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友 钦君锦绣蕴肝肠,李杜余人始对当。 早计虽难佩荷紫,秋科却得踏槐黄。 青春岁月笔非短,耄耋光阴纸未荒。 底是何忱擎汝志,至今仍爱退锋郎?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5月7日。 诗的意思是:钦佩君卿锦绣蕴含肝肠,李杜的余人才能与你相当。早年的盘算中虽然很难佩戴荷紫,可秋科闱试中却得以一踏槐黄。青春岁月笔即非短,耄耋光阴笺纸仍旧未荒。到底是怎样的心忱擎起了你的志向,到如今还仍然钟爱着退锋之郎? 首联中的“锦绣肝肠”,典出唐代诗人李白的《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成典,比喻满腹诗文,善出佳句。用典见宋代诗人史浩的《和建王颐真庵》诗:“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又见宋代诗人刘子翬的《次韵白水雪梅二诗》其二:“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余习爱寻梅。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边台。无言自得幽贞意,莫吐肝肠锦绣才。” 这一联中的“余人”,指后代、苗裔。见晋代诗人左思的《魏都赋》:“且魏地者,毕昴之所应,虞夏之馀人。” 这一联中的“对当”,意思是匹敌,相当。见《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横行天下无对当。”又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有一秀才,姓沈名灿若,年方二十岁,是嘉兴有名才子……娶妻王氏,姿色非凡,颇称对当。” 颔联中的“早计”,意思是早早地盘算。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清湘驿送祝贺州南归》诗:“海内交情两断金,离歌倡和俱吴音。桃花如雨暮春酒,竹箭有筠他日心。万里书来蜀道易,四愁诗成湘水深。田园将芜各早计,一棹五湖能见寻?”又见宋代诗人朱翌的《分水县舍夜遇大雪》诗:“挥扇解衣真早计,果然一夕变春阴。屋头瓦裂风掀户,床上珠跳雪满衾。我自不妨高枕卧,人今更有惜花心。此行特地非乘兴,明日扁舟兴亦深。” 这一联中的“荷紫”,指古代官员的一种服饰,佩带作为衣饰的紫色的囊。见《晋书·舆服志》:“八坐尚书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於左肩……或云汉世用盛奏事,负之以行。” 这一联中的“秋科”,指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见《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尊夫人相念至深,二令兄促歸亦急,且欲同应秋科,实人間美事。” 这一联中的“踏槐黄”,即“踏槐花”,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用典见宋代诗人姚勉的《郡守宴状元乐语》:“几多文士踏槐黄,实出伦魁在瑞阳。千古河连留地谶,一声胪唱破天荒。金钗笑拥龙头客,宝篆浓薰燕寝香。方国荐贤蒙上赏,匪晨有诏下芝堂。” 尾联中的“退锋郎”,是秃笔的拟人戏称。见李升华七律诗《退锋郎》:“郢雪平添须鬓香,尤珍此位退锋郎。虽没总写汉三赋,却可长随楚九章。一捧墨魂弥思窄,千钧笔力补文荒。吟毫历久小翻大,更比篇篇诗韵长。”又见他的《辛勤》诗:“走笔无关锦绣肠,辛勤只借退锋郎。因能以纸抒三恨,便每从文效九章。愧己难成八叉手,羞吾忝列一门墙。唯期可改蹉跎命,不惜裁诗兼路忙。”还见他的《勤忙》诗:“衰身愈老愈勤忙,日日笔耕涂两章。花甲还疏管城子,古稀却近退锋郎。每矜纸底骈词秀,颇喜笺头醉墨芳。我写篇篇余味苦,读来谁解韵悠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