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欧洲药铺里,一罐罐标注着“木乃伊粉”的玻璃瓶与香料、矿石并排陈列。这种用古埃及干尸研磨而成的粉末,被当作“万能神药”高价售卖,上至王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竟争相服用。更离谱的是,这场疯狂的“食尸潮”持续了三个世纪,直接导致埃及墓葬中的木乃伊几近绝迹。这并非猎奇传说,而是人类医学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当宗教信仰、科学蒙昧与权力欲望交织,身体竟成了最野蛮的实验场。 ![]() 中世纪欧洲人坚信“吃啥补啥”,但木乃伊的特殊地位源于更深层的文化逻辑。古埃及人将尸体制作成木乃伊,本意是追求灵魂永生,这一行为在基督教语境下却被异化为“对抗死亡的巫术”。12世纪,阿拉伯旅行家将木乃伊贸易带入欧洲,修道院医生迅速将其纳入药典:他们宣称,浸泡过没药与蜂蜜的木乃伊粉末能治疗癫痫、止血甚至复活死者。更荒诞的是,教皇英诺森八世临终前被灌下木乃伊混剂,这一事件被当作“神圣疗法”载入医学手册。
当我们在嘲笑欧洲贵族的愚昧时,是否该反思:现代人对“超级食物”“基因疗法”的狂热,与当年对木乃伊粉的追捧有何本质区别? 科学进步的代价,或许就是不断打破旧的神话,却又陷入新的执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新时代的“食尸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