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化气,阴成形,阳主动,阴主静,这句话是基础。就是说,阳是运动的、温暖的、功能的、无形的;阴是静止的、寒冷的、物质的、有形的。阳虚是功能方面的不够;阴虚是物质方面的缺乏。 肾为水脏,我们将肾想象成一片海洋,海水就是肾阴; 海底有一条龙,自带三味真火,这个火遇水不灭,无人能降服,这把火就是肾阳; 这条龙来自哪里?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即诞生了这条龙,它自带父母身体最精华的物质,它的存在,它携带的精华,就是肾精,龙的形体属肾精,属阴; 龙是活泼好动的,它在海底自由穿梭,所带的三味真火,温暖着肾水,整个海洋暖洋洋的,海面上水汽蒸腾,这股暖流,类似于蒸汽机,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着肾的气化功能的实现,这就是肾气; 最和谐的状态就是:海水水量充足,海水温暖,水汽氤氲,龙精神愉悦,体格健壮,安静潜伏在海底。即阴阳充足、阴平阳秘、安静中萌动着活力无限。 糟糕的变化有几种: 1、海水少了,即肾阴虚了,水浅不养龙,龙开始焦躁不安,上蹿下跳,一旦蹿出水面,火性炎上,三味真火往上走,就是虚火上炎,也叫相火妄动。这种火用清热药根本浇不灭,唯一可行的是引火下行,让它回归原位;(注:君火--心火;相火--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2、龙没有活力了,火力降低,根本温暖不了海洋,结果就是肾水越来越寒冷,即肾阳虚了; 3、海水不温,海面上再无水汽蒸腾,失去了气化水液的功能,即肾气虚了; 4、龙所携带的精华物质,被身体不断抽调出来使用,龙越来越瘦弱了,即肾精亏虚了; 肾阴、肾阳、肾精、肾气之间的关系: 肾阴、肾精同属阴,肾阴亏虚常常和肾精亏虚合并,肾阴亏虚日久会导致肾精亏虚; 肾阳、肾气同属阳,肾阳虚常常和肾气虚合并,肾阳亏虚日久会导致肾气亏虚; 肾精可以化生阴阳,因此填补肾精可以同时协助温补肾阳、滋补肾阴; 阳可以化气,因此温补肾阳可以协助补充肾气; 肝肾之间的关系: 肝属木,肾属水,五行中水生木,因此肾为肝之母,即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和肾精相互滋养,血能生精,精能化血,精血互生,即精血同源; 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血虚会累及肾阴肾精亏虚,肾阴虚会累及肝血亏虚,因此常常和肝阴虚合并为肝肾阴虚; 以上文字,仅仅只能给大家简单描绘一个画面,便于理解。真实状态下肝肾的功能体现,绝对是非常复杂的,人体本来就很奇妙! 肾阳虚证是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其温煦,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及虚寒症状共见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久病伤阳,或房劳过度等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面色㿠白或黧黑,神疲乏力;或见性欲冷淡,男子阳痿不育、滑精、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白带清稀量多;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温煦失职,不能温养筋骨、腰膝,故腰膝酸软冷痛; 元阳不足,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下肢尤甚; 阳虚无力运行气血,血络不充,故面色㿠白; 若肾阳衰惫,阴寒内盛,则本脏之色外现而面色黧黑(肾主水,色黑); 阳虚不能鼓动精神,则神疲乏力; 肾阳虚弱,故性欲冷淡,男子阳痿不育,女子宫寒不孕; 肾阳虚弱,固摄失司,则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量多,尿频清长,夜尿多;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为肾阳不足之象。 肾阳虚证的治法为:温补肾阳。代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肾虚水泛证是指肾的阳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溢,以浮肿腰以下为甚、尿少及肾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素体虚弱,久病及肾,或房劳伤肾,肾阳亏耗所致。 【临床表现】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腹部胀满,或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泛溢肌肤,则全身浮肿,小便短少,此为阴水; 水性下趋,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 肾阳虚,失其温煦,故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 水反侮土,脾失健运,气机阻滞,则腹部胀满; 水气上逆,凌心则见心悸气短,射肺则见咳喘痰鸣;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肾阳亏虚、水湿内停之征。 肾虚水泛证的治法为:温阳化水。代表方剂为: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肾阳虚证须与肾虚水泛证进行鉴别。两证均为虚寒证,但肾阳虚证偏重于温煦、固摄、生殖、气化功能衰退;肾虚水泛证偏重于气化无权,水邪泛滥,以浮肿、尿少为主症。 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而痛、头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经少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久病及肾,或温热病后期伤阴,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房室不节,耗伤肾阴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或见性欲偏亢,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并制约阳亢之功。 肾阴不足,腰膝、脑、骨、耳窍失养,故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 肾水亏虚,不能上承于心,水火失济,心火偏亢,扰乱神明致心神不宁,则见失眠多梦; 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故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 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阳强易举,精室被扰则遗精早泄; 女子以血为用,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故经少或经闭; 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则见崩漏;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肾阴虚证的治法为:滋补肾阴或滋阴降火。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损,脑与骨、髓失充,以生长发育迟缓、生育机能低下、成人早衰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所致。 【临床表现】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性欲减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如蝉,腰膝酸软,足痿无力,健忘恍惚,神情呆钝,动作迟钝;舌淡苔白,脉弱。 肾精主生长、发育,小儿肾精不充,不能化气生血,不能主骨生髓充脑,则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 肾精主生殖,肾精亏虚,生殖无源,不能兴动阳事,故性欲减退,生育机能低下,男子表现为精少不育,女子表现为经闭不孕; 成人肾精亏损,无以充髓实脑,则健忘恍惚,神情呆钝; 精亏不足,则发脱齿摇; 脑为髓海,精少髓亏,耳窍失养,则耳鸣,耳聋; 肾精不养腰府,则腰膝酸软; 精亏骨失充养,则两足痿软,动作迟钝; 舌淡苔白,脉弱,亦为精血亏虚,脉道失充之象。 肾精不足证的治法为:滋阴填精,益气壮阳。代表方剂为:龟鹿二仙胶。 肾阴虚证须与肾精不足证进行鉴别。两证均可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但肾阴虚证有阴液不足,虚热内扰的表现,性欲偏亢,遗精,经少;肾精不足证主要为脑、骨、髓失充,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无虚热表现。 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以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滑精、滑胎、带下量多清稀与肾气虚症状共见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年幼肾气未充,或年高肾气亏虚,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或遗尿,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沥不尽、带下清稀量多,或胎动易滑;舌质淡,舌苔白,脉弱。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 肾气亏虚,骨髓、耳窍失养,故腰膝酸软,耳鸣耳聋; 气不充身,则神疲乏力; 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尿后余沥不尽,遗尿,夜尿多,甚则尿失禁; 肾气虚精关不固,则男子滑精、早泄; 带脉失固,则女子带下量多清稀; 肾气不足,冲任失约,则女子月经淋沥不尽; 胎元不固,则易滑胎; 舌淡苔白,脉弱,为肾气虚弱之象。 肾气不固证的治法为:补肾固摄。代表方剂为:金锁固精丸、大补元煎。 肾不纳气证是指肾气亏虚,纳气无权,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及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肾不纳气证又称肺肾气虚证。多因久病咳喘,肺病及肾;或年老肾亏,劳伤太过,致肾气亏虚,不能纳气。 【临床表现】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接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或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弱。 肺为气之主,司宣发肃降,肾为气之根,主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咳喘久延不愈,累及于肾,致肺肾气虚,则肾不纳气,气不归元,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 肾气不足,失其充养,则腰膝酸软乏力; 气虚机能减退,则神疲乏力,宗气不足则声音低怯,卫气不固则自汗; 舌淡苔白,脉沉弱,皆为气虚之象。 肾不纳气证的治法为:补肾纳气。代表方剂为: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 六味地黄丸:针对肝肾亏虚,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等虚证为主要症状; 归芍地黄丸:针对肝肾亏虚,以肝血亏虚为主,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强版,以足跟疼痛、女性月经量少、闭经等为主要症状; 知柏地黄丸:针对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以虚火牙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等虚热为主要症状; 杞菊地黄丸:针对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以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眼睛问题为主要症状; 明目地黄丸:针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杞菊地黄丸的加强版,以眼目昏花、目赤肿痛,伴有头晕目眩、高血压等为主要症状; 耳聋左慈丸:针对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平肝为主,既能解决肝阳上亢引起的耳聋耳鸣,又能解决肝阳上亢引起的眼目昏花; 都气丸:针对肺肾两虚,主要是肺失肃降、肾不纳气引起的久咳虚喘; 麦味地黄丸:针对肺肾阴虚,虚火上扰,以咳嗽咯血、虚劳烦热为主要症状。 ![]() 解表类/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发展期/辛凉解表 统一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咽痛、咳嗽、黄痰、黄鼻涕、舌红、苔薄白或微黄 区别症状: 低热/咽痛/口渴 银翘解毒丸/胶囊/颗粒 低热/咽痛/咳嗽痰黄 桑菊感冒颗粒/片 高热/无汗/咽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防风通圣丸 和解类/和解少阳/风寒感冒发展期 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偏头痛/目眩等 小柴胡颗粒 清热解毒类/清上焦热/兼辛凉解表 统一症状:风热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头面部各种上火实证 区别症状: 咽痛/扁桃体炎 板蓝根颗粒 咽干痛/烦躁口渴 清热解毒口服液 咽痛/浊涕、黄痰多 抗病毒口服液 止咳化痰类/寒咳/寒热夹杂/或兼解表 统一症状:咳嗽气喘、有痰、或兼风寒表证 寒热夹杂/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气逆/胸膈满闷 麻杏石甘片 麻杏止咳糖浆 止咳化痰类/肺热/肺燥/肺阴虚 统一症状:咳嗽气喘、口燥咽干、痰多、或痰少而稠黄、或无痰干咳、或痰中带血 热咳/燥咳/痰少而稠黄/或咳痰不爽/或无痰干咳/咽喉肿痛/胸闷胀痛 川贝枇杷膏/糖浆 蛇胆川贝枇杷膏 燥咳/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川贝雪梨膏 强力枇杷露 二冬膏 燥咳/肺肾阴虚/久咳/燥咳痰少/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百合固金丸 热咳/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 鲜竹沥口服液 止咳定喘类/阴虚/肾不纳气 统一症状:虚咳/久咳/哮喘/伴虚劳症状/气短乏力 肺肾两虚/阴虚肺热/虚劳久嗽/年老哮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蛤蚧定喘丸 脾肾两虚/脾虚痰盛/肾气不固//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 固本咳喘片 老年咳喘胶囊 祛痰类/燥湿化痰 统一症状:咳嗽/痰多/痰白 痰咳/化寒痰湿痰/实证 二陈丸 痰咳/化寒痰湿痰/虚证/脾胃虚弱 陈夏六君子丸 清热解毒类/清热毒/疮疖痈疡 头面五官各种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黄连上清片 风热轻症/暑热汗不止/热毒疮疖轻症 金银花露 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秘结/带状疱疹/热毒疮疖 牛黄解毒片 热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六神丸 湿热毒/疮疖肿痛/外用 如意金黄散 清热解毒类/清脏腑热 心火旺/下移小肠/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导赤丸 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 胁痛 口苦 耳聋 耳肿/肝胆湿热下注证:阴肿 阴痒 筋萎 阴汗 小便淋浊 或妇女带下黄臭等 龙胆泻肝丸 脾胃伏火/口疮口臭口干口苦/便秘/身体异味/烦渴易饥/或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藿香清胃胶囊 清热解毒类/清脏腑热/清热祛湿 大肠湿热/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 加味香连丸(香连丸、黄连素、复方黄连素功效类似) 补益类/补气/气阴双补 脾胃气虚/面色萎白或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四君子颗粒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陈夏六君子丸 脾胃气虚/兼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气虚肿满/舌淡苔白腻 香砂六君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