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硅碳负极设备龙头,再获超亿元融资!

 DT_Carbontech 2025-05-08 发布于浙江

近日,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姆特”)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光速光合、张家港产投、德同资本、天堂硅谷、国君创投等多家机构,千乘资本为A轮领投方。就在上个月,纽姆特才刚完成B轮融资。

资料显示,纽姆特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流化态技术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实验级、中试级、量产级流化床反应器,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硅碳负极、石墨改性、正极材料包覆改性、补锂剂包覆改性、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制备等相关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372 mAh/g,已接近其上限,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而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 mAh/g,成为突破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

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导致材料粉化和电池性能衰减。为解决这一问题,行业内企业主要通过表面包覆碳层、纳米化处理和多孔结构设计提升硅碳负极材料性能。纽姆特的流化床气相沉积技术正是通过在碳材料上沉积纳米硅层,从而有效控制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的循环寿命。

天风证券在此前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硅碳负极材料是解决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突破口,预计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报告还指出,流化床设备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中具备明显优势,包括生产成本控制和产品性能提升。作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先企业,纽姆特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纽姆特的新厂房已正式动工,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未来产能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3年全球流化床反应器市场规模为78.19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100亿元达到106.31亿元,我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虽然全球流化床反应器市场仍主要由国外品牌主导,但国内企业的崛起正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技术创新方面,纽姆特于2024年7月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流态化宏量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采用CVD硅碳负极路线,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孔碳材料中嵌入硅材料,形成硅碳复合材料,有效减少了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提升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硅碳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和消费电子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我国市场占据约40%的份额,是全球最大的硅碳负极消费市场。

国内杉杉科技、贝特瑞等硅碳负极材料供应商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中同样采用了碳包覆、纳米化和多孔结构设计等工艺,不断提升材料性能。杉杉科技在其最新的年报中提到,2024年其硅碳负极材料产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40%,其中30%出口至海外市场,表明了全球市场对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的强劲需求。

在下游应用领域,硅碳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领域。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全球主要电池生产商均在其电池产品中逐步引入硅碳负极材料,以提升能量密度和续航性能。

随着新能源电池市场的持续增长,硅碳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纽姆特凭借其在流化床气相沉积技术领域的优势,未来或将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