虫属于半变态发育,它的生长一般要经历卵期稚虫期成虫期三个阶段,而它的卵期和稚虫期是在水域度过的。我们通常见到的“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的产卵方式。要么是连续点水、分批次产卵,要么是先将卵堆积在产卵尾端,再点水把卵全部排出,沉入水中。

水虿在水中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到终龄稚虫。终龄时期的水虿,胸部会膨胀得很大,并且翅芽发达,腹部的液体被吸入胸腔和背部使虫体膨胀直至破裂而羽化。在羽化前几个小时,水虿会爬出水面,在附近寻找树枝、水草、石头等便于攀爬的物体,以便待夜幕降临,像蝉一样悄悄羽化为成虫——蜻蜓。

蜻蜓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仅因其体态优美、色彩艳丽、行动灵敏而深得人们喜爱,且因其极具特色的翅膀、由28000个小眼组成的复眼而在飞行、视力、捕食等方面拥有独特的本领,被称为“空中之王”,在仿生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此厉害的蜻蜓,它的稚虫又会怎样呢?

小小的水虿看似既柔又弱,实际上性情凶猛,且不可小觑它的捕猎能力。

水虿为肉食性昆虫,喜欢捕食小型水生昆虫及幼虫,如蜉蝣稚虫、石蝇稚虫、孑孓、摇蚊、水生蠕虫等。而且它不挑食,饥饿难耐时,所有路过它身边的、比它小的水生生物都可以成为它的美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甚至可以捕食形体比它还大的小鱼和蝌蚪。

蜻蜓小稚虫的捕猎本领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其特殊的口器结构,二是它的快速移动能力。

水虿的下唇非常发达,特化成可自由伸屈的“脸盖”,当猎物靠近时,它可以快速伸展并弹射出折叠的下唇面罩,以下唇须特化的螯肢夹紧猎物,然后拉回头部,将猎物送进口器进食。

行动力方面,水虿通过直肠鳃在水中呼吸,不需要到水面换气。它的腹部有一个喷水系统,能在体内形成高压,推动水虿迅速运动袭击猎物,速度之快,极少有猎物能够逃脱。

而生活于水中的水虿也非无所不能,它的生存威胁一方面来自于鸟类、大型杂食性鱼类、负子虫、龙虱等天敌,另一方面来自于将其作为蛋白质或美味的人类。

但蜻蜓稚虫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18年,也就是说一只蜻蜓生命中有95%的时间是在水里度过的,因而比较稀有和珍贵。希望人们不要贪一时口福而捕捉它们,而是要好好保护它们,还水虿以水中遨游,还蜻蜓以自由飞翔。

这只游在水里的“小蜻蜓”,出现在水草附近,是在探寻准备夜晚羽化的附着物吗?它大约是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吧?短暂的欣赏之后,我赶紧把它放回了水中。下次再来北龙湖,会不会看到它变成美丽的蜻蜓在飞舞呢?

(本文讲述:霖;科普指导:松;成文:彩云归。)

2025421日于郑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