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简介】林艺谋,福建华安人,文博研究员。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系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成员、福建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福建省文物局专家库成员;漳州市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政协漳州市文史研究员、漳州市文物保护巡查员和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荣誉。近年来,本人先后在《天安门文学》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顶端新闻》等平台发表网络文学作品50多篇。 ![]() 进宝状元的故事 文/林艺谋 白浮濑“贡珠”石刻,明清《漳州府志》、《龙溪县志》均有记载。该石刻对于研究当地人文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它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枪空自然村九龙江畔一白浮濑滩的一块大灰色块岩上形似“蜈蚣”,重约10吨,呈半椭圆形,望江的一面呈垂直平面。石刻坐西北朝东南,刻有斗大楷体字“福珠”、“王質立 抱□书”七字,“福珠”两字的每个字宽70厘米、高70厘米,寓意此珠是祸不是福。 蜈蚣石靠山的一面呈半圆形,在石头的表面有一条条“石路”,连接到石背上的一个碗口大的洞,据说那是蜈蚣精在此修炼长年累月留下的足迹。石洞一直延伸到石头的内部,深不见底,是蜈蚣精的居室。据村里的老人讲,此处为宋朝九龙江北溪“贡珠”的发祥地,引申出一个“进宝状元”的美丽故事在传说。 话说上古时代,有一条蜈蚣在此修炼成精,得一内珠,尚未得幻化之道。相传宋朝的时候,村里有一位年轻的樵夫,以砍柴为生,虽然成家立业,家道却十分贫穷,夫妻俩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发财,故引出了得珠献宝中状元的故事来。传说樵夫有一次到“店仔圩”①白浮濑钓鱼,到“日豆”②发现放在溪边石头上“胶志”③里的饭团不见了,一连几天,他就感到奇怪。有一天,樵夫照常把“胶志”放在石头上,自己去躲在石头后看动静,不久,奇迹出现了。原来有一只象草鞋板大的蜈蚣从石头缝钻出来,把闪闪发光的蜈 蚣珠吐在旁边,爬上“胶志”里吃起饭团,樵夫在石后看得一清二楚,心想,这蜈蚣珠是宝物,如何才能把它弄到手呢?经过几天的考虑,他再次到这里钓鱼,备了一只小船,把用包有鸭蛋炒酒的饭团放在原处。不久蜈蚣闻到香味,果然又出来,樵夫趁蜈蚣吃得津津有味,昏昏欲醉的时候,跳上石头取来宝珠,并用刀把大腿割了一缝,把珠塞了进去,你道为何樵夫要把宝珠寒进大腿?因蜈蚣珠属活宝——驱邪去病、延年益寿,且会跳能飞,他把宝珠塞进去后,伤口自然愈合,樵夫跳上小船,船就驶离。 据说蜈蚣精失去内珠后就会元气大伤而亡,因此,蜈蚣精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运足内力像箭一样向小船追去。再说,樵夫前面拼命跑,后面娱蚣出力追。驶到了“枪空”后,邹公爷靠船跑上沙滩,蜈蚣也随后赶到,这时,正值中午天热沙烫,那蜈蚣失去宝珠,加之“顶煎熬下迫”了,追不上几步就毙命了。樵夫得到了蜈蚣珠后,不敢停留,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向朝廷献宝。 皇帝闻报,即传他上殿,经检查,大腿并无宝球。皇上大怒,责其欺君,令人推出去斩首。此时,国师保奏,此人看来献宝是实,不如如此如此。皇上准奏, 就将樵夫关押起来。 是夜,关押樵夫的牢房内光芒四射,亮如白日,国师与皇上都惊呆啦!次日就命御医检查其全身,终于在头皮上找到了宝珠。樵夫夺宝有功,龙颜大悦,说他进宝有功,封为“进宝状元”,樵夫不愿为官,请求管辖新圩一带的山林竹木。为什么樵夫要求管理这片山林?原来,他在家时经常编织一些竹器到新圩去卖,每每被地保侮为偷竹,常常被罚,而且是罚每家分发一个饼。皇上准奏,赏赐封地:“上到茶硔、下到石码江东沿江两岸的土地”。县官妒嫉樵夫封赏丰厚,从中作梗假传圣旨为——上到二硔,下到枪孔。樵夫得知此事后被活活气死,其妻多次上告无门后郁郁寡欢而终。后来县官假传圣旨一事受到同僚弹劾,皇帝以欺君之罪抄家入狱,真是菜瓜敲狗两头断,竹篮打水一场空。 注:①店仔圩: 新圩镇新圩村的地名。②日豆:中午时。③胶志:圆形草编袋。④枪空:新圩村的一个地名。⑤顶煎下熬迫:形容空气和沙滩都酷热难当。 本期审稿编辑/柳汀林艺谋文集链接: 林艺谋采写 | 仙都中心小学的建设始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