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替战友谈恋爱

 华豫之林 2025-05-08 发布于河南


      我替战友谈恋爱     

作者|贺永刚 

        1969年冬,我穿上军装,踏入军营,开启了一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军旅岁月。在连队里,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其中有几位战友因早年条件所限,没读过几天书,有的没上过一天学,连写信这种对常人来说简单的事,对他们而言都困难重重。而我是连队为数不多的高中生,除参加正常训练外,还要写黑板报、教歌、读报纸、写饭堂广播稿。

       平日里训练的间隙,战友们聚在一起聊天,难免会聊到家里的亲人,也会憧憬未来成家立业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到了该谈对象的年纪,看着别的战友能和心仪的姑娘通过书信传情达意,这几位不识字的战友既羡慕又着急。得知他们的困扰后,我主动提出帮他们写信,用文字为他们搭建起与姑娘沟通的桥梁。

       我在信中用笫一人称细细描绘部队的生活。清晨,迎着第一缕曙光,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操,口号声响彻云霄;训练场上,烈日下,我们摸爬滚打,汗水湿透衣衫,却从未有人喊苦喊累;到了晚上,军营里也不寂静,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军歌声,那是其他连队的战友在进行文艺活动。我把这些生动的场景化作文字,让姑娘们感受到部队生活的充实与沸腾。

       我还讲述战友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训练时,大家相互鼓励,谁动作不标准,其他人会耐心指导;生活中,战友生病,大家轮流照顾,端水送饭;脱下来的脏衣服来不及洗就藏起来,不然有人给你洗了还找不到是谁洗的;休息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家乡的趣事,笑声在营房里回荡。这种亲如兄弟的战友情,是军营里最珍贵的财富,我希望姑娘们能明白,自己喜欢的人正生活在这样温暖的集体中。

       信里也少不了谈战友个人的成长进步。从刚入伍时的懵懂青涩,到后来的坚毅果敢;从最初连基本的队列动作都做不好,到在各项军事考核中名列前茅;从面对困难时的手足无措,到学会独立思考、冷静应对。每一次进步,都是战友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不断锤炼的成果,我想让姑娘们看到他们的蜕变与成长。

      当然,个人的理想信念也是书信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的战友,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来到部队,立志在军营中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渴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守护祖国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我将这些炽热的信念融入文字,让姑娘们知道,她们喜欢的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仰。

       就这样,一封又一封饱含真情的书信从军营飞向远方。经过几个月的书信来往,好消息接踵而至,那几位请我帮忙写信的战友都恋爱成功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些书信,不仅成就了一段段美好的姻缘,更承载着战友们的青春、梦想与情感,成为了那段难忘军旅岁月中最温暖的回忆。

       如今,50多年过去了,部队的军营生活、点点滴滴就像昨天的事,仍历历再目。多么想念火热的军营生活,多么思念朝夕相处的战友,多么怀念那个没被污染的年代!

【END】

作者简介:


    贺永刚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贺庄一个农民家庭。1969年从高中应征入伍。1988年转业到安阳日报社。历任农业部主任、党办主任、副总编辑,兼任安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退休。在部队期间和转业到地方后,采写的稿件和图片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地市报人、解放军生活、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采用。




【华豫之林】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谷乡

 本期作者贺永刚

 版式:海棠


平台声明: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平台刊发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