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萃森 莫丽坤 赵延策 上官伟胜 采编 封君/文 /图 ) 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大爱,以法律为武器,以宣讲为桥梁,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谐与安宁。他们,就是缙云县近民法律宣讲团。 《美丽中国行走进丽水——发现之旅》采访的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五云派出所的副所长和110联调的郑苏成先生在日常工作中,目睹了太多因法律知识匮乏而陷入困境的案例。那些无助的眼神、迷茫的神情,如同一把把重锤,敲击着他们的内心。他们深知,只有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帮助这些人。于是,经过无数次的探讨与筹备,2017年3月,缙云县近民法律宣讲团正式成立,这个非营利性的普法社团,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缙云大地生根发芽。 成立后的五年里,宣讲团茁壮成长,不断开枝散叶。他们先后成立了1家壶镇镇分团、4家村级服务点、1家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及1家普法实践村,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的200人次。这些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共同的信念——用法律的力量温暖人心。 他们活跃在缙云县的每一个角落,开展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里,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累计开展校园法律宣讲272场,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乡村里,他们举办了55场乡村振兴讲座,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在社区中,他们开展了84场道德讲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还提供法律咨询4520人次,发放传单60210份以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71件,用实际行动为缙云县的和谐稳定贡献了近民力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宣讲团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9年宣讲团被丽水市普法办评为“丽水市最美普法人”(十佳团体)、2020年入选浙江省普法办“浙江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优秀普法讲师团”。2020年,基地先后被丽水市司法局、丽水市教育局评为“丽水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丽水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021年荣获“第四批缙云县社科普及基地”、2021年12月近民福康儿童之家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型儿童之家”、2022年10月被缙云县关工委授予“缙云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23年1月近民基地被省关工委命名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23年6月宣讲团入选“丽水市第二届十佳普法项目”、2023年6月缙云司法局、关工委、普法办联合授予“缙云县青少年普法工作室”。 普法,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宣讲团深刻理解这一点,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普法”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在五云街道白岩村房屋买卖纠纷的案例中,宣讲团的志愿者们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耐心的调解,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让剑拔弩张的局面重归平静。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道德教育”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在“近民普法公众号”和《近民普法年刊》上发表美德故事,以及开展宣讲活动,他们让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在缙云大地蔚然成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宣讲团于2019年春决定建设缙云近民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位于缙云县福康村,由模拟法庭与儿童之家组成。模拟法庭里,孩子们穿上法袍,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亲身体验法律的庄严与公正;儿童之家则是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游戏的乐园。自2020年12月基地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缙云县各中小学组织学生来到这里,参观法治长廊、反邪教广场、法治展厅,开展案例模拟审判实践活动。此外,基地的“近民大讲堂”栏目,也邀请志愿者律师为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1年,壶镇分团建立了青少年的道德基地,为青少年的道德提升提供了新的平台;与缙云县民政局联合创建的近民李庄儿童之家,更是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展望未来,宣讲团充满信心。他们将以宣讲团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和附近各县市,在各个乡镇成立分团,在成熟的村设立服务点,开设“近民大讲堂”“道德讲堂”“孝道讲堂”,加大力度打造省级法治示范村。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服务点,与民政局共同建设以法学为元素的儿童之家,为留守困难儿童筑起温馨的港湾。 封君先生写诗称赞《七律·赞缙云县近民法律宣讲团 》: 缙云普法有奇篇, 近民团队志愈坚。 五载耕耘成果硕, 千番实践德风传。 校园讲座明法理, 乡野调和解讼缘。 育幼培才弘正道, 和谐社会梦同圆。 基层治理谋良策, 美德宣扬著锦笺。 模拟法庭增见识, 儿童小筑护英贤。 讲堂开处人心暖, 服务兴时众庶牵。 且待分团皆展翼, 他年再赋胜今天。 缙云县近民法律宣讲团,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使者,他们用法律的光芒照亮了缙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谐与安宁。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法治之花将在缙云大地绚烂绽放,缙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