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和相机铭牌一致,标题使用了牡丹的汉语拼音。 ![]() Mudan MD-1D LED是我能够买得起的唯一的国产带测光的双镜头反光相机,根据我的知识储备,它应该是国产唯二的带测光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之一,另一台是大名鼎鼎的风光Ⅲ。 (下图来自网络) ![]() 风光Ⅲ是试制品,存世量极少,价格属于收藏等级,牡丹LED虽然很不完善,但至少是量产的,所以我有缘得以拥有。 ![]() 这台牡丹LED到手的时候和废品没啥区别,快门卡、自拍卡、测光坏、调焦坏,全身没有什么好的地方。通过维修基本恢复正常,关于该机的机械结构的维修,在此就不详细讲述了,国产双反都差不错结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往期的文章,链接“维修国产双镜头反光相机”。需要做一个说明的是,该机的慢门机、自拍和海鸥4系列双反是有区别的。 底盖缺一个脚钉,重新铆接 ![]() ![]() 取景器开合导轮缺失,重新铆接 ![]() ![]() 缺少取景放大镜,重新安装 ![]() ![]() ![]() 作为唯二的带测光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之一,该机的最大特征莫过于它的测光系统——CDS测光,LED三灯显示,非TTL方式的机外旁轴测光。 ![]() 然而,该机的测光十分简陋,连ISO感光度调节都没有,只能固定ISO100,虽然使用者可以换算,但实实在在很不方便。作为影响测光值的非常关键的光圈和快门,也仅仅只是通过变化遮光片的明暗来调整CDS的光线接收。 ![]() 打开相机铭牌后面的盖子,就可以看到该机的测光电路了,简单的电路板上有一个电位器、一个三极管、一个色环电阻、三个LED、一片集成块。大概原理差不多就是比较电桥是否平衡,有压差就红灯,相同就绿灯。测光系统的CDS装在相机摄影镜头总成的面板上,这块圆形的电路板上有两条圆弧形的覆铜,看上去有点像电位器的样子,然而并不是。假如这两条覆铜片改成电位器,由光圈、快门调节杆带动从而调整电路电阻值,取代原始的遮光片方式达到调整测光参数的目的,那该机的测光无疑更上一个档次,然而丹东相机厂并没有这样做,估计在设计制作上有一定难度吧。 ![]() ![]() ![]() ![]() ![]() ![]() ![]() 将该机的测光调整准确后,我装上一卷乐凯航空卷出去试机。本着坚信测光靠谱的原则,我在好几次发现曝光参数不太正常的情况下,坚持选择按照相机测光值拍摄。待到冲洗出来,才发现,该机的测光不太靠谱,在比较阴暗的地方欠曝大约1-2档,亮的地方欠曝稍微好些,大概和CDS老化有关吧。同时,该机的LED在室外光线稍微亮点的情况下根本没法看得清。 ![]() 至于该机的成像,就没啥好说的了,三片镜头专属的旋转风格在光圈数值小于8就会出现,边缘成像即使在光圈8的情况下也有崩的现象。不过,底大一级压死人,虽然整体不济,但放大看并不比135相机的标头成像差很多。 ![]() 另外,该机取景器毛玻璃的画幅框有点意思,好几种框线,感觉搭配不同的挡片分别用120/135胶卷能玩出花儿来。 ![]() 自冲自扫,仅供参考 胶卷:乐凯航空卷ISO100 冲洗:D76 扫描:EPSON F3200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