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只认色儿” 提笔已先笑,为啥?满脑子里都是“俺就只认色儿啦,哈哈哈……”,余音绕梁吔。 五一过后,就是“母亲节”,社区领导特邀我们腰鼓队参加母亲节活动,这几天我们加紧排练《母亲是中华》的队形变换。 我自以为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应该适用于同龄的姐妹们,便先把整个舞蹈量化为:前奏及A B C四组动作,再把整首曲子连贯起来(前奏+A+4+A+B+ C+B//前奏+A+4+A+B.+C+C +1/2c+4),还把位置编号,把队形画图做了图例发到群里。之后信心满满地跟姐妹们说:“我先喊着数节拍,每个人熟记队形变换的'点’即哪个节拍及自己的位置,'面’及哪个队形及前后左右的距离。咱多喊着走几遍,每个人头脑中有了整体认知后,再跟音乐,肯定多快好省。” 结果呢,几遍下来,我心里明镜似的,可姐妹们的表情告诉我,效果不佳。有几个姐妹提议:“咱跟音乐吧。”我带着不解打开音响,起跳。嘿,跟了两遍音乐,队形变化有模有样了,惊喜这意想不到收获。 跳累了,坐下来,聊道:“我讲的还是没听懂?”小妹幽默风趣地回我:“是,俺这就跟傻小子不认识毛票儿(纸币)一样,俺只认色儿,音乐一响,该往哪儿站往哪儿站啦,哈哈哈!” 好形象的比喻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脸上的肌肉都不够使了。 笑过,思忖:是我跳入经验的陷阱,是我太想当然了,是我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嘻嘻,看来“说”真不如“做”,确实是实践才能出真知。 2025年4月30日。 作者:多彩人生 ◆多彩人生:【简读素看】《辈份》有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