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7日,丙子鼠年六月十二,诸事不宜。 由于前一天晚上写了场雨,一大早,老陈便走向村外自家菜地。五月份种下一茬豌豆,正是收获季节,他要看看豌豆怎么样了。大老远,他就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桑塔纳轿车,老陈好奇心起,走近去看,只见座椅垫上一片凌乱,电话本、皮夹子、雨伞、身份证、驾照到处都是。土路下面就是他的豌豆地,地里躺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老陈走过去,豌豆叶上的水珠打湿了他的裤腿,昨晚的雨并不大,地里不算泥泞,只留下老陈浅浅的脚印。
老陈凑近了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吓了一大跳,那竟然是一具尸体,之所以黑乎乎的,是因为被人焚烧过。 这就是困扰了甘肃兰州警方28年的“##桑塔纳司机被杀害焚尸案 ”。 从七道梁到狗牙山 深山焚尸案中的地理密码 魏岭乡地处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东南部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走向,地形分为三条大梁和三条长沟,山梁、沟、滩交错,主要山脉有七道梁、狗牙山,七道梁最高,位于南部,海拔2541米,狗牙山最低,位于北部,海拔1871米。 ![]() 案发现场位于309国道附近的一个偏僻地段,309国道如今是一条充满魅力的自驾游路线,但是在1996年还相当荒僻。这条国道1956年4月20日开工建设,1958年6月30日竣工通车,之后修修补补用了几十年,一直到2021年才升级为现代化公路。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离开胶东半岛之后,309国道几乎就是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发现尸体的地方就是在一座大山上。 ![]() 警方在现场清点有四五种不同的足迹,菜地里非常凌乱,有搏斗、拖动的痕迹,由于前一天晚上的一场小雨,菜地里坑坑洼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以及血水。 桑塔纳轿车的驾驶座上有一个钱包,里面还有200多块钱人民币,若以食品价格涨幅计算,那时候的200元相当于现在的两三千元,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死者姓张,26岁,是当地某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可能不算是正式的公务员,但按照那时候的说法,也是“吃皇粮”的。 经过法医鉴定,张某死亡时间是前一天晚上的八点到九点之间。主要的受伤部位是头部的后枕部,因为钝器击打颅脑损伤致死,死后尸体遭过焚烧,焚烧位置是他的下体。
情仇还是劫财? 警方陷入两难推理 究竟是怎样的恩怨,才会用这种杀人焚烧的极端手段呢?围绕杀人动机,办案民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预谋派”认为,死者头上到处都是伤,而且尸体还被焚烧,烧的还是下体,所以推测是情仇爱恨引发的血案。 “抢劫派”认为,凶手随机性选择目标的可能性更大,首先如果凶手预谋杀人,他应该会带匕首之类的锐器去作案,那么死者身上就应该开放性创口,有锐器伤。然而,死者是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这就意味着凶器是就地取材的。其次,死者身上虽然被泼洒了助燃物,但燃烧的痕迹却不严重。如果预谋杀人焚尸,那凶手应该会提前准备汽油,如果用汽油焚烧,即便下雨,也会烧得很厉害,对尸体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现场勘查和尸检发现,死者基本上没有灼烧到肉体,就只是把衣服烧着了。那时候,人们车上还都会备着半桶机油,以备不时之需。焚烧张某的,正是机油,这意味着,杀人焚尸是临时起意,有计划的杀人泄愤似乎并不成立。 但是,“预谋派”反驳说,如果是因为劫财引起的杀人,现场的证据并不足以支撑。因为案发现场太荒凉了,如果不是赴约,张某怎么会开车来到这里呢? “抢劫派”继续论证自己的观点,首先,桑塔纳轿车的点火线被剪断了,其次,警方在菜地里找到了汽车的钥匙环,那时候人们喜欢把钥匙挂在腰部,钥匙环被拉伸、拉长了。“抢劫派”据此“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某发现嫌疑人有抢劫车辆的意图,于是将车停下,拔了车钥匙后逃跑,嫌疑人跟着下了车,想抢回车钥匙。张某跑到菜地里面,嫌疑人紧追不舍,用重物击打张某的后枕部。为了保护汽车,张某将钥匙环扯下来,抛到菜地里。当时天上下着雨,一点天光都没有,钥匙丢进菜地里,任凭他们怎么摸索也找不到。于是,嫌疑人回到车上,把点火线剪开,试图拼线开走,但是他们不会操作,最后只好放弃,弃车逃走。 这个“故事”看上去合情合理,可是“预谋派”又不干了,如果嫌疑人不得已放弃车辆,那他为什么连车上的现金也不要了呢?在“预谋派”看来,抢劫无非就是图财,犯不上去整条人命,更何况,钱都翻出来了,却不拿走!
张某之死迷雾重重 死者女友不简单 到底是爱恨情仇预谋杀人,还是临时起意抢劫杀人?双方莫衷一是。杀人动机无法确定,那就先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吧。 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这个张某还真不简单,他社会关系复杂,还有吸毒史。就这样一个人,竟然在某“单位”找了一份工作,要知道“单位”这称呼基本上指向的就是国有企事业。 得到这些信息之后,“预谋派”和“抢劫派”分头行动。“抢劫派”对兰州周边有抢劫劣迹的涉毒人员一一进行排查,“预谋派”则继续围绕张某的社会关系进行走访调查。 警方很快发现,桑塔纳轿车并不是张某的,而是他女朋友王兰(化名)的,案发当日早上10点左右,张某把车开走了。而这个王兰更了不得,她有几个哥哥,都是混黑社会的,而且还都是吸毒人员,前科累累,劣迹斑斑。
“抢劫派”猜测,张某会不会是在毒品交易过程中跟未来的大舅子、小舅子们产生了矛盾?再加上为了不暴露他们的交易行为,于是舅子们将张某杀人灭口? “预谋派”也怀疑是王兰的哥哥们,但是推测路径却不相同。死者张某外貌出众,英俊帅气,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女生追求。“预谋派”推测,是不是张某在跟王兰恋爱同居时又在外面沾花惹草,引起了王兰的记恨,然后让哥哥们杀了他? 然而,两种猜测都仅仅是猜测,警方还是摸不着头绪。 偏僻路段的双重证词: 红车男子身影与神秘女声背后的致命邀约 终于案件迎来了转机,几个目击者出现了。 一个目击者说,案发当晚,他开车从现场附近经过,远远看见有一黑一红两辆轿车停在路边,红色轿车周围有三四名男子在说话。 另一名目击者表示,当晚8:30左右,他看见几个男人围着一辆轿车好像在争吵,其中有一名男子身材很高大,隐约听到有女人的声音,他以为是有人在打架,就赶紧离开了。 目击者的证词让“预谋派”的猜测占了上风,他们重申,死者张某的朋友们都反映张某这个人很谨慎,防范意识很强,经常说晚上不能去偏僻的地方,那么当晚他为什么一反常态去了偏僻的案发地呢?肯定是与人有约。又为什么与人争吵呢?会不会真的是因为情感纠纷?
前女友被排除嫌疑 警方锁定"汤某"却因技术受限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候,王兰又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说张某有个前女友,怀了张某的孩子,后来流产了。再后来,张某把她甩了。前女友撂下一句狠话,说是等张某再婚、再交女朋友的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这个前女友立刻成了重点排查对象,然而经过一番秘密调查,警方排除了死者前任女友作案的可能,她的确没有作案时间。警察们就想了,这个王兰是不是在刻意转移警方的侦查方向?
这个王兰会不会就是现场的那个女人?然而根据警方调查,王兰也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那么,那个女人到底是谁?警方再次找到目击者了解情况。但是目击者反复说,自己当时以为有人在那里打架,没敢停留,只是听见有女人的声音,并没有看到人。警察问,你说的女人的声音是广播、音乐或者是其他什么声音吗?目击者说,当时自己很害怕,也有可能是其中某一个人声音的音线比较细,他在仓皇之下可能听错了。 这条线索,就这样断了。 与此同时,警方围绕王兰的哥哥们进行了大量排查,发现王兰的二哥身边有个打手,姓汤,体貌特征与目击者描述的高度相似,于是把他作为重点摸排对象。但是,虽然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生物检材,而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确定汤某当时是否出现在案发现场。 这之后,专案组开展了大量走访排查工作,行程遍布十几个省市,先后对6000余名目标对象及兰州市所有深色轿车逐一比对排除,均未找到有效线索,案件陷入了僵局。 玉兰花开时: DNA让蛰伏28年的凶手无处遁形 白驹过隙,一晃眼,20多年过去了,2023年,专案组调整了工作思路,立足案发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和勘查情况,重新确定攻坚方向。由于排除了王兰杀人的可能,此时,“抢劫派”完全占了上风。2024年,公安部将该案列为部督案件,专案组依托专业加机制,锁定上世纪90年代兰州市抢劫前科人员群体,对案件所有关联人员逐一摸排,采集比对DNA。 首先排除了当年的可疑人员汤某。“可怜”的汤某,就因为身材魁梧,长相凶恶,被警方私下怀疑了20多年。 2024年,案件迎来了真正的转机,这年春节,一个姓徐的男子由于赌博,被警方抓获了。赌博,本来是件小事,交点罚款就放出来了。但是按照程序,他需要录入DNA信息……
一个月后,冰消雪融,迎春玉兰次第开放,兰州警方从DNA样本库里找到了一枚DNA信息,跟28年前在菜地里一把手钳子上获取的DNA样本匹配成功。 这个DNA正是徐某的。 徐某1975年出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是一名货车司机,平时长期吃住在车内,行驶路线无规律。虽然锁定了徐某,但是警方还不敢打草惊蛇,因为根据28年前目击者提供的信息,现场至少有4名凶手,另外3人是谁?警方决定等等看。一等等了两个月,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警方决定先收网。 倒车镜引发的命案: 四人“荒唐杀人团”潜逃28年终落网 2024年5月28日,徐某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被抓获,他说,前一天晚上自己就感觉不对劲,这个案子始终压在他心头,28年来,日日夜夜寝食难安,一直提心吊胆。如今终于被抓,自己也算踏实了,能睡个好觉了。 徐某交代,当年的确有4人参与作案,其中一人马某,因贩毒已经被执行死刑,还有一人姓苏,一人叫马某东。警方很快将两人抓获。 那么,当年的“抢劫派”和“预谋派”到底谁猜中了结局呢?经审讯,此事与爱情无关,四名凶手与被害人毫无交集,更谈不上有仇怨,所以根本不是预谋杀人。同时,四人家庭条件都不错,所以杀人根本不是为了“劫财”。 说起四人的杀人动机,荒唐得无以复加。 首先,案发现场出现的另一辆轿车是马某父亲的,上世纪90年代末,家里能买辆车,那财力是相当雄厚的。这样的家庭背景,这个马某后来竟参与贩毒,以致于被执行枪决,真是令人唏嘘。 1994年,徐某学车时结识了苏某、马某、马某东等三人,几个人很快热络起来。马某东的父母是开饭店的,生意忙得很,根本没空管孩子。其他几个人也是如此,家庭条件好,但却没人管。四个人凑在一起整天吃喝玩乐,最常去的地方是临洮的KTV。 有一天,四人开着马某父亲的车出去玩,不小心弄坏了车上的倒车镜。马某怕被父亲责骂,想偷偷将坏的零件换好,可家里给的零花钱早被他们挥霍了,于是想到去抢辆车,卖到外地,赚了钱修好倒车镜。
富家子弟的堕落之路: 从KTV狂欢到杀人焚尸的悲剧 马某的兰州话说得好,就由他去拦车,正巧,张某停了下来。 马某说,要去临洮接人,还说要接的人多,所以需要租两辆车,现在已经租了一辆了。 那辆车其实就是马某父亲的车,但是张某不知道。兰州到临洮也就90多公里,张某见有人“作伴”,又是下午5点多钟,天还亮着,便同意跑这一趟。 徐某和苏某坐上了张某的车。 马某东和马某,开车在前引路。 四人的计划是,半路上,马某东找个机会停下来,挡住张某的车,说自己的车出毛病了,然后伺机动手。最保险的方案是,把张某骗下车,然后徐某或苏某抢过方向盘就逃。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他们计划的那样发展,路越走越荒凉,车上两人的表情、对话似乎也不对劲,张某起了疑心,说要把两人放下,自己要回兰州了。 四人与张某起了争执,接着就动起手来,苏某捡了一块石头,徐某拿着一把改锥,马某东拎着一个千斤顶,跟司机张某对打。 当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张某朝着旁边的菜地跑去,四人追了上去,最终,张某倒在了血泊里。徐某去摸张某的口袋,要找车钥匙,发现司机不动了,可能已经死了。
张某已经把钥匙丢在了菜地里,但是几个人并不知道,徐某在司机身上没找到钥匙,便和苏某回到车内继续翻找,还是没找到。于是,就把点火线剪了……就跟28年前“抢劫派”警察推测的一样,这伙笨贼不会拼线打火,试了好几次,突然车外一阵火光惊呆了车内的两人,原来马某提着自己车上的半桶机油,把司机的尸体烧了。 后来,远方山路上有车灯出现,四人只好放弃红色桑塔纳轿车匆忙逃走。 他们都去了外地,一年后没有什么风声才陆续返回,在之后的20多年中,他们几乎不再来往,分别成家生子,将这份罪恶埋在心底。所以,当警方找到徐某后,暗中观察了两个月,也没发现另外两人跟他联系的迹象。 目前,三人已经被逮捕。截至2025年5月9日,尚无一审开庭的消息。 【指令分享】 文中配图除了地图外,均由豆包AI生成连环画。我第一次使用,给的指令不够明晰,所以AI发挥得特别出人意料。九幅图的指令分别为: 第一幅。崇山峻岭,一个农民站在菜地旁,远处的菜地里绿油油的,菜地里有点潮湿,地里躺着一个黑呼呼的东西。天空有点乌云,太阳不是很大。 ![]() 第二幅。崇山峻岭,警察叔叔在菜地里调查取证,有拍照的,有穿白大褂的法医。 ![]() 第三幅。警局门口,有警车闪着警灯路过。两个警察在争论,一个警察说:“这是预谋杀人。”一个警察说:“这是抢劫杀人” ![]() 第四幅。灯红酒绿的酒吧,一个女人穿得很漂亮,略暴露,有纹身,在喝酒,媚眼勾人。 ![]() 第五幅。第一幅图中的崇山峻岭,黑夜,落着雨。从一辆车的车窗望出去,灯光射穿雨雾,看到路边听着红黑两辆车,还有四个人在争吵。 ![]() 第六幅。城市街道,一个男人挽着时髦女人离去的背影,前景是一个泪眼婆娑的女人,眼神有点凶狠。 ![]() 第七幅。乌烟瘴气的房间,几张麻将桌,有的赌棍惊慌失措,有的正在收拾桌上的钱,麻将牌散乱,有的掉在地上。门口出现警察。 ![]() 第八幅。四个人开着一辆黑色轿车在马路上狂飙,霓虹灯闪烁成一道光影。透过窗玻璃,看到四个人年轻都特别高兴。 ![]() 第九幅。雨夜。崇山峻岭。两辆车停在路边,灯光照射出一片雨雾。路边菜地里,四个人正在追打一个人。可以突出汽车,人物搏斗可以做背景处理。 ![]() |
|