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玄天一片云:五凉始末(23) 政治游戏的胜负艺术

 陆一2 2025-05-06
太和二年(367年)五月,甭管慕容恪是真躺平还是不甘心,老天爷终归是收走了他。跟他生前的设想不一样的是,因为和皇室的关系实在一言难尽,他的战神弟弟慕容垂并没有被安排辅政,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小叔叔慕容评。
自家光景还得自家败啊,这个慕容廆最小的儿子,慕容皝的亲弟弟,最终亲脚踹塌了他慕容家祖孙三代建立的基业。
慕容评这个人呢,昏庸无能还贪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人品是相当差,除了没阉割,堪称前燕版的赵高。

图片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慕容恪去世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大佬们纷纷动了起来,前秦的苻坚甚至派了间谍以匈奴左贤王曹毂进贡的名义深入前燕朝堂考察底细。【秦王坚闻恪卒,阴有图燕之计,欲觇其可否,命匈奴曹毂发使如燕朝贡】
最后前燕朝堂的整个情况被摸了个底朝天,呈给苻坚的调查报告显示,前燕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随时可以收割。【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
随后苻坚开始在陕城(河南三门峡)大量囤积粮草军需,准备开刀收割前燕,但就在这要紧的时候,苻坚的后院起火了,苻坚的弟弟赵公苻双伙同苻生的三个弟弟晋公苻柳、魏公苻廋(sōu)、燕公苻武分别起兵作乱。
在三年前,苻生的另一个弟弟汝南公苻腾谋反被杀时,王猛就劝苻坚说苻生还有五个弟弟,最好全杀了以绝后患,但“善良”的苻坚同志没听。
其实不是苻坚善良,而是苻坚没得选,苻生在位时大杀一通,他继位后又杀了一波,那些知根知底的老同志早已经没有人可用了。他的哥哥苻法被他妈弄死了,仅有的两个弟弟苻融和苻双,一个是禁军将军,当他的保镖,另一个把守西大门,可居然带头谋反,而他的太子苻宏年仅十岁,所以他只能不断原谅这帮自家兄弟,以期“家和万事兴”。
但生在皇家,很多时候你就是没得选,你的亲弟弟都想让你死,更何况堂兄弟呢。
苻坚像个白纯女一样选择再次原谅他的渣男兄弟们,派人送信劝他们罢兵,承诺一切如故,不作追究。【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征,卿宜罢兵,各安其位,一切如故】
但苻坚的忍让并没有换来他的四个兄弟买账,人家就是要坚持搏一把那个皇位。
无奈之下,太和三年(368年)正月,苻坚派后将军杨成世、左将军毛嵩分别讨伐上邽(甘肃天水)的苻双和安定(甘肃平凉)的苻武,辅国将军王猛、建节将军邓羌攻打蒲阪(山西永济)苻柳,前将军杨安、广武将军张蚝攻打陕城(河南三门峡)的苻廋。
为了不刺激前燕和东晋,苻坚还命王猛和张蚝全都在离城三十里处坚守不战,等平定西线后再全力攻打东线。【坚命蒲、陕之军皆距城三十里,坚壁勿战,俟秦、雍已平,然后并力取之】
但是,事情再一次出乎苻坚的预料,苻廋以陕城投降前燕,请求前燕出兵接应。【秦魏公以陕城降燕,请兵应接】
对于苻坚来讲这绝对是晴天霹雳,陕城哪是什么地方?那是进入关中的咽喉要地啊,甚至当时大家都认为燕人入关饮马渭水是迟早的事。【时有图书云:燕马当饮渭水】
一片惊恐之下,苻坚尽起关中所有精锐屯于华阴,以防前燕西进。本来准备吃鸡的苻坚,面临着被鸡叨死的危险。
但很遗憾,前燕虽然拿到进入关中的最佳机会,却错过了历史档口,此时的前燕领导人是慕容评,不是慕容恪。
知道破局点在哪儿的苻坚也立即派人去向慕容评行贿,游说慕容评不要插手前秦平乱。
当时前燕朝堂上,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过村无店的大好机会。范阳王慕容德就上疏表示:现在苻家骨肉相残,国土四分五裂,又有苻廋前来投降请援,此乃天赐良机,咱不动手都对不起老天爷啊,咱们一统天下的时刻到了啊!【今苻氏骨肉乖离,国分为五,投诚请援,前后相寻,是天以秦赐燕也,天与不取,反受其殃……浑一之期,於此乎在矣】
慕容德兴奋的直冒唾沫星子,说的慕容暐都心动了,但转头就被吃人嘴短的慕容评坚决给否了。【暐览表大悦,将从之。评固执不许,乃止】
慕容评表示秦国如今虽有危难,但也不易图谋,主上虽然神明,但还不如先帝,我们的能力,又无法和太宰(慕容恪)相比,咱们能闭关保国就行了,平秦不是我们能干的。【秦,大国也,今虽有难,未易可图。朝廷虽明,未如先帝;吾等智略,又非太宰之比。但能闭关保境足矣,平秦非吾事也】

图片

眼见前燕迟迟不动手,苻廋知道慕容评和慕容暐靠不住,又给慕容垂和皇甫真写信,说苻坚王猛图谋燕国久矣,此时再不出手,你们燕国君臣恐怕要重蹈勾践灭吴之祸啊。【苻謏知评、暐之无远略,恐救师弗至,乃笺于慕容垂、皇甫真曰:苻坚、王猛皆人杰也,谋为燕患,为日久矣。今若乘机不赴,恐燕之君臣将有甬东之悔】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的情形,慕容垂和皇甫真能看不出吗?只能感叹道:你说的对,大家也都这么想,但领导不愿意我能怎么办呢。【然,绕朝有云,谋之不从可如何】
虽然通过慕容评强压住了前燕按兵不动,但苻坚面临的局面却一点儿也不轻松,他的西线两路大军全部溃败,叛军甚至一度打到了榆眉(陕西千阳)。三月,苻坚再派宁朔将军吕光和武卫将军王鉴率军三万支援西线战场。
当年在东征张平时单挑张蚝勇猛无双的吕光,这次却使起了计谋。
王鉴欲速战,吕光认为现在叛军士气正盛,先避其锋芒,等叛军粮草不济必会后撤,到时追击定会大胜。【兴新得志,气势方锐,宜持重以待之。彼粮尽必退,退而击之,蔑不济矣】
果然,相持二十多天后叛军退军,吕光开始追击,斩首一万五,叛军大败,苻武苻双逃至上邽。
到了五月,东线战场也开始有了进展。面对苻柳的多次挑战,王猛都坚守不出,结果苻柳认为是王猛怂了,于是留长子苻良守卫蒲阪,自己率军两万西进长安。
苻柳走了一百多里地后,被邓羌率精锐骑兵七千人趁夜偷袭大败,往回撤时又被王猛半路截击,尽俘其众,仅有数百骑兵跟苻柳逃回蒲坂。
到这个时候,局面就很清晰了。七月,吕光王鉴攻下上邽,杀了苻双苻武。九月,王猛拿下了蒲阪,杀了苻柳全家。十二月,收复陕城,苻廋被赐死。
至此,苻坚的四个兄弟闹腾了一整年的内乱终于平定,史称前秦“四公之乱”。
这一年对苻坚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但奇怪的是除了前燕,东晋的桓温竟然也非常罕见的没有趁机浑水摸鱼,让苻坚虽难且顺的完成了内部整合。
桓温没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第一次北伐后,桓温对于苻家在关中的民心所向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更何况苻家已经经营了三代之久。而且,即使能打入关中,不能随地取粮对于东晋的后勤粮草运输将是巨大的考验。事实上,桓温第一次北伐失败,就是吃了粮草不济的亏。
二是,慕容垂刚好顶在桓温头顶上。慕容垂作为前燕的西南局负责人,总控黄河南岸一线,西堵苻坚,南防桓温,就驻扎在鲁阳(河南鲁山)。一旦桓温入关,很容易就被慕容垂捅了后门,况且前燕一直没动手,自己一通忙活到头再给别人做了嫁衣。
前秦虽然顾不上,但前燕的风风雨雨桓温也是知道的,而且此时的前秦刚刚经历了整整一年的内乱,明显也是无力外顾,因此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桓温自姑孰(安徽马鞍山)率步骑五万北伐前燕。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出兵,原因正是桓温北伐最为关键的粮草问题。
由于东晋的军队粮草基本都靠水路航运,出于对水路的重度依赖,所以桓温只能选择在初夏雨水充沛的时节出兵。
两晋时期,黄河和淮河之间是互通的,但由于是水道都是自北向南,所以其通航能力完全取决于黄河分出的水量大小,这就关系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石门水口(今河南荥阳),它就像黄河的分水阀门一样,向南的各个河道的水流都从这个地方分出来。

图片

(总控黄河分流的石门水口)

桓温第二次北伐光复洛阳时,就是从汴水经石门水口进入的洛阳。但此时的石门水口被前燕控制,而且前燕堵死了石门水口,导致黄河水进不来,仅靠原本河道的水量是远达不到通航的水位的。
所以桓温在大部队还没出发时,就命令豫州刺史袁真自寿春先行北上,拿下谯郡(安徽亳州)、梁郡(河南商丘),然后去疏通石门水口,以恢复水路通航。【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
而桓温自己,则选择了自泗水北上。
桓温为什么走泗水呢?
因为在十年前,东晋的徐州刺史荀羡在这里开辟了一条新航道。
永和十二年(356年),徐州刺史荀羡为了抵御南下的前燕,将洸水与汶水打通,使得东晋军队顺利从泗水经洸水、汶水而驶入济水,最终在东阿(山东东阿)大败燕军。
因为济水是黄河支流,能通济水,就能通黄河,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受石门水口的影响。
但桓温想得是挺好,无奈天公不作美,自入夏以来一滴雨都没有下,洸水与汶水几近干涸,压根没有水能通航。
无奈桓温只能改走荷水。荷水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一条联通清水和济水的人工运河,进入济水后向东通过巨野泽也可以进入黄河。
六月,桓温军至金乡(山东金乡),发现荷水也没水了。【进次金乡,时亢旱,水道不通】
这就太尴尬了,好不容易选了条不经过石门的水道,结果老天爷一点儿也不给面子。桓温一气之下决定谁也不靠了,老子自己单干。
于是,桓温下令让冠军将军毛虎生负责从巨野泽重新挖一条连接汶水和济水的新运河。【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
参军郗超认为重新挖渠太费事了,就算挖通了到了济水,也不一定能进入黄河,于是劝桓温要么就全军直奔邺城,速战速决,要么就守在这儿等明年水路通畅了再进军。
桓温没听,坚持开挖运河。
为啥呢?
首先,全军直奔邺城就不用想了,远途奔袭,风险太大。其次,明年要是还干旱呢?在这儿等也是干等,还不如挖渠呢。再次,再等一年人家前秦就缓过来了,窗口期可是转瞬即逝的。
桓温挖的这条渠后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称为“桓公沟”。
挖通运河后,桓温顺利进入济水,一路由前锋邓遐、朱序沿济水向西,自己则率另一路沿济水向东进入黄河。
前燕在反应过来后,派下邳王慕容厉率步骑二万在黄墟(河南民权县东北)迎战邓遐朱序,结果大败,慕容厉单骑逃回。随后,邓遐、朱序又大破燕将傅颜于林渚(河南郑州市东北)。
前燕再派乐安王慕容臧率军抵抗桓温,结果再败,前燕无奈派散骑常侍李凤前秦求援。此时,前燕的高平太守徐翻、兖州刺史孙元率族党向桓温投降。
七月,桓温沿黄河到达枋头(河南浚县),距邺城不足百里。前燕朝堂大惧,慕容评同志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到东北老家了。【温至枋头,太傅评大惧,谋奔和龙】
这时,一直备受冷落的慕容垂说:让我去试试吧,要是输了,咱再逃也不晚。【吴王垂曰:臣请击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
坐了多年冷板凳的前燕战神慕容垂终于被换上场了,为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慕容德等五万人去抵御桓温。

图片

但基于被桓温一路打尿的情况以及对慕容垂的不放心,前燕再次派散骑侍郎乐嵩去前秦请求救援,而且这次很有诚意,许诺割地虎牢以西。【又遣散骑侍郎乐嵩请救于秦,许赂以虎牢以西之地】
收到二次求援后,苻坚召集群臣商议,大家你一言我一嘴的说:当年桓温打我们都打到灞上了,燕国人不救我们,我们凭啥要救他。再说又没有称藩于我们,咱拿啥理由救啊。【昔桓温伐我,至灞上,燕不我救。今温伐燕,我何救焉!且燕不称籓于我,我何为救之】
但王猛还是比较清醒的,他跟苻坚说:燕国虽然强大,但慕容评肯定弄不过桓温,如果让桓温拿下山东,再进据洛阳,咱们的大业就全完了。倒不如我们与燕国合兵打退桓温,而战后燕国必然疲惫,到时咱再乘势拿下,你看多好。【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则陛下大事去矣。今不如与燕合兵以退温;温退,燕亦病矣,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
言下之意,前燕已经是待宰的肥羊了,去晚了就便宜桓温了,这口肥肉咱们还是要吃在自己嘴里。
苻坚同意了,于八月派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二万沿洛阳颍川(河南禹州)方向救援前燕。
桓温没有想到,刚刚稳定局势的前秦居然会出兵。而西线的袁真自北伐以来整整半年多的时间也一直没能拿下石门水口。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慕容垂当上总指挥后,立即派了慕容德去驻防石门,再次加强了对石门的控制,同时命李邦率州兵五千断掉了桓温的粮道。
诸多不利之下,桓温打算撤军。
但此时后方粮道被断,原路返回已经不可能了,桓温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九月,数战不利,加上粮草将尽,前秦军马上合围,桓温最终决定焚毁所有船只,丢弃辎重,从陆路南撤。【温战数不利,粮储复竭,又闻秦兵将至,丙申,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道奔还】
桓温南撤后,前燕诸将纷纷请求追击,慕容垂说:别着急,桓温刚刚开始撤退,一定是戒备森严,以精锐殿后,现在追上去未必打得过,不如再等等,他看我们没有追击后一定是昼夜急行逃回,等他们筋疲力尽时,再追击他们,必然大胜!【燕之诸将争欲追之,吴王垂曰:不可,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之。彼幸吾未至,必昼夜疾趋,俟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击之,无不克矣】
随后慕容垂亲率八千骑兵悄悄的跟在桓温后面。
也正如慕容垂所料,桓温南撤时极其谨慎,就连喝水都是随地掘井开采,怕上游燕军放毒。一直等桓温跑了七百多里地后,慕容垂下令可以放开追了。
桓温军以步兵为主,燕军可都是骑兵,慕容垂很快就在襄邑(河南睢县)追上了桓温,而慕容德提前率精骑四千埋伏在了襄邑东的山谷,与慕容垂前后夹击,桓温大败,被杀三万多人。好不容易跑到了谯郡(安徽亳州)又被前秦军追上,桓温再次大败,被杀一万余人。一直跑到十月底,桓温才在山阳(江苏淮安)才终于收拢住了溃散的败兵。

图片

此战,让桓温深感耻辱,他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了袁真身上,奏请罢黜袁真为庶人。【温深耻丧败,乃归罪于袁真,奏免真为庶人】
实际上,桓温北伐有两层目的,一是以北伐成功的军威,为自己全面控制中央加码,二是借机消耗江北势力,以控制江北各州,扩大权力版图。
这也是为什么出发前就把豫州刺史袁真支出去打防守最严的石门,因为他知道袁真打不下来,能打下来他自己就去了,何必又是绕路又是挖渠的,绕那么大一圈。只是最后没料到一直坐冷板凳的慕容垂竟然被启用了,连刚刚动荡完的前秦也掺和了进来。
所以无论胜败袁真都得背这个锅。袁真也不傻,他上表弹劾桓温诬陷自己,但东晋朝廷是谁的朝廷自然不用多说。袁真被逼无奈据寿春投降前燕,同时还向前秦求援。【真以温诬己,不服,表温罪状,朝廷不报。真遂据寿春叛降燕,且请救,亦遣使如秦】
桓温看到袁真反了,便迅速命给他挖河的毛虎生为淮南太守,驻守历阳(安徽和县),以防袁真南下。
十一月,丞相司马昱来到涂中(安徽滁州)和桓温商量袁真谋反的后续处置工作,桓温借此先从名义上拿到了豫州,将儿子桓熙任命为新的豫州刺史。【丞相昱与大司马温会涂中,以谋后举,以温世子熙为豫州刺史、假节】
十二月,桓温征徐、兖二州百姓修筑广陵城(江苏扬州),持续不断的劳役再加上瘟疫,徐兖百姓损失近半【大司马温发徐、兖州民筑广陵城,徙镇之。时征役既频,加之疫疬,死者什四五,百姓嗟怨】

早在北伐出发前桓温就以防燕不力为由,免去了徐兖二州刺史庾希,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参军郗超的父亲郗愔,而借此次征迁徐兖百姓也就彻底完成了对徐兖的掌控。

太和五年(370年)二月,袁真病死,陈郡太守朱辅立袁真之子袁瑾为豫州刺史,并向前燕和前秦求救,但分别都被桓温击败,随后寿春被围。一年后桓温攻破寿春,生擒袁瑾及其宗族数十人,押至建康斩首。
至此,桓温彻底拿下了豫州。
桓温的第三次北伐,虽然军事上失败了,却在政治上胜利了。江北的徐、兖、豫各州被桓温借机完全控制,东晋政权全面落于桓温之手。
桓温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冲破了门阀势力的封锁,奠定了对司马家完成家族命运复仇的基础,只不过历史之神把牌发给了你,却没打算在你手里出,因为西北的那位雄主要开始横扫北方了。


都看到这里了,点一下在看点赞分享再走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