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说 微信号:culture_wenwu 自有人类始,便有疾病。在农业出现之前,人类主要以采集和狩猎谋生,基本以不多于100人的群体分散生活。因为缺乏病毒和细菌等这些病原体传播所需要的高密度、流动性强的人群条件,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天花或其他传染病的困扰。 考古学上,判断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的产生。农业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称之为“食物生产革命”,美国人类学家L.A.怀特则称之“最初的伟大的文化革命”,人类开始定居耕耘土地,人群聚集,城市也随之出现,可以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 ![]() 距今7000-5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已有稻作痕迹▲ 然而事无绝对,农业的诞生除了积极影响之外,美国科学家贾里德·戴蒙德(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曾获普利策奖)则从环境、营养、病理、生理等方面论证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失误”。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的确如此,因为农业诞生带来人群聚集,城邦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温床,然而高密度的人群也是传染病病原体的天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以下则为大家介绍给人类历史带来重大影响的几种传染病。 01 黑死病——鼠疫 淋巴腺鼠疫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其发病快,死亡率高,因患者有淋巴肿脓及皮肤出现黑斑的症状,故又名黑死病,是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中的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 注:在本文中对于传染病的介绍都会涉及到地域起源,这并非“地域性歧视”,也不能上升到政治问题——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地理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也是时空二要素中重要的空间坐标系。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地理定位寻找病因有利于后续治疗。 历史上首次被证实为瘟疫的是公元6世纪发生于罗马帝国的鼠疫大流行。这次鼠疫起源于埃及,两年后经商路传至中东和地中海东部沿岸,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严重时每天死亡万人,医学史学者认为这场瘟疫影响了查士丁尼试图复兴日渐衰亡的罗马帝国的希望,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14世纪黑死病再次席卷欧洲,先后夺走近2500万人生命,是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 瘟疫医生形象,保罗·佛斯特(Paul Fürst)作于1656年▲ 1890年起全世界又开始了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国同样遭受鼠疫重创,清代共计83县受害,死亡人数达73万。在中国抗击鼠疫的过程中,不得不提中国著名医学家伍连德,1911年,他用4个月扑灭了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他还主持召开万国鼠疫大会,设计“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有力推进了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 左图为伍连德博士,右图为他1911年在消灭东北大鼠疫时发明的伍氏口罩。 ![]() 腺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俗称鼠疫杆菌)引起,已可用抗生素治疗,目前,鼠疫已不再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话题,但1982-2000年我国仍有散发疫区,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 02 霍乱 霍乱和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唯二甲类传染病。霍乱是一种急性肠胃传染病,常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小腿痉挛抽搐,严重时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在50%~70%。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该病菌主要通过水传播。现代医学家认为,霍乱是一种流行于印度恒河三角洲的古老疾病。自古以来,印度的宗教和节日活动吸引大批信徒聚集在恒河下游,这时人们很容易染上霍乱,返程时将病带回家乡,形成地方性的流行病。以前霍乱似乎只限于印度,19世纪初随着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 ![]() 恒河三角洲,NASA▲ 霍乱是19世纪最重要的流行病,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全球共有7次大的霍乱流行,造成死伤人数难以估量,从1817年至1923年,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 在霍乱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1854年斯诺调查伦敦霍乱流行情况,提出霍乱是由某种生物引起的,并通过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找到传染源,指出霍乱通过被污染的水源传播,阻止了霍乱的流行,是当时研究霍乱的一大进步,他也被尊称为“流行病学之父”。(谁想一百多年后他的国家竟然想过要采取“群体免疫”来抵抗新型肺炎,布朗普顿公墓斯诺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当前因为卫生条件的改善,霍乱很容易防治,不饮污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就不会感染,不幸感染后得到有效救治也能痊愈。 ![]() 左图是约翰·斯诺医生,右图是他在研究伦敦霍乱时的地图。 ![]() 03 梅毒 梅毒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起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一种认为最早出现在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由哥伦布的水手带到欧洲然后传播到其他地区;另一种观点则是梅毒早已在欧洲存在,双方都有包括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证据的支持。 ![]() 已知最早符合梅毒医学形象的画作,绘于1498年,维也纳▲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等方式传播,目前可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因为涉及到“性”,梅毒和艾滋一样,其病人总要承担异样的目光。(然而许多病人并不是因为滥交而是通过血液、共用针头等感染)在历史上,感染过的梅毒的名人并不少——希特勒、哥伦布、尼采、王尔德、梵高、林肯、贝多芬、乔伊斯、舒伯特、舒曼、福楼拜、莫泊桑……(《天才、狂人与梅毒》,美国作家德博拉·海登著) 传染病对人类发展影响极大,常波及战争。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历史学家一直认为气候寒冷是战败的主要原因。2001年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一处建设工地发现了几千具法国士兵尸体,还有一些女性尸骨,经考证这正是拿破仑侵俄士兵的巨型墓坑。通过研究发现80%的尸骨都有大量骨病、各种脊椎病和脚病,说明士兵生前已患有梅毒等严重疾病(也有说法是斑疹伤寒传染病),这可能也是拿破仑兵败俄国的重要原因。 04 唯一根除的传染病——天花 天花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现代考古学家从公元前1160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面部发现有天花痘结痂的痕迹。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病情也有详细的描述,被国内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有关天花的最早记录。 此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 ![]() 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 人类的迁徙推动了天花的传播。公元6-8世纪阿拉伯人向北非扩张时将天花也带了过去;15世纪以后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殖民行动开始,世界各地人员加快往来,包括天花在内的传染病又再一次扩散。到18世纪,全世界死于天花的人数达1亿5000万以上,亚洲每年达80万人,欧洲每年约40万人死于天花。 以幸存者偏差角度,天花也走“高端路线”: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俄国沙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清王朝顺治、同治皇帝等都是死于天花,顺治的儿子康熙皇帝感染了天花但幸存下来。 ![]() 康熙皇帝像▲ 通过天花疫苗,人类实现了“群体免疫”。1980年5月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三十三届卫生大会上,世卫组织庄严宣告:“天花彻底被人类消灭了”。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实验室中还保存有天花病毒标本。 05 痨病——结核病 结核病也是古老的人类疾病,为乙类传染病。欧洲考古学家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上,发现了结核病造成的脊椎骨受损的证据;埃及考古学家在一具公元前3000年的木乃伊上发现其肋骨受损而出现畸形和塌陷,是典型的结核病病变;在中国,马王堆汉墓2100多年前的女尸(辛追夫人)也发现左肺上有结核性的钙化病灶。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其中80%以上侵犯人的肺部,称为肺结核,在我国也叫“肺痨”。与梅毒容易被扣上“不道德”标签不同,结核病也曾被称之为“文学艺术家的疾病”。我国的郁达夫、鲁迅,外国的雪莱、拜伦、梭罗、勃朗特姐妹、托尔斯泰、肖邦等都是结核病患者,华盛顿也是。 结核病患者通常体形纤细、瘦弱,皮肤苍白,双颊凹陷,19世纪女性患结核病而拥有的体态竟被视为一种浪漫的时尚和优雅。小仲马《茶花女》中主人公玛格丽特则患有结核病,有“难以描述的风韵”。现在两个世纪过去了,不少人还没有摆脱越瘦越好、越白越好的病态审美。 关于肺结核还需要辟谣的一点,《红楼梦》中“态生两靥之愁”“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很有可能并不是死于肺结核,且不说患病身亡是否是曹雪芹本意,结核病作为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黛玉身边人没被传染就脱离科学实际,后世较多学者认为林黛玉患的是心脏类疾病。 ![]() ![]() 左图:选自《红楼梦图咏》,清代改琦绘 右图:87年电视剧《红楼梦》陈晓旭版林黛玉 06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医史学家认为1580年夏天发生的流感大流行是最早的有记录在案的一次流行。这场流感波及亚洲和非洲北部,蔓延到意大利半岛北部,西班牙因为战争加剧传播,最终意大利、西班牙死亡人数达十万之多。(意大利、西班牙:……) 迄今最为人所知的大流行是20世纪初甲型H1N1流感(常被叫做“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源起美国,主要随着一战士兵的行军传播,从1918年1月到1920年12月,一共感染了全球近1/4人口约5亿人,最终死亡人数5000万至1亿人,比一战死亡人数还多。人类并没有战胜它,也没有获得群体免疫,目前全球仍不时爆发流感疫情,幸运的是有了疫苗在内的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流感的死亡率已经大幅度降低。目前一般的流感死亡率只有0.1%。 ![]() 方舱既视感——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的军营医院 病房内都是感染H1N1的军人▲ ![]() 限于篇幅,对于传染病主要介绍以上六种。在人类文明史上,与瘟疫的斗争中仿佛总有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在社会水平相对低时,不洁净的水与食物,落后的卫生条件容易成为病原体的温床。当社会水平提高,人群密度增大,而文明的产物——贸易,战争,迁徙,及其带来的人群流动同样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土壤。如同考古学者无法穷尽认知地下遗址,在高山深海处,在森林的动物、天上的飞鸟间,还有许许多多人类未知的新生物——那些细菌、病毒,可能就是下一次引起大流行的病因。 细菌、病毒这些简单的生物(病毒甚至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生物)早在人类诞生的十几亿年前便已存在于地球之上,人类只会比他们先灭亡而不能消灭他们。 人类的文明诞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摆脱自然的限制,如用火烧造出陶器,不再完全看天时捕猎采集而通过种植粮食果腹,摆脱重力飞上太空等等。然而,人类文明也应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毕竟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病毒不分国界族别,人命没有高低贵贱,截止北京时间3月31日10点,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77万,累计死亡37140例,无论单位是“万”或是“例”,他们都是一个个“人”。 愿世界疫情早日消散! 主要参考资料: [1]孟君,张大庆著.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 大众医学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 [2]俞伟超,张居中,王昌燧.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出现[J].农业考古,2001(03):15-22. [3]史春树.拿破仑东征被虱子打败?[J].文史博览,2014(04):50-51. [4](英)罗伊·波特主编.剑桥插图医学史 修订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07. 部分病理性知识源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 图片源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 文编/ 言非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