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劳动节假期前夕,我和女儿去了南京(3):博物院、回程

 嘉菲日记 2025-05-08 发布于内蒙古

第三天早上,我们9点从旅馆出门,两件行李已经收拾好。但是我想如果能中午一点回来休息一下会更惬意,就问前台能否延期到两点。得到了肯定答复,我们都直奔之前已经预约的省博物院。

博物院前的庭院超大,在大都市能有这么一个院子真是难得,光是待在院子里就神清气爽。进去之后,各种藏品琳琅满目,让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回宾馆的时间一拖再拖。我认为必须在1点之前出发才能赶得上。但女儿总是说来得及。到后来,女儿还想买些纪念品,但是在我的催促下也没买成。凡事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等我们站到马路上,已经一点半了,当时又累又饿,还有堵车的可能性。我就让女儿打通宾馆的电话我来讲,我让前台拖出行李退房,这样就不必赶回去了。我心想以后先退好房再出门吧!同时我发现在博物院附近有行李寄存处,这样就可以不必返回宾馆拿行李了。

在附近有一个摊贩集市,有各色的美食,香气扑鼻。饥肠辘辘的我们也不打算再跑别处,就点了凉皮、桂花糕、肉串、炒面。女儿也不再对吃饭有过高期待,她对小吃很感兴趣,主动跑来跑去地购买,还捡漏了一个桌子空位,让我在那里驻守,虽然不远处就是几个大垃圾桶,也顾不上挑剔了。卖凉皮的是一位独臂中年男子,想必讨生活更艰难些。

女儿首先把我的凉皮端来让我先吃着,她跑去等她的炒面。我的对面来了一对母女。5岁的小女孩一看就备受宠爱,吃着炸糕说上面有小虫,她妈妈就把那一块揪下来。没几口小孩就不吃了,妈妈开始吃她的剩饭,这是普通中国母女的相处方式,母亲足够付出和牺牲,孩子习以为常,以自我为中心。

她们吃完后又来了一对母子,中年女人大声叫着朋友过来,也是一对母子,但是由于没有座,她们只能站着,不知道叫别人来有什么意义,挤挤至少能让孩子坐下。

吃饱喝足,我们返回宾馆拿行李,上了火车。晚上到了站,女儿说很饿,希望在外面羊汤馆吃了再回去,说就想念这一口,我同意了。

直接打车到了羊汤馆,炒了盘酸辣土豆丝,要了20元的羊肉汤,两张烧饼。女儿还自作主张要了一瓶啤酒,我也欣然接受。毕竟她已经成年了,偶尔喝点酒没什么。我们庆祝旅行圆满结束,女儿说以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遇到不顺不再急眼,成熟起来。怪不得钱钟书说,看两个人合不合得来,就去旅行一趟。旅行遇到的意外情况确实很考验性格脾气。女儿已经算年轻人里面很好的了,也不娇气,让我在旅途中省心省力。

我对她说,希望以后和她再次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