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时代,中小学教师会失去思考能力吗? (一) 我们先看两个AI时代的现象: 现象之一: XX学校组织一次高规格的全市性教学管理培训活动,该上级主管部门XX主要局领导要参加开班典礼而且要发言。那么,局主要领导的讲话稿就需要XX学校来写了。于是,XX学校一名主任就打开deepseek搜索了关键词“请提供一篇教学管理培训活动的领导讲话稿”,在短短的几秒钟就自动生成了一篇相关的管理培训领导讲话稿,然后他又使用豆包生成了一篇讲话稿。根据deepseek和豆包生成的讲话稿,再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工作情况,不一会儿就生成了一篇精彩的、满意的领导讲话稿。正如该主任这样说:“在会使用AI之前,一篇领导讲话稿需要写好几天,甚至经常性熬夜写稿,但还不一定令人满意。现在好了,短短几分钟就轻轻松松能够搞定一篇领导讲话稿了。” 现象之二: 最近,XX小学语文教师很兴奋地告诉我说:“在使用AI之前,我写一篇教学设计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于是就经常性晚上加班熬夜写教学设计。而自从学会使用AI之后,我就不再熬夜写教学设计了,一篇教学设计从自动生成到制作课件,几分钟就轻轻松松搞定了。”显然,该教师似乎已经品尝到了AI带来的巨大好处,而且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陪陪家人,也可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上述两个现象,已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AI工具带给我们的工作便利和好处。现象一中,deepseek和豆包生成的讲话稿,结果简单修改之后,往往要比我们自己苦思冥想写出来的讲话稿可能更好,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现象二中,从该教师在言不由衷的话语中,真正体验到了AI工具带来的好处,为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一抹绿色,又似乎找到了教育乐趣与生命活力。 ![]() (二)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工作千头万绪,教学、管理、家访、检查、评比、家长会等等……每天忙忙碌碌,焦头烂额。那么,AI如何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有力助手和减轻我们的教学工作负担呢?事实上,对于部分教师来说,AI已经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 比如,学校即将开学了,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开学典礼方案,那么AI就能够自动生成一个典礼方案,我们只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一些细小的修改即可;即将召开一个大型的市级或区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如果有重要领导参加,讲话稿自然少不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deepseek或豆包等AI工具轻轻松松撰写一篇领导讲话稿;要写一个满意的教学设计,我们教师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借助AI工具,我们就能够根据课文题目迅速生成一个教学设计,并且还能够根据教学设计迅速生成一个精美的课件……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AI时代,我们正享受着AI带来的红利和好处自是不言而喻了,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育幸福指数。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要为AI时代的到来而狂欢,要为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AI时代而感到庆幸与自豪吧! ![]() (三) AI时代,铸就教师的精彩教育人生。 AI助手,不能取代教师的思考能力。 所谓思考能力,就是指一个人拥有的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以及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力、分析力、概括力、总结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分析力则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相对简单的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概括力能帮助我们把复杂的事物归纳出重要的部分并迅速把握主干;总结力能帮助我们把一系列的事实归结成一句话更加理解信息本身;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理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答案从而较好地解决问题。显然,这些能力的总和就是中小学教师的思考能力,就是教师赖以生存的生命力。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才能培养出好奇的、爱专研的和勤奋的学生。有了好奇、才会产生疑问,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 正当我们为AI时代的到来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似乎我们教师也在逐渐失去人类本该具有的一种能力——思考能力。比如,AI能够轻轻松松为我们教师生成教学设计并制作精美课件,显然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教师似乎缺少了对教材内容的梳理过程,缺少了教学的设计过程和学情的分析过程,当然也缺少个人的一个思考过程。即便是我们可以对教学设计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这些调整只是在AI生成教学设计基础上的修修补补。也就是说,AI生成的教学设计,缺少了我们教师从无到有、从内容到形式的主动思考过程。再如,AI生成的XX教学活动方案,可能比我们教师自己苦思冥想的方案还要完美、丰富,但这样完美的活动方案恰恰缺少了我们教师自己的思考、设计和动手过程。 一旦习惯于AI的巨大能量和甜头之后,教师可能也就不再去主动思考了,久而久之我们的思考能力也就逐步迟滞,甚至越来越弱化了。就一名教师而言,思考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显然是越用越强,越用专业也就成长越快。反之,如果一味依赖AI工具,那么教师个人的思考能力就会越来越弱化,这对于教师的成长而言显然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因此,在为AI狂欢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保持一份警惕:不要被AI削弱甚至被AI取代了我们自身的思考能力。 ![]() (四) 在AI时代,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正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思维培育者。保持一个强大的思考能力,教师不仅是应对AI教育技术挑战的关键,更是追求教育本真的重要体现。那么,面对AI工具的诱惑,中小学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被侵蚀甚至被取代呢? 一是保持良好心态,摒弃过分依赖AI工具的心理。 AI时代的到来,已经给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个人幸福指数。但是,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产生了一种偷懒心理,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寻求AI工具的帮助,这样就会出现过分依赖AI工具,导致不思考或少思考现象,久而久之中小学教师的思考能力就会弱化或消失。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对AI工具的强大诱惑,应保持良好心态,不能被AI工具“绑架”,更不能成为AI的操作者。 二是坚持批判思维,理性看待AI工具的价值与局限。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AI工具已经成为我们中小学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越来越离不开AI工具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AI工具,它并不是万能的,甚至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创造性不足、情感与同理心缺失、动态环境适应性差、缺乏个性化等。也就是说,AI工具可以成为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最好助手,但它却无法取代我们教师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工作。 正如金水区中方圆双语学校夏春艳老师这样说:“AI是综合网络大数据的集合,所以它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搜索一个问题,来集合网络上的做法、思想。但是这一定对吗?不一定。因为它提取的是数据的集合,而大部分数据不一定是专业人士的言论,所以AI的观点仅供参考。它做的教学设计是不能结合我们的学情来做的,而且缺乏深度思考。AI是干不过专业人士的,它的观点有时候仅仅是大杂烩而已,有借鉴之处,但是不能拿来就用。就算领导的讲话稿也一样,你不结合实际,结合实情去讲话,仅仅网上用AI写一篇空洞无物的文章,那是不作为,不干实事的表现。” ![]() 三是充分利用AI助手,成为学生更好的发现者和引领者。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日理万机,起早贪黑从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事务,需要超负荷工作才能胜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显然,我们大多数教师每天都陷入了事务性的工作中,对学生的成长缺乏深入思考和发现。那么,AI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难题,AI可以最大限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小助手。因此,AI工具的使用事实上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小学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成为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发现者和引领者。 ![]()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而言,思考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概括力、总结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是我们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一种内在能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因此,思考能力就是我们教师自身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体现。如果我们教师因过分依赖AI而失去了自身的思考能力,那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了。 最后,我们以李镇西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当我们向AI输入所有的问题,它都能快速而完美地回答时,我们便自然而然关闭了自己的大脑。换句话说,当AI可以无所不能地回答所有问题时,人的思维便停止了,人便消失了。这才是人类面临的可怕。” (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