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景区人潮汹涌的景象让我望而却步,想着带孩子回老家体验田园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驱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初夏的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突然,孩子指着路边一片橙红色的小花喊道:“ 妈妈,快看!好多蜜蜜管!”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地黄开花了,橙红色的花朵垂挂在茎秆上,像一串串小巧的风铃。 ![]() 孩子兴奋得不行,直嚷着要停车去看看。刚停好车,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花丛。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瞬间眼睛亮了起来:“好甜!” 我们蹲在花丛边,一边品尝花蜜,一边采摘。 带着这份甜蜜的惊喜,我们继续踏上回家的路。快到村子的时候,路过一片翠绿色的植物,大声喊道:“妈妈,这是什么植物!” ![]() 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大片植物整齐排列着,和记忆中这片种玉米的地模样大不相同。我也犯了迷糊,怎么现在全是陌生的植物? 孩子好奇心爆棚,拉着我就往那边跑。蹲下身仔细观察,我拿出手机,用植物识别软件一拍,结果显示 —— 柴胡!这个答案让我又惊又喜,没想到经常在中药店里听到的柴胡,竟然在眼前成片生长。 正巧,隔壁的王婶扛着锄头走过来。我赶忙向她请教,王婶笑着解释道:“没错,这就是柴胡!现在种玉米收益不高,村里人商量着改种草药,这片地就种上了柴胡。这柴胡可是宝贝,很多治感冒的中药里都有它呢!”
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偏爱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灌丛之中,甚至在岩石缝隙、荒芜的草地也能寻觅到它的踪迹。耐寒耐旱的特性,让它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干旱少雨的时节也能顽强生长。 北柴胡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卓越的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北柴胡就已被载入中医药典籍,成为治病救人的良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它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在中医理论中,北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在感冒颗粒、柴胡舒肝丸等众多中成药中,都能看到北柴胡的身影。 ![]() 听了王婶的话,我恍然大悟。 随着时代变化,村里的种植产业也在不断调整,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就能变成治病救人的良药。孩子听得入神,还轻轻抚摸着柴胡的叶子。 从地黄花蜜的甜蜜惊喜,到柴胡田的意外发现,给孩子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自然与知识课堂。或许这就是田园生活的魔力,总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的旅程增添别样的色彩与珍贵的回忆。 人间草木皆有情 “何其有幸,得卿青睐”
|
|
来自: 书中淘乐 > 《花草蔬菜苗木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