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图
![]() 地形图
有关赵景和,《爝火录》有其记载,钱海岳《南明史 卷一〇七 赵景和传》与李书颇不一样,如录:赵景和,字万育,钱塘人。天启七年举于乡(胡案:李书为:天启六年举人,捡《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天启五年有会试,六年误。捡民国《杭州府志 卷一〇九 选举》举人天启七年:赵景和,仁和人。)授嘉兴教谕。累迁泸州知州。安宗立,调广德。帝幸芜湖,马士英挟太后道州,纵兵杀掠,谕出金犒师。景和裂檄怒,下令有不奉诏而南逸者,毋许入。士英在城下请见,诱以甘信,叱曰:“汝国家元臣,不思报恩,酿成祸败,国家何负汝如是也?汝云护驾,驾今安在?不护帝而护太后,人传若母,谁不知也?速去,吾剑锋耻饮尔贼臣血。”士英大怒,令子銮攻之,民心雄固,城坏随修,后力不支,遂陷。景和坐堂皇,士英入,不迎。士英曰:“尔小吏,敢抗我也?”景和曰:“尔蛮獠,非人类,今日为国死,然恨不死外难而死奸相耳。”士英杀之。 钱海岳先生之说,有点不靠谱,马士英之子,前言扈驾弘光帝,此处非也。不过,这一段记载,明显是钱先生为了打击当时的汉奸而发,不可作为信史也。 然后就是马士英之恶,人皆知也,李书言及“先期遣使行赂,兵乃不入城。四乡悉被淫掠,而城中得无扰”。读来不禁泪奔。 潞藩亦知此时为监国,是把自己往火上烤也,坚辞不就。顾先生引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乙酉 六月初九日》曰:“初九日,家仆从武林来,乃知潞藩于初七日受皇太后命,初八日登监国之位矣。盖奸人为假报,武林日日报捷,日日迎驾。……(胡引:初六日早,抚按尚欲出关,总镇王之仁已至崇德。)及初六下午大珰数人来,乃不能掩。初七日,皇太后请潞藩谕以监国之意。潞王坚辞。太后泣谕再三,乃受命。初八日登监国位,杭民大悦。(是日有彩云在藩府上。)” 潞藩就监国,顾先生引黄道周日记,说明军权政权皆在马士英之手,不录。但是,其军事安排可以一观:朱常淓出任监国后,任命浙江巡抚张秉贞为兵部尚书,以嘉湖道吴克孝接任巡抚,以潞府曾长史为监军御史前往方国安营,“令发兵分守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处”,“翰林简讨屠象美兼兵科监阁部兵往苏州同总兵王之仁堵遏;又令御马监太监李国翰、司礼监太监高起潜扼防平望。 这几个地方,从此图看不大出来,若用地形图则可以看出,是一个比较好的防御方案。 然而,用顾先生的话就是:可是,朱常淓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监国次日(六月初九日)就按照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去同清军讲和,以割让江南四郡为条件。......他回到江南以后写了一篇名为《北使纪略》的文章恬不知耻地宣扬自己效忠于明朝廷,背后却到处散布清军势大难敌,劝人及早投降,被人称为“活秦桧”。这次,又在马士英主持下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乘坐悬挂着“奉使清朝”旗帜的船只,去同清方密商卖国事宜了。 顾先生对于此事,引用了《平吴事略》:“顺治二年乙酉六月初九日,大清兵抵嘉兴,时马士英在杭,命督府陈洪范与大清议和,过嘉兴,舟旗书'奉使清朝’。”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