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刷剧《小巷人家》。 70年代末,一条小巷,几户人家,紧凑的小院,共用的厨房,上演了一出跨越不同时代的人间烟火剧。 故事好看,网友也非常有趣。 弹幕上有许多不同的留言: “我不喜欢华妃,也不喜欢樊胜美,但是我好喜欢宋莹呀!” “我爹是庄超英,可惜我妈不是黄玲,我也没有成为庄图南!” “好想找一个林工那样的老公,可是我却和老吴凑合着过。” 相信还有很多人禁不住在暗暗自测: 我是剧中3个家庭中的谁呢? 回到现实,无论是谁,无论是啥样的家庭,只要想把日子过好,不靠读书,也不靠暴富,而是靠这3个好习惯,才能家和万事兴。 夫妻之间,要尊重彼此感受 剧中宋莹和林武峰夫妻,自由恋爱,感情甚好。 宋莹心直口快,虽然在棉纺厂的二车间里,技术最好,但是总因为言语犀利得罪人,所以分房时靠后,评先进票少。 好在林武峰时时刻刻都关注宋莹的情绪,知道她想买电视,自己就悄悄地用50斤粮票换了一张电视机票。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家里的米面粮油都是定量分配,粮票是顶顶金贵的东西。 当林武峰把电视机票给宋莹的时候,宋莹晓得老公肯定为此吃了苦,受了委屈,但是他什么都没说,只说了一句: “你开心就好!” 莎士比亚有句话: “家庭是爱的基本单元。” 家是爱的归宿,爱是家的起点。 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其中包括给爱人提供合适的情绪价值。 上班回到家听到一句“辛苦了”,可以缓解一天的疲惫感。 如果桌上饭菜此时也已经摆好,那就能让人真切地感到幸福了。 情绪价值的核心是,“被看见”。 妻子的需求被看见,老公的付出被看见,包括孩子的努力也应该被看见。 被看见,也是你愿意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 夫妻彼此在意对方的感受,满足对方的愿望,是顶级的情绪价值,也是最好的尊重。 有心的网友发现宋莹在几十集电视剧中: 一直戴着珍珠耳钉、珍珠项链、金色的手表和时髦的凉鞋。 要是林武峰不允许,觉得老婆吃两个瑞士卷都是罪过,估计宋莹很难能有这个心情打扮自己。 导演李安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任何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尊重比爱更重要。” 当朝夕相处的两个人,彼此冷言冷语,在顺境中也会不开心。 要是夫妻之间能有个三言两语的理解和支持,即便遭遇逆境,日子也能过得热气腾腾,一起破局破圈。 兄弟之间,共同承担责任 有人说: “长大后才明白,兄弟姐妹间最大的悲哀不是反目成仇,而是有一对拎不清的父母。” 剧中庄超英的父母便是如此。 庄超英是家里的长子,父母习惯性地要求他无底线地为家庭付出。 结婚前,庄超英的工资全部交给父母; 结婚后,在妻子黄玲的要求下,他从父母那里拿回了一半的工资,养自己的小家。 反观庄超英的弟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进厂顶了父亲的岗,工作、结婚都是父母一手包办。 生了孩子后,父母还主动游说庄超英让他帮忙辅导弟弟孩子的学习。 同样的儿子,完全不同的对待。 拎不清的父母让兄弟之间对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边界。 兄弟之间婚前、婚后,养老,养小的责任,一个也没分清。 哥哥情愿被压榨,弟弟甘心啃哥哥。 庄超英一个人,一份能力,一份工资,补贴着父母,照顾着弟弟(妹妹)的孩子。 这样的责任,直到被妻子黄玲一语道破,惹得公婆起身发怒为止。 所有种种,都是兄弟分责不均导致的结果。 《礼记》中说: “何谓人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所有关系,都应该以礼相待。 兄长应该品行端正,同时,弟弟也应该学习哥哥的行为,这样才能家庭和睦。 要是逮到一个好哥哥就知道白薅羊毛,那么这只羊不是被薅到精疲力尽,就是被薅到面目全非,奋起反抗。 按照剧情发展,后期的庄超英也认识到兄弟之间不平衡的家庭定位,开始反思自己和父母的行为。 任何优质的关系,应该像个“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互相扶持。 即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对待父母,责任共担;兄弟之间,也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责任。 儿女之间,不要有厚此薄彼 剧中的第三户家庭,老吴和阿妹是半路夫妻,各有儿女。 老吴有一儿一女,阿妹有一个女儿。 在孩子们中考的时候,阿妹耍了个心眼儿,她想让自己的女儿通过中专考试,毕业以后,进纺织厂有个稳定的饭碗。 同时,阿妹不支持老吴的女儿读高中,建议她读中专,毕业以后做老师。 一个亲生的女儿,一个继女,阿妹厚此薄彼。 谁知道,机关算尽的阿妹,好不容易等女儿毕业进了厂。 正赶上市场调整,棉纺厂改革,女儿莫名其妙没了正式编制,工资也没有保障。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进了一家门,就不要生二心。 阿妹的女儿最后埋怨自己的妈妈没有为她寻得好生活,继女也被她的算计寒了心。 有人说: “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有三个责任。 生养、兜底和托举。” 对于子女来说,养恩大于生恩。 生恩是天恩,养恩是人心。 如果因为亲疏有别,生活艰难,没有兜底和托举也没有关系。 但是当父母为了生计算计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是善义之举。 剧情的最后,珊珊知道父亲指望不上,就去求邻居帮弟弟辅导功课,借助房间。 到了自己结婚又开始算计上邻居家的空房间。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网友说,珊珊不是阿妹亲生的,但是变成了最像她的那一个。 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也是子女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个好的家庭,父母的德行是子女为人的榜样;父母的性格是子女待人的底气。 长期被父母挤压而变得忍让的孩子,看似懂事,其实内心早已溃烂。 最后变成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模样,一生都在重演自己家庭里的鸡飞狗跳。 ▽ 对于《小巷人家》这部剧,豆瓣上30000人给出8.1的高分,不折不扣的一部爆剧。 这几年,年代剧非常受欢迎。 父母看回忆,儿女看成长,第三代的年轻人凑热闹,看时尚,看品味,看在时代变化中,那越来越稀薄的家庭味道。 要说什么才是家的味道? 什么才是好的家庭? 有这三点的都算: 公婆有爱,对待儿女不分薄厚; 夫妻有爱,对待彼此互相尊重; 儿女有爱,对待兄妹各取所长。 好的家庭,爱都是公开的,公平的,公正的。 |
|
来自: 专家视点 > 《情感、家庭、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