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这可不是随便说 1.活血类 像丹参、三七、川芎等活血药,也不能随便用。活血类药物的药效通常比较峻猛,容易在活血逐瘀的同时损伤自身气血,导致气血亏虚。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都有偏性。 比如丹参偏寒凉,适合热盛引起的血瘀;三七则偏温燥,通常用于应对寒凝血瘀。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伤血气。川芎不仅能活血,还能行气,但使用不当会加重气血负担,引发亏虚。 2.清热解毒类 上火、口腔溃疡,很多人就会想到黄连上清、牛黄解毒等清热解毒药。但在中医看来,这些寒凉的药物不能常用。因为清热解毒药本身性质偏寒,如果不当使用,很容易损伤身体的阳气,导致体内寒邪滋生,引发痰湿、寒湿等问题,使体质下降,更容易生病。
3.含朱砂的药 朱砂不仅是矿石、还是中医中不可替代的一味中药,有重镇安神的效果。但朱砂的药性容易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含有金属汞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朱砂的中成药,也不能长期用。
4.含雄黄的药 雄黄在《本草》中被记载为“治疮杀毒要药”,但其中的成分在某些条件下会分解成“砒霜”。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很容易对肝肾造成负担。
5.含附子的药 这类药物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碱性物质。如果处理不当或长期使用,都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尤其是肝肾受损。
因此,在使用含有这类药物的中成药时,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经过医生的辨证指导后再酌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