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帖学为体,金石为用”的创作理念,在当代书坛树立了“传统出新”的典范。他的艺术既承载着二王一脉的文人精神,又展现了当代书家对书法本体语言的突破性思考,其地位可视为传统帖学体系在现代表达中的集大成者与革新旗手。他就是来自福建惠安的——林景辉老师。林景辉是当代知名书法家,其书法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取法多元,碑帖融合- 早年深耕“二王”帖学体系,尤重王羲之、王献之笔法精髓,后融入汉碑、魏碑的古朴厚重,形成“帖底碑面”的独特风貌。- 行草书中可见《圣教序》的灵动与《张迁碑》的苍劲结合,笔画既有帖学的流畅婉转,又具碑学的斑驳质感。行草见长,风格鲜明- 笔法灵活:用笔精到,提按转折自然洒脱,线条富有弹性,善用侧锋取势,兼具爽利与含蓄。- 章法出新:字势欹正相生,行距错落有致,布局上打破传统整齐排列,融入现代构成意识。细看老师书法作品,会发现其作品兼具古典气韵与当代审美。- 墨韵丰富:注重墨色变化,枯湿浓淡对比鲜明,尤其擅长“涨墨”技法,使线条边缘产生自然渗化效果,增强作品层次感。注重性情,书风清雅- 作品以“清、雅、简”为基调,摒弃刻意雕琢,强调自然书写状态,流露文人书卷气。- 小字行草细腻精致,如文人信札般亲切;大字行草则洒脱开张,兼具雄强与秀逸,展现出驾驭不同尺幅的能力。篆刻滋养,金石入书- 篆刻功底深厚,将金石刀法融入书法线条,尤其在起笔、收笔处可见刀刻般的果断爽利,增强线条的力度感与苍茫感。理论与实践并重- 作为书法教育者,注重理论研究对创作的指导,主张“技道合一”,作品中既有技法的严谨性,又蕴含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思考。林景辉的书法以传统为根基,以创新为追求,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被誉为“帖学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林景辉,男,1971年生,福建惠安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师、中国书法传媒集团书法培训导师、福建省文联委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狮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狮市政协之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中国书协进万家“先进个人”;2015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泉州市文化名家、高层次人才;石狮市人大常委、石狮市优秀人才。其书法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赛上获奖入展, 包括七届中青展三等奖、三届楹联展获奖提名、六届楹联展三等奖、第二届兰亭奖艺术奖、第三届兰亭奖获奖提名、第七届兰亭奖银奖、首届篆书展获奖提名、首届手卷展全国奖、二届手卷展全国奖、十一届全国展全国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