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说呢

 湖南杨为民 2025-05-06 发布于湖南

      回到小区,挂满了防诈标语。令我想不到的是,在我们小区居然有人下载投资APP,先后被骗走250多万元。

      我以为这是为了突出防电诈宣传效果,有意编造的。

     去问同事,他们告诉我这是真的。

       先前,小区也不断挂横幅发布消息,说是又有人被诈了几万元云云。

       说老实话,各个媒体纷纷报道电诈案例,国家还派出武装力量去东南亚国家,抓捕犯罪分子。我国有不少人受金钱诱惑,或单个或结伴跑出国外,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还落得个人财两空。

      有一个电视剧,专门反映的是反电诈的案例。剧情异常复杂,可谓惊心动魄。

      当时我还在想,这只怕是编剧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有意安排的桥段。

      谁能想到,我们这样一个宣传单位,竟然也活生生地发生了被电诈的案例。可以说,这比去了国外更可怕。

      想一想,坐在家里,平白无故地骗走了几百万。

      不是电诈太聪明,而是被诈人太愚蠢。

       我想啊,就算电诈方开出的各种条件很诱人,作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网络怎么会有高额回报的投资。

      牵涉到金融,网上有许多漏洞,各种监管也不到位,给犯罪分子留下了作案空间。

       这些做投资诈骗的,看准了一些人急功尽利,爱贪小财的心里,精心抛出各种优惠条件,勾引无知的网民。

      稍有点头脑,有点辨别力的人,是不会被人带偏的。

      恰恰有人相信,天上会有掉馅饼的好事。

      他们带着强烈的投机心态,盲目跟风,跟赌红了眼的人一样,大把大把地钞票汇了出去,以为会一夜发财,结果等来的是无穷的后悔。

       国家从上至下,经常提醒大家不要听信网络谣言,不要轻易转帐汇款。而且不时会公布典型案例。

       有人还是不信邪,像灌了迷魂汤一样,非要入局。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缺乏起码的识别力和定力,人云亦云,总幻想一夜暴富。于是,不顾一切,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任人宰断。

      锋利的刀子落下去以后,还不能醒悟,太可悲了。

      假如受骗一次后,立马收手还算有头脑。然而,一次又一次被骗,仍然执迷不悟,这怎么说呢?

      说轻点,这是缺乏生活常识,说重点,这是自作自受,活该!

      因此,面对电诈,我们要擦亮眼睛,坚决不信不进,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