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者不显,善战者无名。 司马迁曾言:“鬼谷之术,深不可测,天下权变皆出其中。” 鬼谷子隐于云梦山,虽不涉尘世纷争,却以一部《鬼谷子》道破人世成败玄机。 其门下弟子苏秦、张仪、孙膑等人,皆以纵横捭阖之术搅动战国风云。 鬼谷子有云:“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人生逆旅,功成者未必锋芒毕露,但必深谙人性与时机。 ![]() 01识人用人,方显格局鬼谷子隐居云梦山时,曾有一樵夫每日上山砍柴,偶然窥见鬼谷子与弟子论道。 他见鬼谷子常闭门不出,便嗤笑道:“此人终日枯坐,不过是个迂腐书生。” 鬼谷子听闻后,却对弟子说:“此人眼中只见斧斤之利,未见天地之广,终其一生不过山野村夫。” 数月后,樵夫因与邻人争地界,闹至官府,最终败诉失地,郁郁而终。 鬼谷子叹道:“不识人者,必困于人;不用人者,必败于势。” 战国时,苏秦初入鬼谷门下,资质平平,常被同门轻视。 唯独鬼谷子看出他“志坚而忍辱”,私下授其“揣情摩意”之术。 后来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靠的便是精准识人——他知燕王重义,便以“存亡继绝”动之;知赵王多疑,便以“秦若强,赵必先亡”慑之。 鬼谷子在《反应篇》中写道:“因其言,听其辞;因其势,导其利。” 成功者从不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齐威王早年沉迷酒色,国政荒废,百官敢怒不敢言。 谋士邹忌以“琴瑟不调”为喻谏言:“宫商不谐,国将不国;君臣离心,社稷危矣。” 齐威王幡然醒悟,当即下令:“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 此令一出,齐国大治。 鬼谷子有言:“用人之道,在察其能、任其性、制其欲。” 真正的格局,是容得下贤才的锋芒,也镇得住小人的算计。 ![]() 02审时度势,方能制胜鬼谷子曾于云梦山巅观星象,对弟子言:“天有盈缩,地有险易,人若不知进退,必困于势。” 战国时,张仪初入秦国,正值六国合纵抗秦之势汹汹。 秦惠文王忧心忡忡,问计于张仪:“六国若铁板一块,秦何以存?” 张仪却笑道:“合纵之盟,看似坚固,实则如沙聚散——燕欲夺齐渔阳之地,楚惧魏夺陈蔡,韩赵互争上党。只需一策,其盟自溃。” 他亲赴楚国,以“秦愿割商於六百里”诱楚怀王背盟,又暗中联络齐国,许以“共分楚地”。 待楚与齐交恶,张仪立刻翻脸:“臣所谓六里,非六百里也。” 楚王大怒攻秦,反遭齐秦联军痛击,合纵之盟遂土崩瓦解。 鬼谷子在《忤合篇》中写道:“世无常势,顺势而为者,可化危为机。”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 谋士荀彧献计:“绍兵多而不整,公兵精而善用。宜以奇兵袭其粮道。” 曹操依计夜袭乌巢,焚尽袁绍粮草。 袁军大乱时,曹操却命将士高呼:“降者免死!” 十万袁军顷刻瓦解,曹操由此奠定北方霸业。 鬼谷子有言:“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袁绍空有雄兵七十万,却不知“势”在人心离散;曹操虽兵寡,却懂借“势”以弱胜强。 现代商战中,日本松下幸之助亦深谙此道。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凋敝,松下电器负债累累。 当同行纷纷裁员时,他却宣布:“员工一个不裁,工资照发,但所有人须全力推销库存。” 他亲赴乡村,以“分期付款”模式将收音机卖给农民,甚至允许以大米抵债。 短短两年,松下不仅还清债务,更占据日本家电市场半壁江山。 鬼谷子《权篇》有云:“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 真正的制胜,从不是蛮力对抗,而是于混沌中窥见破局之机。 ![]() 03隐忍藏锋,终成大事鬼谷子隐居云梦山时,曾遇一狂生登门挑衅:“先生既通天道,何不助诸侯一统天下?” 鬼谷子闭目不应,待其离去方对弟子道:“龙潜深渊,非不能飞,待风云耳。” 后此狂生投奔魏国,因急功近利触怒权贵,被乱棍逐出都城。 鬼谷子闻之叹曰:“早露者早凋,善藏者善成。” 春秋时,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为吴王夫差牵马三年。 他卧薪尝胆,暗中命文种行“灭吴七术”:赠吴王巨木建姑苏台耗其国力,献西施郑旦惑其心智,买通伯嚭谗杀伍子胥。 待吴国精锐北征齐国时,勾践突然发兵直捣姑苏,终成“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奇迹。 鬼谷子在《抵巇篇》中写道:“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 勾践之胜,胜在将“忍”字化作无形利刃——忍辱时如草芥伏地,出手时似雷霆裂空。 唐初名将李靖更将此道用到极致。 隋末天下大乱时,他因告发李渊谋反被擒。 临刑前,他高呼:“公兴义兵,欲平暴乱,奈何因私怨杀壮士?” 李渊惜才释之,但始终心存芥蒂。 李靖遂十年不争功、不结党,甚至主动请缨远征岭南瘴疠之地。 直至突厥南犯,满朝武将畏缩不前,他方请命出征。 夜袭阴山一役,他率三千铁骑雪夜奔袭,俘突厥可汗颉利,终成凌烟阁第一战神。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有言:“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 结语国学大师钱穆曾评:“鬼谷之学,非阴谋也,乃阳谋之极。” 真正的成功者,从不需要张扬声势。 他们或如张仪借势如风,或如勾践藏锋如渊,在人性与规则的缝隙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通天之路。 点个赞吧,与同道者共悟捭阖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