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龙杰:灵璧九顶山传奇:王婆数峰记

 新用户7391BFGL 2025-05-08 发布于安徽
九顶山自虐自娱记

灵璧九顶山传奇:王婆数峰记

(民间传说)


安徽灵璧  张龙杰

 在悠悠岁月长河的冲刷下,古老的华夏大地遗留下无数传奇故事,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深处的璀璨星辰,闪烁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而灵璧九顶山的故事,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辰,在皖北大地世代流传,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寄托。

  九顶山,雄踞于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北部,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江苏、安徽两省的交界处。解放以后,这里因九顶山而被命名为“九顶公社”,后又改为“九顶区”,直至1992年撤区并乡,才更名为如今的“朝阳镇”。它东、北分别与江苏省的岚山、双沟两乡镇接壤,西、南分别与下楼、尤集、渔沟镇相连,北距徐州、南距灵城均为50公里左右,104国道如一条银色的丝带,横穿镇北的邵埝村,北距徐州观音机场也仅有8公里之遥  。

  这座古老而茂密的九顶山,由九座山峰组成,区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其最高峰居中,海拔188米,宛如一位威严的王者,傲立群山之巅,是安徽省灵璧县当之无愧的第一山。它的周围,8座大山如同忠诚的卫士,紧紧环绕,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故得名“九顶山”。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九顶山还只是一座无名的山脉,山上风景秀丽,四季如画。晨曦初照时,山峰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如梦如幻;落日余晖中,山峦又被涂抹成橙红色,美不胜收。青山流泉,鸟语花香,宛如人间仙境。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着凡人的目光,就连天上的仙人也为之倾心。

  一日,一群仙人云游至此,被九顶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便按下云头,落在山上。他们站在山顶,俯瞰着四周的景色,不禁陶醉其中。这时,一位仙人突发奇想,说道:“如此神奇的山峰,大家不妨数数,看它究竟有几个顶。”  众仙一听,都觉得有趣,便纷纷散开,点数起山头来。

  有的仙人说:“我仔细数过了,明明是九个顶。” 可另一位仙人却连连摇头,反驳道:“不对不对,我数来数去,只有八个顶。”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原来,他们数的时候,浑然不觉自己屁股下还坐着一个顶,自然怎么也数不清楚了。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就传到了天庭,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闻此事,心中十分好奇,便决定派北海神仙王婆前去查个究竟。王婆领了玉帝的旨意,带着家小,驾着祥云,来到了九顶山。

2018九顶山攻略,拿走不谢,九鼎山攻略

  王婆站在山脚下,举目望去,只见九顶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水花飞溅,似银珠洒落;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王婆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一时间竟也忘了自己的使命。

  过了许久,王婆才回过神来,开始仔细观察起这座山。她沿着山间小路,缓缓向上攀登,一边走,一边数着山峰。可是,数来数去,她也和那些仙人一样,怎么也数不清楚到底有几个顶。王婆心中十分困扰,但她生性倔强,决不言弃。

  第二天,王婆又带着儿女,再次登上九顶山。这次,她还特意带来了一摞黑碗。她心想:“我每数一个山头,便让孩子们去山头扣上一只黑碗,这样总该能数清楚了吧。”  于是,她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起来。

  王婆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数着,每数到一个山头,就吩咐孩子们将黑碗扣在山顶上。就这样,她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数着,扣着,终于,她数完了所有的山头。当她回头望去,只见九个黑碗整齐地排列在九个山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王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座山真的有九个顶。

  王婆心中十分高兴,她终于完成了玉帝交给她的任务。于是,她赶忙带着家小,回到天庭,向玉帝回禀道:“玉帝,臣这下可数对了,这座山确实有九个顶。”  玉帝听了,微微一笑,问道:“王婆,你是如何数的?” 王婆便将自己用黑碗扣顶的方法,一五一十地详细禀明。

  玉帝听后,龙颜大悦,称赞王婆聪明伶俐,办事得力。从此,这座山便被人们称为“九顶山”,而王婆数山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据说,自从九顶山被王婆用黑碗扣过之后,山上的山峰就不再长高长大,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封印住了。

  在九顶山的诸多传说中,还有一段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更为这座山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话说当年,朱元璋带兵打仗,路过九顶山。他站在山下,抬头望去,只见九顶山山势险要,气势磅礴,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大地。山上绿树成荫,清泉潺潺,山下依山傍水,有冠山湖、马山湖、九顶湖环绕,景色十分秀丽。朱元璋身边的谋士们见此情景,纷纷向他进言,认为此地乃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建议他在此定都。

  谋士们皆曰:“吾主万岁万万岁,朱(猪)进圈,一统江山万万年。”  意思是说,朱元璋姓朱,而此地的山势如同一个猪圈,朱元璋在此建都,就如同猪进了圈,预示着朱氏统治天下千秋万代。朱元璋听后,心中大喜,觉得此言有理,便决定在此建都。

  然而,唯独军师刘伯温对此表示反对。刘伯温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他深知此地虽好,但如果朱元璋在此建都,明朝的统治时间可能会太长,这有违天意。于是,他便向朱元璋献计道:“吾主万岁,此地建都虽好,不如再向南射一箭之地建都更好。”  朱元璋对刘伯温一向是言听计从,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结伴 九顶山徒步

  于是,朱元璋亲登九顶山的第九个最高山峰,端起弓箭,用力向南射去。只听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飞驰而去。朱元璋赶忙派人紧跟其后,观察箭落何处。谁知,箭刚要落地之时,突然一只白鹤从空中飞来,伸喙把箭叼走。朱元璋及跟随之人都看傻了眼,心中暗自纳闷:这白鹤能叼箭往何处呢?

  这时,刘伯温微微一笑,说道:“皇上乃真命天子,这只白鹤非寻常之鹤,此乃上苍所遣,来助皇上一臂之力呐。”  朱元璋听后,心中大悦,却不知自己已中了刘伯温的计谋。原来,刘伯温明知此地昌吉、风水绝佳,却故意让朱元璋远离此地,他心中暗想:离的越远,明朝存世越短!

  后来,那只白鹤叼着箭一直飞到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才将箭放下。朱元璋无奈,只好在南京建造了大明王朝的都城。从此,朱元璋的“一言九鼎(顶)”与九顶山便密不可分,更为九顶山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如今,岁月的车轮已滚滚前行了数百年,但九顶山依然屹立在灵璧北部,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王婆数山的故事,以及朱元璋与九顶山的传奇,依然在当地百姓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九顶山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九顶山,也以它那雄伟壮观的景色,神秘迷人的传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感受它那独特的魅力。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