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酒喝了好多次,今天做个大剖析。其实每次喝酒,我都觉得像是在和历史对话,毕竟酒这东西,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只是现在有些酒,喝着喝着就感觉像是在喝“故事”,商家的故事。 第一个是“纯粮食酒就是好酒”, 第二个是“坤沙酒才是好酒”, 第三个是“年份酒才是好酒”, 第四个是“白酒越陈越香”。 今天我给大家逐一做个拆解,建议收藏。 我给大家总结一句话:根据白酒新国标要求,非谷物为原料的(即不是以高粱、小麦、大米为原料的),同时添加添加剂的,均不能称为白酒。 比如,牛栏山的陈酿白酒,过去叫白酒,现在只能叫牛栏山调香酒。简单一句话:纯酿、酿造只是目前好酒的最低标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纯酿酒纯粮酒”迷恋住了。 但凡你听到厂家说“我这个酒是纯粮的”,我告诉你,他卖的酒一定是劣质酒,甚至是酒精酒。 因为纯粮食只是白酒的最低标准。大家可以看一下,各大酒厂都有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的纯粮酒。 比如牛栏山,最便宜的是牛栏山二锅头,这个清香白酒 15 块钱左右;洋河有一个 15 块钱的酒,叫洋河蓝优;红星有红星绵柔系列、绿棒子;五粮液有尖庄,古井贡有乳玻贡、沱牌有六两,这些产品在各大渠道均有销售。 所以,你想喝纯粮食酒,不要听网上宣传说“纯粮食酒喝了不上头,纯粮就是好酒”。 纯粮只是酿造好酒的最低标准,千万不要被蒙蔽掉。就像有些人说“我这酒是纯粮的,喝了不上头”,结果你喝了之后,第二天还是宿醉难受,那这纯粮酒也救不了你啊。 1.看酒花:拿酒摇一摇,看酒花是否绵密。 2.拉酒线:倒出来看能不能拉出酒线。 3.挂杯:拿个杯子,看酒倒出来后是否挂杯。我告诉大家,增稠剂、调香剂,淘宝搜一搜,你搜搜“白酒塑化剂”是什么,就知道这些玩意儿都是可以调出来的。好酒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很多差酒也有这样的属性。 4.四大检:这个说法很奇怪。你们经常在直播间听到什么“用火烧法”,把酒倒出来,打火机烧一烧,火苗蓝色的就是纯粮;还有“冰检法”“水检法”(加水变浑浊)、“手搓法”(把酒倒到手里搓一搓,有糟味儿就是纯粮)。 我给大家讲,这四大方法完全没有出处,国家根本就不承认纯粮酒的检验方法。那我们最常用的是什么呢?是看配料表。 看看酒的配料表里有没有液态化的酒精,有没有添加剂。如果没有,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它是纯粮酒。 第二是看执行标准,它是不是浓香型国标、清香型国标,或者地标、企标。不过,看执行标准这件事,只对大酒厂的正规产品有用。 小酒厂的产品,这些酒明明都是勾兑酒精酒,但配料表都很干净,执行的都是国标,所以这些东西根本看不出来。所以,看执行标准在超市里只对大品牌有用,小品牌没用。 而且 2022 年以后的大品牌,只要是超市里写的白酒,它必须是纯粮,否则就不叫白酒。 第四个是看检验报告。大家知道,很多网上会给你边出一个检验报告,食品里边也出现检验报告。 白酒的检验报告通常大家不认为什么,因为白酒的检验报告只能检出来你有没有超标。 至于说你里面的酸、酯、醛是怎么来的,是添加产生的还是发酵产生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确定的。 所以,我给大家总结一句话:目前纯粮的检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普通酒友来说,想选纯粮酒,就选名酒的热销产品,这样你才能少踩坑,谁都不例外啊。 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肯定挑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口碑好的摊位,买酒也是一样,选那些大家都认可的大品牌,至少不会太差。 什么是翻沙?茅台紫迎宾在 2017 年之前,打开背标一看,茅台的酒胚丢糟,加粮食重新生产,就是糟再加粮食重新发酵,再加曲药重新发酵,这里面叫翻沙工艺。 王子的碎沙工艺,高粱直接打碎,取酒率高。什么是坤沙工艺?就是按照 12987 的生产流程,生产一年,储存三年,勾调完之后再放一年,就是五年大曲酱香。这是我们所谓的工艺。 2017 年之后,茅台酒都在讲大曲酱香,不再讲碎沙,也不再讲翻沙工艺。大酒厂基本不这样讲。 我给大家做一张图,总结一下: ![]() 坤沙工艺为什么好?就是高粱破碎率小于 20%,碎沙的破碎率是 100%,翻沙就是曲药、酒糟,加粮食重新发酵。 串沙就是酒精加酒精,有生串和熟串两种方式。它们的工艺是什么?九蒸九煮发酵周期短,碎沙短,然后翻沙简单。 坤沙酒遵循12987生产成本高,需要时间比较长。 碎沙工艺快速出酒,出酒量大。翻沙工艺就是废物再利用,把酒糟里面残存物质,继续利用。 串沙工艺的酒在 2018 年白酒质量标准里边明令禁止使用香精勾调,勾调香精的白酒是违法的。 所以,这就是技术工艺,不要神话这种工艺。为什么?因为坤沙只是个工艺,它不能决定酒的好坏。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在酱香白酒圈,经常说白酒必坑几个点——30 元是串沙,50 元是翻沙,百元碎沙,300 元以内无坤沙。 基本上网上说的比较多。我给大家讲,这个东西是一个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酿造优质的大曲酱香白酒,它有五个关键点: ![]() 如果一个酒厂制曲失败了,那么它的酱香酒酱香的灵魂就没有了,酒曲量等于原料量,它生香能力强,它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 第二个,取汁,就相当于浓香型白酒的窖池,它决定了酱香白酒的上限,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制取工艺。 第三个堆积,堆积失控,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镇酒味,有酸糟味,有咸菜缸味,类似这样的镇酒味。 第四个,辅料失控,糠味、杂味、生粮味,还有一个分类取酒。如果一个酒厂的酿酒大师,对酒的分类不精准,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勾调难度倍增,酒体稳定性差,这一批跟那一批不行。 茅台酒为什么强?因为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足够牛,这是非常核心的。而储存时间,只是让这个酒喝起来口感更加柔和。 总结:酿好酱酒,高温制曲是定这个香的,两次投料是控节奏的。堆积发酵产生花果香,分离取酒分等级,然后窖藏陈化塑口感。 所以,一个酱香白酒的酿造,需要制曲、堆积、取酒,还有时间来沉淀,步步为营,缺一不可。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只有大曲坤沙是好酱酒,大曲坤沙就像炒菜一样,它只是一个流程。 它不是最终的结果。那么,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坤沙工艺只是酿酒流程,而非决定白酒品质的最终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商家说自己卖的是十年坤沙酱酒,可我怎么证明商家说的是坤沙酒呢?怎么证明你是坤沙酒呢?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白酒的广告法屡次提到,大家说纯坤沙、说年份酒等,这些说法不可验证,追查难度高,所以商家张嘴就来。 那么,这个东西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投资茅台、郎酒、习酒这些企业时,它们不讲坤沙工艺呢? 因为在它们看来,坤沙工艺只是一个基础的生产流程,就像做饭一样,它不是什么高级的工艺。 所以,你讲这个东西其实没有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坤沙工艺”这个点。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所谓“坤沙”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韭菜过滤器”。什么叫“韭菜过滤器”呢?就是如果你相信别人,就会被割韭菜;如果你不信,就不会上当。 所以,天天执着于坤沙酒的人,最终一定会被坤沙酒所伤。 比如,30块钱的酒宣传是坤沙酒,20块钱、10块钱的酒也在讲坤沙,如果你相信了,把酒买回家,喝一口就知道它根本不是酱酒。
这价格,简直能让人破产,但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仿佛买了这些酒就能瞬间变成品酒大师。 茅台酒厂相对来说比较诚实,至少在官网还能找到点靠谱的信息。 你去茅台酒厂的官网看一看,茅台50年,是15年的基酒加2000支调味酒;茅台80年,是15年的基酒加2500支不同的调味酒。 这意味着茅台的50年、80年酒,除了包装盒子和外观不一样,调味酒的数量不同外,基酒都是15年的。 所以,很多人说茅台15年的性价比最高,因为基酒占比最高,剩下的调味酒就像给酒加了点“魔法”,但基酒才是真正的“主角”。 这就是所谓的“名酒厂的顶级产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中国最顶级的酒企的年份酒都这样,更别提其他小酒厂了。 第一种是玩数字游戏。数字跟年份无关,比如两个品牌,古井贡年份原浆,年份原浆是商标,古20是数字;白云边30年陈酿,30是数字,陈酿也是一个说辞。这些数字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仿佛数字越大,酒就越“有面子”。
那这种酒你去淘宝、拼多多搜一搜,大曲坤沙10年的酒,10斤卖65块钱,10年坤沙6块钱,还带桶,还带运费。 你想想这是什么酒?那不是酒精酒,又是什么酒?但宣传还是讲得天花乱坠,仿佛喝了就能成仙。这就是白酒行业的一些“小把戏”,大家可得睁大眼睛。 这是正儿八经地在讲我的基酒年份,我的年份数字跟我的基酒相匹配,至少还算靠谱。 摘要酒、五粮液的酒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你会发现,目前有真年份10年的酒,像洋河这么大的酒企,是中国白酒老四;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老二。它们在做年份酒也是如此,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真年份酒是白酒行业的乱象,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情况很多。不要太相信基酒加调味酒的年份了,年份老并不是代表这个酒好喝,因为储存只是酿酒中的一个环节。 比如牛栏山二锅头,我给它放10年,瓶装10年是酒精酒,或者最低端的产品,比如剑南春的工农酒,放10年,你调一调会好喝吗? 其实一样。基因决定了这些事儿。如果基酒品质本身不行,那这个酒根本就不行。
今天,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什么是白酒陈酿,什么是白酒储存。 分子会形成缔结和重组,减少新酒的刺激感,使酒变得柔和。简单来说,就是减少乙醇,增加有机酸,这就是陈酿的原理。那么,什么样的酒会越存越好呢? 你放个三五年、十年,它们的调味剂会逐渐消失,喝起来第一是寡淡,第二是难喝。 因为这些酒的调味剂和酒精没有很好地融合,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低端酒存放基本上没有意义,越存越难喝。就像把一瓶醋放10年,它也不会变成陈醋,反而可能变质。 我给大家说一句话:基酒的品质是决定白酒储存价值的关键。 如果基酒不够好,年份不会改变任何东西。好酒放一放有所提升,差酒越放越难喝。 想通过存放年份改变酒体本身,一定要谨慎,因为改善并不大。白酒越沉越香是有前提的,不是所有放10年的酒都好喝。 我们喝清香型白酒时,那种青草味、清香纯正的感觉,在一年半以上表现最好。 除此之外,酒体香开始下降,老熟十年的汾酒,其酒体香成分能下降75%。清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随着老熟期的延长也会减少。 虽然会增加其他成分,改善酒的品质,但那个时候你喝的时候,它的典型风格就没有了。 所以圈里有一句话:白酒行业有一个最佳适饮期。比如清香型白酒放3~5年,浓香型白酒5~8年,酱香型白酒8~10年。 这个没有所谓的官方数据,更多是很多酒厂、老酒友、品酒大师的经验之谈。最佳适饮期时,酒的酸质含量最高,口感最佳,风格典型性最突出。 最重要的原因是老酒市场的虚假繁荣。大家会发现,中国白酒7000亿的老酒市场中,6000亿的茅台老酒在流通。茅台的老酒是硬通货,而其他酒基本是圈内人互相流通、收藏用的。
白酒老酒的价值差异 1. 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 茅台这老大哥在白酒江湖里那是稳坐头把交椅,老酒价值更是被捧上了天。就像有人形容,茅台老酒就是“液体黄金”,越放越值钱。 2012年的茅台15年,如今价格至少8000~1万,甚至更贵,基本一年涨一二三百块。这要是放在股票市场,那得是超级大牛股啊! 剑南春也是白酒界的“老江湖”,但它的老酒市场认可度就没茅台那么高了。以剑南春15年为例,2012年的剑南春15年与新酒的价格差距不大,一年可能仅上涨10元左右。这要是跟茅台老酒的涨幅比,那简直就是“龟速”啊! 2. 价格差异的原因 鉴定标准缺失:目前白酒老酒市场缺乏明确的鉴定标准,消费者犹如在“盲人摸象”。 对于剑南春等品牌的老酒,由于缺乏权威的鉴定体系,消费者对其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导致价格难以提升。 就像你拿着一瓶老酒去卖,别人问“这酒是真是假”,你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啊”,这买卖还能成? 品牌宣传与市场教育:茅台在老酒市场耕耘多年,通过品牌宣传和市场教育,让消费者普遍认可茅台老酒的价值。 而其他品牌的老酒市场教育不足,消费者对其价值的认知有限。这就好比茅台在老酒市场上开了一堂“价值提升课”,其他品牌还在教室外面徘徊呢。 选酒避坑建议 1. 口粮酒性价比高 推荐品牌:如果想喝老酒,性价比高的选择是口粮酒,如绿西凤、黄盖汾酒、古井贡第6代等,价格在100元左右。 这些酒虽然价格不高,但品质可靠,适合日常饮用。就像那些“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口粮酒也是“低调实惠有品质”。 存新酒喝老酒:对于口粮酒,建议存新酒喝老酒。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酒的口感会有所提升,而价格相对稳定。 2. 次新酒的性价比 如果喜欢大品牌的酒,可以选择它的次新酒。例如,三年前的次新酒比新酒贵5元,一箱贵30元。 这种价格差异相对合理,性价比高。这就像是“捡了个漏”,花小钱就能享受老酒的风味。 避免高价老年份酒:对于高价的老年份酒,要谨慎购买。这些酒的价格往往被市场炒作,实际价值可能并不高,容易让消费者陷入“智商税”的陷阱。就像那些“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往往会让你“肉疼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