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如何体现中间学科的特性?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是唯一出路!中国心理学论坛第112场简报

 高行之 2025-05-07 发布于山东

为心理学安上植入讲透

让心理学回归心之道理的中文逻辑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623篇原创文章

(总第639篇)

============================

编者按这是2025年4月30日中国心理学论坛第112场的简报,本期讨论主题: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是怎样的?心理学如何落实这种关系?

感谢参加中国心理学论坛的每一位伙伴!

中国心理学,因为有您而更加精彩!

中国心理学论坛第111场简报

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心理学被定义为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然而,如何体现心理学作为中间学科的特性?西方心理学却一直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反而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科学与人文两条路线的争斗,争了一百多年了,仍然水火不容,以至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纠缠不清。

那么,生理与心理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学如何落实这种关系?这就是中国心理学论坛第112场的主题。

本场论坛由河南的玉珍老师主持。四川的大容、安徽的山野园丁、河南安阳的张建新老师等发言。

论坛回顾了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会士、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李其维老师的观点,详情请点击这里阅读《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李其维谈中国心理学:心理学与脑神经学、生理学及两种取向》全文,明确了西方心理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介绍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心理学——龙心理团队给出的心理学的数学表达公式,详情请点击这里阅读《神奇的中国心理学:可以简化为一个数学公式,只要了解当下的问题是什么,就可以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全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心理学能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

不仅如此,本场论坛还展示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心理学——龙心理借助龙心理团队提出的中国特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带来的心理学的突破,明确了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其既借助于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又不完全依赖于二者的“中间学科”的特性,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不依赖于生理学与脑神经学,也不依赖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真正独立自主的学科,把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中间学科落到了实处。

本场论坛充分展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心理学——龙心理相较于西方心理学的优势,为中国心理学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欢迎加入龙心理团队,学习中国1-2-3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心理学,推动中国特色心理服务的创新发展!有意者可扫下面的二维码。
图片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发心理领域最强中国音

欢迎参与“中国心理学”论坛!
每周三晚21点开讲
地址:腾讯会议
会议号固定请收藏:670 6436 7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