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孩子最需要的陪伴方式,请家长不要忽略!

 北医脑健康 2025-05-06 发布于北京
—来自北大医疗脑健康的第2440篇文章


请问我们是否需要辞职陪孩子干预?

我们当地没有专业机构,你觉得举家搬迁到外地怎么样?
.......

大家常说,带谱娃,要高质量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的执行家庭干预。所以,我的后台,我的家长群,我的私信,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疑问。

可是❓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要怎么平衡教育和工作呢?
自闭症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陪伴?

今天,通过这篇文章,我想用较为主观性的分析,来帮各位家长进行梳理出一个答案。

(来自蓝皮书相关调研)

No.1
轻度和中重度自闭症儿童需要分开讨论

结合轻度和中重度自闭症儿童的不同需求,我们需要分开讨论。

轻度自闭症儿童是有一定的语言和社交基础,但存在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类孩子,我们只要抓住生活场景中的“碎片时间”,将干预目标融入自然互动就足够了。

例如,在吃早饭时故意把牛奶或者米粥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引导他用手指或语言表达。下班后陪孩子整理书包,通过“找不同”的游戏锻炼孩子观察力(“你的水杯是蓝色,妈妈的是粉色”)。这类互动完全不需要刻意安排,也不用任何门槛。却能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沟通的意义。

中重度的家庭,或许更让家长们头疼,一般都会伴随严重的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进而他们需要更密集、系统的干预。这块儿如果家长并没有自主去学习居家干预或者康复师的课程,那么我个人更推荐你们利用早晚和周末的时间,设计可量化、易持续的训练方案。

把上厕所、穿衣服等任务分解为5-8个步骤,用视觉提示卡辅助记忆。例如贴出“洗手流程图”:开水龙头→搓泡泡→冲水→擦干。每完成一步立刻强化(击掌或小零食)。

图片


No.2
高质量陪伴是什么样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是什么样的陪伴?这里的学问真的太大了。

第一,这里往往需要家长抓大放小,重点教认知和生存技能。等孩子的认知逻辑上来了,很多怪行为自己就改了。

睁只眼,闭只眼,十个刻板行为里有八个不用管。比如孩子有段时间非要把拖鞋摆成直角,但是她只要不影响吃饭睡觉,家长们完全可以当没看见。

第二点,请永远跟娃统一战线。

娃闯祸了先别急着教训。比如发现她把牛奶泼在电脑键盘上,首先请冷静下来,问她:"是不是想给电脑洗澡?" 等孩子点头后再说:"电脑洗澡会生病,下次想玩水我们拿盆接"。

先当战友再当军师,孩子才愿意听你说话。陪玩时把自己当三岁小孩疯闹,认字时变身点读机,之间的角色切换特别重要。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辞职真的大可不必,请你优先以自己为主。

就算是父母,也没有办法做到24小时全身心陪伴。不辞职不代表你不爱孩子,恰恰相反,辞职的你需要更加更加辛苦,

多少家长全面放弃了工作,24小时陪伴孩子,越是这样越焦虑。 沉没成本过于沉重,自己把所有时间都押在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没有进步,自己会进一步受挫,这样太煎熬了。

真正的陪伴,与时间长短无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