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刘中使帖》高清释文1.1版

 李叔狠生气 2025-05-08 发布于云南
颜真卿《刘中使帖》墨迹,行书,信札,约书于颜真卿67岁,28.5×43.1厘米,凡8行,计41 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称《瀛州帖》,著录首见宋《宣和书谱》,无书写年月。《刘中使帖》是颜行草书中字体最大的。
此帖帖流传有绪,据《清河书画舫》:“颜真卿大字《瀛州帖》,为宋宣和御府故物,元初藏张可与家。”又据帖后王芝题跋: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王芝曾从张啸江处以陆柬之《兰亭诗》、欧阳询《卜商帖》易得。明嘉靖间归项元汴“天籁阁”,后辗转落入厂肆。民初归李石曾。帖内钤有“三槐”、“悦生”二半印,“ 绍兴”、“张晏私印”、“王芝”、“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后有元王英孙、鲜于 枢、张彦清、白湛渊、田师孟及明文衡山、董思白等题识。明《戏鸿堂》帖亦有刻入。
刘中使,名刘清潭。大历十年投降朝廷的前安禄山、史思明部将田承嗣又发动叛乱,占据瀛州等地,又派卢子期围瀛州,朝廷派兵攻击,吴希光投降,卢子期被擒押解京师,于十一月处死。当时颜真卿年已六十七岁,时在湖州任上,听到唐军两次军事胜利消息传来,情绪激昂,书写了此手札。手札中未提卢子期处死,故应是是年十一月前写的。 
这件作品,历来为书家们所重。元代鲜于枢评论说:“英风烈气见于笔端”张宴也称赞说:“观其运笔点画,端有闻捷慷慨效忠之态”。明代文徵明认为在颜书存世墨迹中“此帖为最”。
全帖气势磅礴, 笔力纵横矫健,呈现出一股英气豪爽之风度,运笔强劲秀拔,字与字之间的转笔处,时有牵丝实连,时有笔断意不断,运笔流畅,一气呵成。“耳”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借此线条一抒为快。且情无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上半篇更大,如心之舒,而线条更加遒逸联绵。第五行二字相联,六行三字相联,七行四字相联,又似情激不已。董其昌称其“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
图片

古道


  释文 · 欢迎纠正  

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

最近听说刘清潭抵达了瀛洲,吴希光已经投降。

足慰海隅之心耳。

这足以慰籍远在他方的心情了。

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

又听说磁州被卢子期所围困,但他已被王武俊将军擒获了。

吁!足慰也。

哎!这也让人心有慰藉了!

古道

刘中使帖

颜真卿 / 单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中使帖》

颜真卿 / 全帖

图片

【1】近闻刘中使至瀛

图片

【2】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

图片

【3】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

图片

【4】获之。吁!足慰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