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序 ● ● 中医献方运动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收集民间中医秘方、验方和单方的活动。这一运动旨在抢救和整理中医文化遗产,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发布《关于收集秘方的通知》,标志着这项工作的正式启动。各地卫生部门迅速响应,组织医疗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民间郎中、药农和普通群众。经过专业医疗人员的整理筛选,被汇编成《中医验方汇编》等资料,为基层医疗提供了宝贵资源。 ![]() 以下小编整理“献方运动”中的偏方医方50个与大家分享: 一 消化系统疾病 肠梗阻方 【方01】川大黄3钱、熟附子1钱、细辛1钱、清半夏3钱、粳米4钱、生甘草2钱、广木香2钱、大枣(去核)4片 【方02】括萎4钱、半夏3钱、黄连3钱、黄芩3钱、陈皮3钱、川朴3钱、枳实3钱、川军3钱、芒硝3钱 【用法】水煎服,先服第一方,再服第二方。 【主治】肠梗阻(腹胀、阵痛、呕吐)。 【出处】县医院杜元志献方。 痢疾方 【药物】凤尾草1两。 【用法】水炖服,赤痢加冬蜜,白痢加红糖。 【主治】急性痢疾(脓血便、里急后重)。 【出处】谢联榕献方。 阑尾炎方 【药物】当归3钱、白芷5钱、薏仁1两、丹皮5钱、附子3钱、黄柏3钱、桃仁5钱、川军4钱、芒硝3钱、桔梗3钱、冬瓜子1两。 【用法】水煎服,连服3~6剂。 【主治】急性阑尾炎(化脓加玉米1两)。 【出处】县医院经验方。 二 感染与传染病 恶性疟疾方 【药物】常山3钱、醋灸鳖甲3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恶性疟疾(寒战高热)。 【出处】谢联榕献方。 预防麻疹方 【药物】桃仁1钱、当归1钱、红花1钱、二花1钱、京芍1钱、甘草5钱、荆芥穗1钱、脐带3寸(焙干)。 【用法】煎服,新生儿分2次服。 【主治】预防麻疹。 【出处】民间验方。 中耳炎方(吹耳散) 【药物】西月石5钱、镜面硃砂少许、大梅片1分。 【用法】研细末吹耳,每日2~3次。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出处】祝桥严焕纯献方7。 三 皮肤与外科疾病 淋巴结核方(消斑汤) 【药物】鲜泽漆10克、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用法】煎服,连服1~2个月。 【主治】淋巴结核(斑历)。 【出处】老中医经验方。 手足癣方(扫癣汤) 【药物】乌梅50克、贯众50克、苦参50克、土荆芥100克。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 【主治】手足癣(瘙痒、脱屑)。 【出处】老中医经验方。 牛皮癣方(斑皂散) 【药物】斑蝥3分、皂角刺1钱、车前草根1钱。 【用法】醋调擦患处至起黄泡,刺破流液。 【主治】牛皮癣(鳞屑瘙痒)。 【出处】延庆吴延藻献方。 四 妇科疾病 ![]() 痛经方 【药物】黄花金龟60克、羊肉60克、米酒250毫升。 【用法】炖服,吃肉喝汤。 【主治】脾肾阳虚型痛经。 【出处】献方集。 ![]() 闭经方 【药物】白胡椒5克、台参15克。 【用法】母鸡共煮,吃鸡喝汤。 【主治】气血虚弱型闭经。 【出处】献方集。 ![]() 带下症方 【药物】砂仁3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20克、黄柏10克、柳树根30克、乌贼骨15克、白芷10克。 【用法】水煎服,10日一疗程。 【主治】宫颈炎及带下症。 【出处】祖传验方。 五 其他杂症 ![]() 癫痫方 【药物】元明粉1两、朱砂2钱。 【用法】研末,每次2钱,白水送服。 【主治】癫痫发作。 【出处】谢联榕献方。 ![]() 虚劳咳喘方 【药物】干姜3钱、泽凉3钱、人参3钱、山药2钱、肉桂2钱、寸冬3钱、炙草2钱。 【用法】煎服,每日1剂。 【主治】虚劳咳喘(畏寒乏力)。 【出处】献方集。 ![]() 烂脚膏 【药物】旧鼓皮灰、谷糠油半杯。 【用法】调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下肢溃疡(老烂脚)。 【出处】三墩沈和尚献方。 附:完整药方列表(剩余35例) 噎食病方:珍珠2分、元寸2分、明雄4分、梅片4钱、龙骨1钱、月石2钱、石膏1两、牛黄1分(外用)。 湿热碎疮方:蟾蜍1个(煮烂滤汁一次服完)。 祛风化浊汤:苍术30克、黄柏30克、车前仁50克、萆薢30克、土茯苓30克、秦皮30克、威灵仙30克、豨莶草30克、马蹄金30克、红花15克、蜂蜜200克(煎服)。 肺热咳嗽方:桔红3钱、百合2钱、阿胶2钱、桑白皮3钱、甘草2钱、云母2钱(煎服)。 疔疮方(立马回疗丹):降药2钱、大红三仙升2钱、煅磁石1钱、煨石膏粉、杜蟾酥1钱(外用)。 干癣方(二乌散):川乌1钱、草乌1钱、斑蝥1钱、狼毒1钱、雄黄1钱、红花1钱(香油调敷)。 月经先期方:鹿衔草30克、金樱子30克(水煎连服3~4剂)。 丹毒方:鲜马齿苋煎汤外洗。 哮喘膏:乌鸡蛋2个、镜面砂3钱、川贝3钱、枣花蜜3两(蒸膏内服)。 消渴症方:黄连2两、麦冬1两、苦参1两、生地7钱、知母7钱、牡蛎7钱、天花粉7钱、人参5钱(牛乳丸剂)。 湿热浸淫疮方:土茯苓3钱、连翘3钱、紫地丁3钱、荆芥6钱、艾叶5钱、螵蛸1两、透骨草6钱、三春柳3钱、甘草3钱、花椒一撮(外洗)。 头痛散:薄荷5钱、川芎6钱、白芷4钱(研末每服2钱)。 淋巴结核外敷方:生川乌、草乌各30克(蜂蜜调敷)。 胃病方(生姜泻心汤):生姜3钱、清夏3钱、黄连8分、甘草1钱半、人参1钱、干姜1钱半、大枣3枚(水煎)。 麻疹预防改良方:脐带焙干入药煎服。 肠梗阻外治方:小米发酵液加红糖、雨淋土(外敷)。 闭经活血方:川芎、当归、香附、牛膝各30克,雄鼠屎60克(研末冲服)。 疟疾外洗方:常山配醋外敷。 湿疹方:鼓皮油调谷糠油外抹。 疔脚溃烂方:九一丹掺膏药贴敷。 脾虚带下方: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补气血)。 湿热黄疸方:凤尾草配茵陈煎服。 虫积腹痛方:槟榔配南瓜子研末冲服。 虚寒泄泻方:干姜配山药温中止泻。 瘰疬溃烂方:小米发酵液外敷促愈。 痈疽肿毒方:二花配连翘清热解毒。 风湿痹痛方:威灵仙配豨莶草祛风除湿。 小儿惊风方:朱砂配琥珀镇惊安神。 烫伤方7:煅石膏调麻油外涂。 崩漏方:艾叶炭配阿胶止血调经。 失眠方:酸枣仁配夜交藤养心安神。 跌打损伤方:红花配乳香活血化瘀。 口疮方:冰片配硼砂研末外撒。 水肿方:车前仁配茯苓利水消肿。 牙痛方:细辛配白芷煎汤含漱。 注:以上方剂涉及毒性药材(如斑蝥、常山)或特殊用法(如脐带焙干),需严格遵循中医师指导,避免自行滥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