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法速递 | 新《监察法》6月1日将实施,修订要点解析!

 行者无疆8c3m05 2025-05-06 发布于福建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决定》,新《监察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图片

相对比2018年3月20日施行的旧《监察法》,此次新《监察法》修改后在监察措施上规定更精准,更有力;监察程序上则更规范,更公正;监察范围上更深入,更全面。本文将就监察法修改后,重要变动部分作简要解读。

修改的重点内容

一、新增监察措施

1、强制到案(新《监察法》第21条):经依法审批可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实施,强制到案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需采取管护或留置措施的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且不得以连续强制到案方式变相拘禁。

解读:为解决被调查人经通知不到案的情形,性质很像《刑诉法》强制措施中的拘传

2、责令候查(新《监察法》第23条):在符合特定情形下经审批可采取,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违反规定的可依法予以留置。

解读:类似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需遵守义务也相同),是对未被采取留置措施的被调查人实施的一种“非羁押性措施”,在部分案件中对于留置措施起到替代作用

3、管护(新《监察法》第25条):监察机关对自动投案或者交代有关问题的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管护,主要是为了保障办案安全,避免有关人员出现逃跑、自杀等安全风险。

解读:性质为临时应急手段,一般认为系一种手段更加温和,短期内的留置,类似于短期拘留

图片

二、留置措施调整

1、法定留置期限变动: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一次不超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延长需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对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等特殊情况还有进一步延长期限规定(加2个月,即3+3+2),以及发现新的重大职务犯罪重新计算留置时间的规定,一次为限

2、重新计算机制:符合条件的情形下,最长留置期限可达16个月,但是程序限制非常严格即(1)省级以上监察机关调查的案件;(2)发现不同种的重大职务犯罪或同种的影响罪名认定、量刑档次的重大职务犯罪;(3)经国家监委批准和决定。

三、加强了权益保障

1、新增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需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相关人员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规定。

2、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变更相应措施(3天内答复),监察机关需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明确了管护、留置一日折抵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相应天数等保障权益的规定。

四、加强监督与责任追究

1、特约监察员制度:对特约监督员制度予以立法明确,通过特约调查员对监察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实行监督。

2、禁闭措施:明确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诸多违法违规行为对应的申诉情形,以及监察人员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可采取禁闭措施(期限不超七日)等规定,强化对监察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

修法之意义

图片

此次监察法的修订,积极回应了近些年监察实践中的问题,为监察机关履职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撑。

同时,从立法宗旨来看,因监察委员会于2028年3月11日正式成立并履行职责,故旧法侧重“保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而经过多年法律实施以及深化稳固,监察体系已趋于成熟,故而新法第一条修改后更侧重于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法治保障。

与检察机关的衔接

根据《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归纳可知:

1、在监委调查结束,案件移送审理部门后,对于重大疑难案件,一般会邀请检察院派员提前介入案件。

2、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法律依据为互相配合原则,仅是提供意见和建议,以确保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3、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监委一般应在正式移送10日前书面预告检察院移送事宜,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及时决定采取强制措施(一般为刑事拘留),此时留置措施自动解除

4、监委依照监察法规定收集的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指这些证据具有进入刑事诉讼的资格,不需要刑事侦查机关再次履行取证手续。但这些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还需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进行审查判断。

图片

·

重要条文变动对照表

2018实施旧《监察法》

2025实施新《监察法》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5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权责对等,严格监督;遵守法定程序,公正履行职责;尊重和保障人权,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监察对象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辖区内特定区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本级实行垂直管理或者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的单位、国有企业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可以向驻在单位的下一级单位再派出。
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可以向驻在单位管理领导班子的普通高等学校再派出;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察机构,可以向驻在单位管理领导班子的国有企业再派出。

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或者监察机构、监察专员负责。

第二十一条监察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经依法审批,可以强制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到案接受调查

第二十三条被调查人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对其采取责令候查措施:
(一)不具有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
(二)符合留置条件,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三)案件尚未办结,但留置期限届满或者对被留置人员不需要继续采取留置措施的;
(四)符合留置条件,但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责令候查措施更为适宜的。
被责令候查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监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市区或者不设区的市、县的辖区;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监察机关报告;
(三)在接到通知的时候及时到案接受调查;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
被责令候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予以留置。

第二十五条 对于未被留置的下列人员,监察机关发现存在逃跑、自杀等重大安全风险的,经依法审批,可以进行管护:
(一)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自动投案人员;
(二)在接受谈话、函询、询问过程中,交代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问题的人员;
(三)在接受讯问过程中,主动交代涉嫌重大职务犯罪问题的人员。
采取管护措施后,应当立即将被管护人员送留置场所,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第二十六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九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必要时,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实验。调查实验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四十条 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调查人员应当依法文明规范开展调查工作。严禁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严禁利用职权非法干扰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的,应当保障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避免或者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第四十一条 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第四十四条 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强制到案、责令候查、管护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第四十六条采取强制到案、责令候查或者管护措施,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经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强制到案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需要采取管护或者留置措施的,强制到案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强制到案的方式变相拘禁被调查人。
责令候查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监察机关采取管护措施的,应当在七日以内依法作出留置或者解除管护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四十七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八条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或者不需要继续采取留置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
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监察机关依照前款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调查终结的,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省级以上监察机关在调查期间,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另有与留置时的罪行不同种的重大职务犯罪或者同种的影响罪名认定、量刑档次的重大职务犯罪,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批准或者决定,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重新计算留置时间。留置时间重新计算以一次为限。

第四十九条 监察机关采取强制到案、责令候查、管护、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省级以下监察机关留置场所的看护勤务由公安机关负责,国家监察委员会留置场所的看护勤务由国家另行规定。留置看护队伍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
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第五十条 采取管护或者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伪造、隐匿、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解除管护或者留置的,应当及时通知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变更管护、留置措施。监察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强制到案人员、被管护人员以及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对其谈话、讯问的,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和时长,谈话笔录、讯问笔录由被谈话人、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
被管护人员、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管护、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第五十一条监察机关在调查工作结束后,应当依法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性质认定、程序手续、涉案财物等进行全面审理,形成审理报告,提请集体审议

六十二条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从各方面代表中聘请特约监察员。特约监察员按照规定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行监督。

第六十四条监察人员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为防止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监察机关经依法审批,可以对其采取禁闭措施。禁闭的期限不得超过七日。
被禁闭人员应当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监察机关经调查发现被禁闭人员符合管护或者留置条件的,可以对其采取管护或者留置措施。
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适用于禁闭措施。

第六十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十九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利害关系人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一)采取强制到案、责令候查、管护、留置或者禁闭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或者变更的
(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或者明显超出涉案范围的财物的;
(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或者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五)利用职权非法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或者侵害企业经营者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十五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
(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
(四)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五)违反规定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七)违反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的;
(八)违反规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规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十四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
(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
(四)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五)违反规定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七)违反规定采取强制到案、责令候查、管护、留置或者禁闭措施,或者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或者变更的;
(八)违反规定采取技术调查、限制出境措施,或者不按规定解除技术调查、限制出境措施的;
(九)利用职权非法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或者侵害企业经营者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十)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图片

郭晨阳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刑诉法硕士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图片

师从刑事诉讼法学泰斗王敏远教授,英语专业八级,盈科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理事,盈科浙江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盈科杭州刑事重案部核心成员,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咨询律师,盈科全国优秀刑事律师、青年领军人才,参与撰写著作《盈的秘密②——有效辩护的53个证据突破》,发表数篇刑事辩护相关论文。执业以来专注刑事领域,承办过包括浙江、上海、山东、江苏、江西等全国各地各类案件,其中大量为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部门律师60余名,多人具备公、检、法工作经历,立足精英律师团队,为全国各地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主办案件(部分):山东某集团公司串通投标罪一案(某地级市刑事HG不起诉第一案)、严某故意杀人罪一案(不起诉)、严某非法经营、骗取出口退税罪一案(涉案数十亿元,撤销案件)、王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涉案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4296万条,违法所得1800余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浙商企业家王某涉嫌合同诈骗罪、骗取贷款罪、职务侵占罪、非法买卖枪支罪一案(两罪名无罪,一审缓刑)、陈某操纵证券市场罪一案(中国证监会移送)、上海市王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一案(国家审计署移送,涉外案件)、津巴布韦籍C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一审辩护等。

彭敏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图片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法学科班毕业,自从业以来,一直专注于办理刑事案件,已办理数十起各类刑事案件,包含经济犯罪、职务犯罪、企业犯罪等,最大程度上为当事人争取了合法利益,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经办案件(部分):严某故意杀人罪一案(不起诉)、严某非法经营、骗取出口退税罪一案(涉案数十亿元,撤销案件)、王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涉案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4296万条,违法所得1800余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